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 第9单元 课时1 文化与社会练习(含解析)(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时1文化与社会一、选择题1.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尤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其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和精品荟萃的黄山艺术,对各方游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表明()A.文化只能存在于自然之中B.自然中不存在文化C.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D.人们参与文化活动就是为了享用文化解析:黄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凝聚着人类精神活动的优秀成果。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文化,A、B两项错误。人们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可以创造、发展文化,也可以获得、享用文化,D项表述不妥,C项当选。答案:C2.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这表明()A.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B.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C.文化与社会发展完全同步D.文化与历史相伴而行,自然形成解析:“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说明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故B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排除;D说法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3.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①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解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并不意味着融为一体,①错误;文化有优劣,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④表述错误,故排除。选B。答案:B4.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A.一定的经济是一定文化的反映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D.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解析: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与其同步、同时发展,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材料中“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文化是经济的反映,A错误。B与题意不符。文化不是经济的派生物,它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D不选。答案:C5.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与我们当前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角度看,弘扬雷锋精神是因为它()①能够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②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③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能够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以弘扬雷锋精神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知识。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能够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①②正确;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教育和科技的作用,③排除;对人的综合素质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④排除。本题选A项。答案:A6.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时间,诗词歌赋、文牍古物,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②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必然性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④文化的力量不在于本身价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3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说法错误,文化的魅力来自于其所包含的内涵和底蕴,并不是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②符合题意,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以后,会更加追求精神的富足;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内涵的电视综艺节目符合人们精神世界的追求,所以说,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必然性;③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创新发展,就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所以说文化节目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④说法错误,文化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腐朽落后的文化即使被广泛传播,也不会使其具有价值。本题选C项。答案:C7.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③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反映④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②属于《政治生活》道理;③错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B8.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③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决定于思想文化的繁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①正确;文化的力量并不能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②错误;梁启超的观点肯定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③正确;思4想文化并不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④不选。本题答案选A项。答案:A9.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说明()①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③文化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④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软实力,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①②符合题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③表述错误;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④说法错误。答案:A10.镰刀、风车、墨斗、草鞋机、织布机……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四川省平昌县首个农耕文化展示中心的建成和对外开放,勾起了许多人对过去的记忆。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这是因为()①老物件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③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④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错误,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11.江西省铅山县太源畲族乡以创建“生态畲乡、文化畲乡、幸福畲乡”为目标,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挖掘、整理民俗文化,积极打造“畲乡文化+特色村寨”的旅游新品牌。这体现了()①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了文化的发展②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挖掘、整理民俗文化,积极打造“畲乡文化+特色村寨”的旅游新品牌,表明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也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答案:C51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下列现象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②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③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成了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A.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④解析:①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体现,③指的是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均与设问不符;②④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体现,故D项当选。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河流不仅是自然现象,作为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源和对象,还影响和塑造着人类的不同的精神生活、文化历史和文明发展。河流的自然生命是其文化生命的基础,河流维持健康存在,既要维持一定的水量,又要保持一定的水质。一条污染的河流,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不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材料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之于中华民族具有普通资源无法比拟的价值。然而,气势雄浑的黄河却是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治理黄河也是千百年来从未停歇的工程。黄河流域的K市既按照中原经济区大黄河旅游的统一规划,上下联动,协同开发与保护,又立足于流域内地上悬河的特点,深入解读黄河历史和文化,全面梳理城河关系,提出了“城河和谐”的开发理念。K市把治理水患,保证河道安全作为项目规划的重中之重,突出“悬河文明”与“城河和谐”两个核心主题,横向展示以治黄文化、农耕文化和悬河奇观为代表的黄河文明,纵向展示城市与悬河荣辱与共的兴衰史,把旅游区的文化休闲、产业带动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化与河流、城市之间的关系。答案:(1)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和物质活动,河流、城市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治理河流的活动及城市的发展孕育了不同的文化。(3)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不同的文化对城市发展和河流治理产生着不同的影响。(4)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河流、文化、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参与国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了民意基础,筑牢了社会根基,其中,文化交流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通过文化交流,6“一带一路”推动了国与国的交往、地区与地区的往来,促进了人们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增强了心灵之间的对话,从而搭建起一个友谊之桥和合作之桥。有人说,中国借“一带一路”输出中国文化,实质是在推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主义。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批驳。答案:(1)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中国爱好和平,主张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国际交往中弘扬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中国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各国文化繁荣进步。(3)实践证明,借助“一带一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促进了沿线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与信任。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