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一、选择题1.《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大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2.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缴内地税的要求,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A.为列强商品输华创造平等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取高额利润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答案】C3.下列关于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A.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增加鸦片税的征收C.清政府采取的解决财政危机的措施挽救了其统治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到来【答案】C4.19世纪末清政府的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其原因有()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②偿还列强的巨额借款③民主革命形势的高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A5.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目的是()A.为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C.顺应世界发展潮流2D.发展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答案】B6.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①迫切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②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③领导农民起义④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①②④属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和行动,维新派主张走改良道路,③不符合实际,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于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美国并不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由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由于我们国土有很长的太平洋海岸线,由于我们对远东的直接贸易日升月盛,我们有理由要求这方面的利益获得友好的待遇。我的目的是用一切适当的、合乎美国传统的手段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巨大利益。——1898年12月美国总统麦金莱国会咨文材料二现在似乎是一个良好时机,由美国向英国政府表达,希望英国政府发表正式宣言,并协助美国向在华要求“势力范围”之列强取得同样宣言,宣言内称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承认以下原则:第一,各国对于其在中国的任何所谓“势力范围”或租借地以及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第二,不论何国的货物,进入上述“利益范围”的口岸内,一律适用目前的中国协定关税。第三,对进入上述范围口岸的别国船只,各国所谓“利益范围”的国家,不得征收比本国船只更高的港口税。——1898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致英大使绰特的信件材料三女王陛下政府对于威海卫租借地和英国今后在中国用其他方式得到的一切领土以及英国现在或将来保有的一切利益范围,准备发表贵国政府所希望的声明,只要其他有关国家也发表类似的声明。——1899年11月30日英国照会(1)据材料一分析,“正在中国发生着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据材料分析英国对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何反应?为何英国首先发表宣言和照会?美国的对华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重大事件”: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3“势力范围”。(2)英国有条件地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因为当时英国的实力及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已开始削弱。影响:在对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伐;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他日必定以工立国。”“衣食之源,不以地为界,不以人为界,不以日为界,当以力为界。凡欲加力使之大莫如机器……一人所作工,能给百日食。”“机器固为富国第一义。”——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二通商者,天地自然之理,人之所藉以自存也。故言理财之学者,当并国之差别限界而无之。——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材料三“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对外资)“欢迎与反对,要以政治组织能否改革为断……苟政府财政之基础固,而所以运用之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足为国病明矣。”(外资)“用之于生产者,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者,势必蒙外资之害。”——梁启超《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辩》(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梁启超提出了哪些经济思想?(2)简析梁启超经济思想形成的历史因素,并简要评述其经济思想的意义。【答案】(1)以工业立国;大力发展商业;引进外资用于发展生产。(2)历史因素: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早期维新派发展商业,保护本国经济的主张;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洋务运动和早期维新派的进步思想,符合民族利益和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富强,有利于抑制外国经济侵略,是爱国的进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