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4课 全民族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后课时作业[学业达标]1.“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更重要的是,此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这场“会战”是()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太原会战D.武汉会战答案A解析粉碎日军“三月亡华”幻想的是淞沪会战,故选A项。2.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各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守为攻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A.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D.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答案D解析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发动的正面战场的战役,与八路军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故B项错误;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C项错误;材料“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说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故D项正确。3.1939年1月7日,蒋介石指示国军各战区军事长官:“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这表明国民政府()A.加强了与中共的合作B.承认了正面战场的失败C.适应了战争形势的变化D.用游击战取代了运动战答案C解析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抗战主战场是敌后战场,“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说明国民政府认识到敌后游击战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国-2-民党与中共的合作,A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说法错误,运动战并未被取代,均排除。4.1940年9月6日,《大公报》一篇社论中写道:“自上月二十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平型关战役B.台儿庄战役C.长沙会战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由“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等信息可知,该战役在中国华北进行,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这与百团大战相符,D项正确。平型关战役不是运动战,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长沙在湖南,与“北方”不符,C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发生在山东,与“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不符,排除D项。5.1938年1月,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第一个省级抗日民主政府——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晋察冀分局书记彭真在延安向中央政治局系统地报告了晋察冀边区的各项政策和基本经验,毛泽东称赞这个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的”,号召大家向晋察冀边区学习。这表明()A.晋察冀边区是中国抗战的总后方B.毛泽东高度重视晋察冀边区的工作C.晋察冀边区政府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D.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得到广泛发展答案C解析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故A项错误;毛泽东号召大家向晋察冀边区学习不是因为他高度重视晋察冀边区的工作,而是因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是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第一个省级抗日民主政府,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故毛泽东号召大家向晋察冀边区学习,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得到广泛发展,故D项错误。6.1940年3月,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必须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还阐述了同顽固派斗争的自卫原则、胜利原则和休战原则,即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这些策略原则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时间信息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开始积极反共消极抗日,-3-制造了一系列的反共摩擦,针对这一形式,毛泽东提出了上述原则,适应了抗战形势的变化,B项正确。材料与土地革命无关,A项错误;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抗战时期党的重心在于巩固统一战线抗日,而不是反抗国民党,D项错误。7.1940年11月1日,蒋介石约见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面交《中美英三国合作方案》。其原则部分认定中国之独立自由为远东的和平基础,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英、美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这反映出()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②中国希望联合英美抗日③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日益加深④国民政府仍在坚持抗日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可知,中国希望联合英美抗日,国民政府仍在坚持抗日,②④正确;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①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日益加深,排除③。故选C项。8.“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A.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B.使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C.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反帝反封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D解析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党的诞生,与“走过24个春秋”即1945年不符,排除A项;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反帝反封,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召开的时间以及会场的标语与七大吻合,故选D项。9.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中央社电,来自东京和旧金山的新闻传遍山城,狂欢占有了重庆。重庆人民在庆祝()A.成为战时陪都B.抗战胜利C.国共再次合作D.远征军出征缅甸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可知是1945年。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国共再次合作都是全面抗战初期,排除A、C两项;抗战胜利于1945年,B项正确;出征缅甸是在加入世界-4-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后,即1942年,故排除D项。10.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因素有()①苏联参加对日作战②中国战场的总反攻③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④日本天皇的软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1945年8月9日苏联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7月中国战场开始总反攻,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①②③说法正确。日本法西斯投降与天皇性格无关,排除④。故选A项。[等级提升]11.下图是我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各个群体都曾经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说明抗战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结果,B项正确。12.表1八路军电报(1937年9月27日)发送与接收者歼敌数我军伤亡数俘虏数林彪致中央军委1000余人三四百人无朱德、彭德怀至少未提300余人-5-致毛泽东四五百人表2日本士兵日记(昭和12年10月3日)表1、表2是关于平型关战役的史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表1中两份电报的内容不完全一致,证据力不够充分B.表2是日军士兵的个人日记,主观性强,可信度不高C.表1是八路军给中央军委的电报,史料价值高于表2D.表1的电报与表2的日记可相互佐证,史料价值都高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1中两份电报的发送者中,林彪是当时战役的直接领导者,朱德、彭德怀是当时八路军的正副总指挥,因而两份电报均有参考价值,A项错误;B、C两项说法均比较片面和绝对,故排除;历史研究中应该将各种史料综合运用,相互印证,D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13.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对于党务报告之决议案》指出,“今后本党应力求在乡村社会力量之发展。过去本党组织仅偏重城市而忽略乡村,致广大农民群众易为异说所乘。今后亟应以乡村为发展组织与宣传之主要对象,于乡村社会中深植本党之势力,……而使违犯主义之思想无从流布于社会。”决议表明国民党()A.调整作战方针应对抗战形势变化B.在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立场上倒退C.改变了忽视人民抗战力量的立场D.对敌后战场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答案B-6-解析材料“于乡村社会中深植本党之势力,……而使违犯主义之思想无从流布于社会”说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共倾向增长,在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立场上出现倒退,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作战方针,故A项错误;国民党抗战期间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一直没有改变忽视人民抗战力量的立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国民党肯定敌后战场,故D项错误。14.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如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下列对漫画所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各抗日力量相互配合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B.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C.日本侵略者从未侵略过中国内地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答案A解析漫画中人物为日军士兵形象,其前进方向为中国内地,阻挡他前进的有“游击队”“正规军”“预备军”,图二显示,日军士兵遭到连环重击。A项符合漫画寓意。B、C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与漫画内容不符,排除。15.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成为中国独立解放与和平崛起的起点,而且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该学者意在强调抗日战争()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世界的动荡局势C.推动了中国文明的转型D.推动了世界局势的变化-7-答案D解析抗日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排除A项;抗日战争没有也不可能结束世界的动荡局势,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对世界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推动中国文明的转型,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推动世界历史从动荡与战争的旧时期走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故选D项。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纪念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及抗战路线,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3)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答案(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2)含义: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役: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路线: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3)意义: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捍卫了民族尊严;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解析第(1)问,十四年抗战突出了局部抗战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依据是九一八事变。第(2)问,材料二反映出的是一种协同抗战的态度。战役:正面战场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敌后战场主要是百团大战。路线: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即可。-8-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