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知识点一我国的民族政策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原则含义原因民族平等各民族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特别提醒】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别。②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③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2.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内容①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含民族乡;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地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原因必然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建立原因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④我国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⑤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巩固措施①从国家角度而言,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②从公民角度而言,要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知识点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注意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非鼓励公民信教。②国家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③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这里的“正常”,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④宗教3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等。⑤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不能信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②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①我国的宗教采取自治、自传、自养的方针,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②我国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③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宗教界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宗教发展,让宗教发展成为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做到“两个要求”“两个支持”。②也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而是通过对宗教进行引导,限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2.弘扬科学精神(1)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2)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3)中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提醒】①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事与宗教无小事并不矛盾。②封建迷信活动与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一回事。③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冒用宗教的旗号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知识点三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4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2.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政治体制。(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考点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政策【典例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某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在颁金节、古尔邦节等民族节日期间举行多民族的联谊活动,把少数民族风俗、民情等融入舞蹈、声乐剧目之中,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上述做法()①促进了各民族的和睦共处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③开创了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局面④是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教育文化事业的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行民族团结原则的意义。某市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民族节日期间举行多民族的联谊活动,把民俗、民情融入节目之中,效果显著,说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的和睦共处,增进了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经济与文化的相互融合,③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没有反映该市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归纳总结】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自治机关行使自治5权,非自治机关不能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但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二者具有明显不同,注意严格区分。【变式1】(2018·江苏卷·16)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这表明()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D.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答案】B【解析】B对:材料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经30年扶贫开发,贫困发生率大幅减少,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错: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C、D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没有体现自治权和民族区域自治。考点二民族区域自治【典例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201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①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要求②保障了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③是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干中西藏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有利于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入选。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干,题干中西藏自治区实施乡村振兴能够加快边境地区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入选。①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题中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并没有涉及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排除。②选项观点表述错误,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保障了自治区各族人民的自治权,并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自治权,排除。【归纳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区域自治的前提、区域自治的核心、自治权的内容等是考生最易混6淆、理解不明的知识点。命题人往往采用“外延扩大”“主体混淆”“方向颠倒”的手段设置干扰选项迷惑考生。【变式2】(2018·海南卷·15)198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内地为西藏办学培养人才。截至2016年,全国有21个省直辖市办有内地西藏班(校),在校生达2.98万名,累计为西藏培养输送中专及以上各类人才3.6万余名。内地为西藏培养人才()①是推动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②是消除民族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必由之路③是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体现④说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涉及教育事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②说法错误,民族之间的文化发展是个历史的过程,不能消除文化发展不平衡,另外必由之路说法绝对;④排除,不是材料举措的意义。考点三我国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典例3】(2019·江苏卷)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西藏社会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飞跃,西藏发展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①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③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④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已经改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0年来西藏所取得的这些成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①③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西藏取得这些成就提供了基本政治制度保证,而不是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②错误;60年来西藏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需要今后进一步缩小,④错误。故选A。【归纳总结】我国宗教的性质和宗教组织的性质是考生最易混淆、理解不明的知识点。命题人正是利用考生的这一知识误区来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7【变式3】(2018·天津卷·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前往青海、西藏八个地市州调研,通过和农牧民接触,细致调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