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政治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练习(1)(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答案】C【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对应的时期都不是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不合题意。答案选C。2.“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年份全国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前三项合计私营经济个体经济1952年19.11.50.721.36.971.81956年32.253.47.392.90.17.0据图表信息可知我国A.私有经济已不存在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经过三大改造后,全国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据所有制结构比例上升到92.9%,而私营和个体经济几乎为零,说明此时我国私有制经济逐渐转变为公有制经济,故D项正确;表格显示私有经济为0.1%,并不是不存在,故A项错误;表格显示的不是工业化建设,是三大改造,故B项错误;表格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是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错误。答案选D。23.流行标语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下列标语流行于新中国过渡时期的是A.“抓革命”、“促生产”、“工业学大庆”B.“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好”C.“大包干”、“试验田”、“联产承包好”D.“总路线”、“合作社”、“一化三改造”【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至1956年为三大改造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实行“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公私合营方式进行改造,故D项符合题意。A项,“工业学大庆”是1964年党中央对全国工业战线提出的号召,不符合题意,“抓革命”、“促生产”发生在文革时期,排除。B项,发生在十年探索时期,排除。C项发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期间,排除。答案选D。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内原因是①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②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③中苏关系决裂④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设问要求选出“国内原因”,①项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外部因素,不是国内原因;③项是苏关系的变化,属于外部因素,不选;②④两项都是中国国情,符合题意。答案选B。5.邓小平所指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不但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的观点表明社会主义改造①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②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③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④迎合苏联的需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3【解析】邓小平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①③两项符合题意;②项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总任务,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没有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国,②项不合题意;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6.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相结合B.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路线C.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还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指的是邓小平理论,B项是在改革开放后。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主张,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适应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变化说明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不存在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发展过程,排除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故C项错误;1991年苏4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不能说明“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主张”的原因,与题干所述时间跨度不符,故D项错误。8.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答案】B【解析】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历史课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B项符合题意;A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回答该问题的指导思想,不合题意;C项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思路,不合题意;D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合题意。答案选B。9.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有经验也有教训,下列属于经验教训有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调整生产关系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④必须重走苏联走过的发展道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要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①③项符合题意;针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而不是集中力量调整生产关系,②项观点错误;苏联的经济建设道路可供我国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④项观点错误。答案选C。10.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其形成的实践基础是A.实事求是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C.国际形势和时代特性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5【答案】B【解析】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所以其形成的实践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B项符合题意;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精髓,A项不合题意;C、D两项都不是其形成的实践基础,不合题意。答案选B。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53年9月25日,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公布。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材料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年10月18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关知识分析其重大历史意义。【答案】(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6(2)“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教材对此没有专门的阐述,需要分析归纳材料。据材料可知,“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表明二者总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表明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1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党的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2)党的八大对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做出了怎样的阐述?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7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一五计划积累了很多的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结合教材可知,八大关于中国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