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析计算型选择题解题技巧【典型例题】(2011·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本题通过2010年、2011年两年的经济指标对比,考查考生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格、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等知识,并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分析和整合能力,将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与考试形式及内容建立正确联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分四步计算:首先,计算出2010年价值总量。根据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计算2010年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即为:132元×10万件=1320(万元);其次,根据2110年单位产品价值量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计算出2011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即132÷(1+20%)=110(元)。第三步,根据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和2010年商品数量,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产品数量,即10(万件)×(1+10%)=11(万件);第四步,计算出2011年该企业价值总量,即110元×11(万件)=1210(万元)。正确答案为C。在考试中,经济学中的计算题包括两类:一类是显性计算题,直接用相关公式来计算即可;一类是隐性计算题,需要运用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计算型选择题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相关概念及其内在联系。解答计算型选择题的前提是夯实基础知识,准确掌握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关公式,同时要引入数学思维。方法1:估算法。即根据相关数值之间的关系或数值的不同变化比率,估算出相关数值的变化幅度。方法2:精确计算法。即根据相关公式,代入题目给出的有效数值,计算出结果。为了体会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不妨再理解下面这道题的解题方法:(2012·大纲全国)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万元C.20万件、80元、1600万元D.20万件、40元、800万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总量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010年,生产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为8小时,2011年它缩短为4小时,由此判断2011年生产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即100%),则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为10×(1+100%)=20万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80/(1+100%)=40元;社会价值总量为40×20=800万元,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计算错误,均排除。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