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1个人收入的分配一、选择题1.关于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③说法正确;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所得,④说法正确;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应区分企业的性质,公有制企业属于按劳分配所得,而非公有制企业则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①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其他收入则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②说法错误。答案:D2.2018年年底,赵某一家人盘点一年来的家庭收入。赵某自己承包了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妻子在马路边开了个小吃店,收入4.5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除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还投资债券,赚了2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除了工资收入9万元,还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赵某一家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收入各为()A.20万元5万元B.17万元4.5万元C.17万元3万元D.20万元3万元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赵某自己承包了责任田,收入3万元;赵某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工资、奖金、津贴收入8万元;赵某的女儿在某国企担任工程师,工资收入9万元,这些收入都是按劳分配所得,共20万元;赵某女儿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收入3万元,这是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答案:D3.某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民出土地、出劳力,民营企业出资金、出技术,把农村作为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了产与销、企与农的有机对接。农民既能领田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人工资。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农民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收入②农民领取的土地租金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收入③农民的工资和土地租金都属于劳动收入④该经营模式促进了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2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民既能领田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工人工资,该经营模式促进了土地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④符合题意;农民领取的土地租金属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收入,而不是按劳分配收入,也不是劳动收入,②说法正确;①③说法错误。答案:D4.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强调:推动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举措,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单位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创业服务。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这一机制改革()①是发展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可以更好地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④有利于发挥企业和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作用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解析:推动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举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这一机制改革强调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③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应是有利于发挥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④说法错误。答案:B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为此,需要激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在分配政策上必须()①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②营造尊重知识、人才、创造的分配氛围③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以实现知识的价值④通过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分配公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在分配政策上营造尊重知识、人才、创造的分配氛围,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有利于调动知识分子创造的积极性,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范围内,不能扩大;④与题意不符,题干并未强调公平。答案:A6.“在闲暇时间接几张单子,跑几趟活儿,既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还能赚一点儿零花钱,何乐而不为呢?”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靠互联网寻求工作机会的求职者越来越多,“零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渐渐地融入我们的生活。“零工经济”模3式的流行()A.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B.能够降低劳动者就业成本,使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C.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增加劳动者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D.增强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性,改变了当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解析:“零工经济”不属于公有制经济,所以不是按劳分配,A表述错误;“零工经济”的分配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B表述错误;依据题干中关键信息可知,“零工经济”模式的流行,有利于推动创新经济发展,增加劳动者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比重,故C正确;当前在我国,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零工经济”并没有改变当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表述错误。答案:C7.“分配律”(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律一般在54%—65%,而我国则在15%—21%。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律”的有()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②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通过材料描述可以看出,本题考查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举措。①属于再分配注重公平,不符合题意;②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不符合题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保障居民在初次分配环节的基本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③④符合题意。答案:D8.根据各地人社部门信息,目前辽宁、江西、广西、上海等8省市已经上调了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深圳以及浙江省一类行政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超过了2000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旨在()①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②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③发挥再分配调节机制的作用,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分配公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旨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分配公平,①④符合题意;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也不是财政转移支付,排除②③。4答案:B9.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下列属于初次分配领域改革的是()①为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提供合理的定价②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③推进所得税税制改革,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型企业范围④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对去产能企业的支持力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为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提供合理的定价和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都属于初次分配领域改革,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属于再分配领域,与题意不符。答案:A10.五年来,我国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万人次受益。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这表明()①我国不断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②我国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③我国不断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强人民获得感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与理顺企业与个人的分配关系无关,①不选;材料体现的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并没有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②不选;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完善救助制度等,表明我国不断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强人民获得感,也表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③④正确。答案:D11.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6.5%的增速基本同步,而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应该履行好再分配的调节职能。下列做法中符合此要求的是()①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等专项费用的扣除②健全高技能人才的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机制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医保财政补助标准④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A.①③B.①④5C.②③D.②④解析:材料中的要求是选择再分配实现公平的措施,①③都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体现,故符合题意;②④属于初次分配领域,故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1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居民收入目标倍增的原因是()①增加收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②能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③合理的收入差距能增强社会整体消费水平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增加收入不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故①不选;收入增加,能够扩大人们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故②可选;合理的收入差距,能够增强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③可选;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属于实现居民收入目标倍增的原因,故④不选。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国务院医改相关负责人指出,结合十年的探索,我国医改应该是存量性的结构性变革,财政投入、医保基金固定,老百姓负担不能增加,医院收入不能减少,在这四个前提下,要把价格理顺,回归公益性。推进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牛鼻子”。薪酬改革应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和绩效考核等管理机制改革联动。此外,要平衡不同岗位,同时向儿科等紧缺科室、岗位倾斜,提高全员激励性的杠杆效果。2018年5月,人社部调研组前往福建三明调研,要求三明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未来更多试点医院要发挥改革试点引领示范作用,最终实现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评述材料中我国试行的医改措施。答案:(1)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发挥其激励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技能,满足社会需要。(2)协调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能推动医改顺利进行。(3)医院既要盈利以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4)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增加财政投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实现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6体。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标准为成年人每天收入在10—100美元,也就是年收入3650—36500美元。按照美元与人民币1∶7的保守汇率计算,世界银行中等收入标准为2.5万—25万元人民币。据保守测算,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3亿人,占全球中等收入群体的30%以上。目前,从总量上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确实为世界之最,但从占比来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中等收入群体对自身的身份认同感较低。(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持续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2)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答案:(1)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化解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改善民生。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