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07 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精炼(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07个人收入的分配【高考考点】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4.兼顾效率与公平【考点解读】1.按劳分配为主体(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2)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意义: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注意】正确理解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是公有制范围内的基本分配原则(如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形式;农村中承包收入),公有制经济中还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等。(2)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劳动收入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也可以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动要素。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其他分配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2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收入分配公平内涵: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根本的区别。(2)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是提高效率的保证。(3)实现收入公平的举措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③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难点突破】正确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初次分配:是指在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例: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对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提供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4.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含义: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2)效率与公平一致性: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3(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4)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误区点拨】1.按劳分配所得就是劳动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就是非劳动收入。【解析】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收入,也包括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两者的区别在于其存在的所有制经济范围不同。前者在公有制经济前提下,后者在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2.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解析】按劳分配不等于平均分配。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4.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解析】收入分配公平不是消除收入差距。而是要求差距不能过大。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解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6.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取缔过高收入。【解析】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例题训练】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①同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②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逐步削弱相协调③由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④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所决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我国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由我国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具体地说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直接决定,①④说法正确;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没有逐步削弱,②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而不是我国分配制度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故③排除。42.某市村民老王算了一笔账:自家有40亩地,以前以种玉米为主,遇到顶好的年景,纯收入也就3万多元;2017年以土地入股一家农业合作社后,自己除了不用再费劲种地、可以坐享股金外,还能分红4万多元。下列对此经济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①老王入股前后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②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移③农业合作社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④农业合作社模式能促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增加农民收入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老王入股前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入股后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且入股后收入大幅增加,①观点错误,④符合题意;农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统一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③符合题意;转移的是土地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②观点错误。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前提②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价值③能使人民群众在短期内平均分享社会发展成果④这一分配方式的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价值,②④正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①错误;③错在“平均分享”上。4.近五年来,某公司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左右,企业利润平均每年增长20%左右;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改变这种状况要求企业()①努力实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②健全以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5③合理调整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④在减少国家税收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工资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③是改变该公司职工工资增长缓慢现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应入选;②中机制的健全要依赖政府而不是企业;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④说法错误。5.“马太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多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由于累积和机会,富的会更富,穷的会更穷。要解决这一问题,从国家角度看,应该做到()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提高人民生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富的会更富,穷的会更穷”,意思是贫富分化严重,要解决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国家需要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注重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④正确;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②说法错误;③会加大贫富分化,错误。6.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从分配角度看,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①改革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②精准扶贫,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③降低创业成本,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社会收入差距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作答时要注意本题要求“从分配角度看”,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收入分配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反对平均主义,故①中“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的说法错误;②④是从分配角度促进社会公平的正确6做法,符合题意。7.下图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该图表明()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在X1之前,收入差距拉大,效率提高;X1之后,收入差距拉大,效率降低。因此,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③片面夸大了收入差距的作用。8.“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强调公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处理好两者的关系,①②符合题意;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不是不要收入差距,③说法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④错误。9.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的上排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的是()7①工资收入提高②生产供给增加③消费需求增加④劳动需求增加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提高劳动报酬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故把①放在第一位,这样也与“劳动就业充分”形成了水到渠成的因果联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提高了,消费需求自然增加,故把③放在第二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市场商品畅销”下,当然生产供给增加,故把②放在第三位;生产发展了,就业岗位就会增多,劳动需求就会增多,故把④放在第四位。10.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下列各项属于转移支付的有()①政府为失业者提供的失业救助②政府向公民收取的证件工本费③农民获得的粮食直接补贴④农民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转移支付是政府的一种财政支出,①③说法正确;②属于财政收入,④是农民获得的经营性收入,均与政府的支出无关。11.缩小收入差距,要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