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A.B.C.D.2、《宣府镇志》记载,辽圣宗统和十八年下诏:“(幽云十六州)宜从后唐旧制,大小麦、豌豆,六月十日起征,至九月纳足;正税、匹棉钱、榷钱等,六月二十日起征,十月纳足。”这说明辽国()A.对幽云十六州进行残酷的剥削B.已经采取封建统治制度C.处于唐朝的有效统治之下D.由北面官统治幽云十六州3、1990年,贺兰山脚下发现了用西夏文字印制的佛教典籍《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典籍中出现了“倒字,边缘不齐,线条不正”等现象。据此推测较有可能的是()①西夏拥有自己的文字②西夏地区民众信仰佛教③该典籍是活字印刷品④该典籍大约印制于唐朝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4、据《西夏书事》(卷七)记载,李继迁(夏太祖)起兵之初,受辽封赏,并与之和亲,咸平五年(1002年)攻占北宋的战略要地灵州,改灵州为西平府,将其政治中心迁到这里于是西夏势成而灵州永固矣”。材料说明辽夏和亲()A.决定了西夏在夏宋战争中的胜利B.有利于解除西夏攻宋的后顾之忧C.奠定了西夏与北宋对峙的格局D.促进了西夏与北宋经济文化的交流5、据《金史》记载,1153年,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燕京(今北京),迁都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女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金朝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迁都后国家管理的需要B.旧俗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C.完全接受汉族文化的价值观D.金统治者深感旧俗的弊端6、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随着军事扩张,金统治者将夺取的大量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久以后,谋克户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成为地主。上述现象()A.加强了金的统治力量B.增强了女真族的军事力量C.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D.促使女真贵族生活的堕落7、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民族是()A.蒙古族B.突厥族C.女真族D.匈奴族8、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宜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他的建议()A.在地方设行中书省B.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C.设宣政院管辖西藏D.设御史台监察官员9、下面为中国某朝代疆域图,图中①②③④区域在管理方式上明显不同于其他的是()3A.①B.②C.③D.④10、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琉球的机构是()A.江浙行省B.宣政院C.中书省D.澎湖巡检司11、“他们(蒙古人)还能保持自身的特点,因为游牧生活的经历使他们在语言、习惯和法律方面与其臣民相分离。”元朝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政策是()A.行省制度B.驿站制度C.宣政院制度D.“四等人制”12、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A.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了B.元朝时西域与中原文化差异显著C.多政权并立推动文化的繁荣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材料二阿骨打称帝以后,推行了猛安谋克制度。规定,以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编为一猛安。猛安谋克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组织,平时从事生产活动,战时则自带器甲,组成军队,应征出战。这样不仅能节省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较强的战斗力。4——《中华文明大词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朝实行南北面官的原因和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猛安谋克的特点和作用。14、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北宋都城在今开封,辽朝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B项正确。2答案及解析:5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辽国在幽云十六州模仿唐朝两税法的史实,这是一种封建剥削方式,属于南面官的统治范畴,B项正确。材料没有征税数量的信息,无法说明是否“残酷”。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用西夏文字印制的佛教典籍”可知,①②说法正确;材料中的“典籍中出现了‘倒字、边缘不齐、线条不正’等现象”,说明是采用活字印刷术印刷,③说法正确。唐朝时采用雕版印刷术,不会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排除含有④的选项。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关于辽夏和亲的认识。材料反映西夏在辽夏和亲之后迅速攻占灵州,并将其政治中心迁到这里,说明辽夏修好有利于解除西夏攻宋的后顾之忧,故B项正确;辽夏和亲有利于西夏在夏宋战争中的胜利,但不是决定因素,故A项错误:西夏政权建立于103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不涉及西夏与北宋经济文化的交流,故D项错误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金朝改革旧俗的根本原因,材料反映金迁都以后改革旧俗,推行汉化政策,其目的是接受汉文化,便于国家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旧俗改革对统治者利益的影响,也没有反映统治者对旧俗的认识态度,故B、D两项错误;金的旧俗改革不能说明统治者对汉文化“完全接受”故C项错误6答案及解析:答案:C6解析:材料中的剥削方式实际是租佃制,女真人逐渐成为封建地主,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C项正确。7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据题干“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可以知道这是蒙古族。蒙古民族兴起于漠北草原,“并西域”指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西征,“平西夏”指蒙古破兴庆府,灭西夏,“灭女真”指蒙古破蔡州,灭金政权。“遂下江南”指元1279年崖山灭南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8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联系材料中作者的意图“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宜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可见,他基于提高效率的考虑,主张废除三省制,联系史实可知三省制属于中央官制,A.在地方设行中书省、C.设宣政院管辖西藏、D.设御史台监察官员,联系史实分析以上三个机构的职责都不是代行的原来三省的职责。故此题应选B项点评:元代政治制度的常考点是行省制,要注意行省制与其他地方制度的区别。列表法比较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异同点9答案及解析:答案:D7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元朝疆域图,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但是④是西藏地区,当时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理,故本题选D。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江浙行省辖地相当于今天浙江、福建A不选;宣政院管辖西藏,B排除;中书省既是最高行政机构,山东﹑山西﹑河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则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C排除;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D项正确。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统治制度,元朝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的制度,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D项正确。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元朝民族关系。由题干信息可知,西域之士到中原游学、为官,在适应中原生活后不愿回归故乡;中原之士对北方雄阔壮美的景色流连忘返,这体现了元代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往来频繁,民族融合逐渐加强,故A项正确。题干旨在论述西域之士和中原之士对异域文化的向往与留恋,故排除B项。题干时间是元朝,当时全国已经实现了统一,故排除C、D项。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原因:为了适应辽国境内不同民族和不同生产方式。意义:适应了辽国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利于保护先进的农耕生产,有利于辽的民族交融。2.特点:兵农合一。作用:不仅能节省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较强的战斗力,是金能入主中原的重要因素。解析:14答案及解析:8答案:(1)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