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 艺体生文化课 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0.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2.“斯大林模式”实行的背景、特点、表现及影响。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基础落实】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国内外敌人。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5.评价(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消极:不是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正确道路。它严重超越苏俄的生产力水平,引发农民和士兵的不满。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1)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在坚持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3)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2(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考点深化】1.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差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过渡方式直接过渡逐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从管理体制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从经济运行机制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从社会发展道路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典例剖析】典例1.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方法。”这表明列宁()A.放弃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B.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再需要发展工农业3C.迫切想改变苏俄落后农业国的面貌D.认为沙俄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列宁认为,在落后的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特殊的过渡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特殊的过渡方法”是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故选A项。[图示明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典例2.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起到调节生产的作用。据题干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故选B项。易错辨析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真题在线】1.(2019·天津高考·8)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4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答案】C【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体现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属于对现实的“妥协”,这与苏俄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有相同的地方,即二者都属于对现实的一种暂时“妥协”,通过这种“妥协”维护了都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项;通过题干中“历史学家……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说明苏维埃政权没有把农民视为最危险的敌人,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没有采取武装对抗方针,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基于苏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出发,所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正确路径,但它还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项。2.(2019·天津高考·8)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答案】C【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体现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属于对现实的“妥协”,这与苏俄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有相同的地方,即二者都属于对现实的一种暂时“妥协”,通过这种“妥协”维护了都革命的根本利益,故选C项;通过题干中“历史学家……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说明苏维埃政权没有把农民视为最危险的敌人,排除A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国内战争结束之后出现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没有采取武装对抗方针,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基于苏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出发,所采取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正确路径,但它还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新道路,排除D项。【针对训练】1.(2019·江西南昌模拟)瞿秋白在《俄乡纪行》中写道:“不得志的小商人、小资产阶级的农民,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这实际上反映了()5A.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B.俄国苏维埃体制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C.苏维埃俄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十月革命成功后即颁布《土地法令》解决农村土地问题,故A项错误;俄国苏维埃体制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成功实践,故B项错误;苏维埃俄国是工农联盟政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2.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的一个法令称:“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应当没收全部财产,判处三年以上的监禁,并强迫其劳动。”这一做法造成()A.物价高涨,只能凭证供应物资B.劳动力减少,工业化受到阻碍C.政府加强干预,计划经济形成D.产能低下,只好引进西方资金【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如无供给委员会的证明而私自运输、买卖产品者”可知,当时物资供应必须有供给委员会的凭证,不允许私人买卖,导致市场上商品供应缺乏,物价上涨,故A项正确。3.在1921年至1927年间,苏联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6.9%的速度递增,到1926~1927年,已经恢复或超过了战前水平,根本缓解了国家一度面临的粮食困难。苏联农业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政府()A.推行第一个五年计划B.普遍建立集体农庄C.全面推行余粮收集制D.在农村实行粮食税【答案】D【解析】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2年,故A项错误;为适应苏联工业化战略要求,到1937年苏联普遍建立农业集体化,且挫伤了农业积极性,故B项错误;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严重损害了农民积极性,故C项错误;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是其内容之一,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故D项正确。4.(2019·广东广州模拟)1921年4月,列宁说:如果农民经济能够继续发展,那么还应该为进一步的转变提供可靠的保证,而进一步转变就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由此可知,当时()A.余粮收集制得到推广6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D.列宁已有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答案】D【解析】由材料“必须使效益最差的、最落后的、细小的、单干的农民经济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公有的大规模的农民经济”可知,列宁提出了农业集体化改造的设想,故D项正确。5.(2019·衡水模拟)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探索建立新社会的尝试,它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一样凝聚了一代人的记忆。二者遭遇挫折的共同原因在于()A.都以支持军事斗争为中心B.都强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C.都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D.都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时期(战争背景下)”实行的“非常政策”,以集中一切力量赢得战争,由于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战争结束后即遭到国内工农力量的反对,随即为新经济政策所取代;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违背中国生产力水平和基本国情的情况下盲目变革生产关系的重大失误,因而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困难,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错误。6.“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所描述苏(俄)联的一项经济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义务交售制【答案】B【解析】农民在交纳固定的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符合“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故B项正确。7.(2019·四川绵阳调研)1920年11月,苏俄颁布《租让制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答案】D【解析】1918年,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1920年117月,苏俄颁布《租让制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这说明苏俄开始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故D项正确。8.1921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指()A.放弃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B.全面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C.利用市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