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一部分:客观题,总共50题,每题1.5分,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A.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B.导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迫使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D.揭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答案】D【解析】【详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故答案为D;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A错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错误;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南京,迫使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C错误。【点睛】清楚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结束,中国人民坚持十四年的抗战。2.电视剧《大刀进行曲》中,描写了1933年中国军人与日军拼死肉搏,守卫长城,勇夺喜峰口的事迹,这支部队是A.东北抗日义勇军B.国民党第二十九军C.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D.东北军【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喜峰口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要战斗之一。发生于1933年3月12日至3月24日,地点则是在中国河北省、热河省交界一带的长城隘口喜峰口。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要战斗之一,交战一方守军国民革命军由宋哲元领导的陆军第二十九军,另一方则为日军的关东军。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3.下列关于抗日救亡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②“八一宣言”③西安事变④洛川2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①②④③【答案】B【解析】【详解】①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提出的;②“八一宣言”是1935年8月1日发布;③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发动的;④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召开。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为②①③④,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4.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C.正面战场抗战,彻底消灭日军D.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第129师师长刘伯承”、“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的信息可判断出材料的背景是国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故D项正确;A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排除;B项错在保障工农割据,它与抗战的时代背景不符,排除;C项中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史实不符,排除;5.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最早可能出现于A.九一八事变前B.西安事变前C.八一三事变后D.七.七事变前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民歌“毛主席领导陕甘宁”结合所学可知陕甘宁边区建立于1937年9月,根3据题目要求“该民歌最早可能出现”应该是离陕甘宁边区时间最近的时间,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的八一三事变符合题意,答案为C;A是1931年9月,B是1936年12月,D是1937年7月,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点睛】本题的关键词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时间是1937年9月,理解材料“最早可能出现”的事件就是离1937年9月最近的事件。6.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A.《血战台儿庄》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C.《百团大战始末》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历史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八路军”和“正面战场”是条件限定语。1937年,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赴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故选D。A属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争,没有八路军参加。C项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B是国民党对新四军发动事变,是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表现。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正面战场的抗战7.据资料介绍,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达360万,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这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A.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B.推行全面抗战路线C.在正面战场抗战失利D.成为抗战中流砥柱【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360万,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可知,主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故A项正确;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抗战路线是片面抗战路线,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所作的贡献,没有体现在正面战场抗战失利,也不能说明国民党军队是抗战中流砥4柱,故C、D两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所做的贡献,抓住关键信息“国民党军对日战役、战斗,大小近千次,阵亡将士360万,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分析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8.下列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初期抗战的表述不客观的是A.抗战态度比较积极B.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C.阻止了优势敌人的进攻D.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虽然组织了抵抗,组织了四大会战,但并未能消耗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D错误;符合题意;A、B和C关于抗战初期正面战场表述均符合事实。9.某年9月6日,《大公报》在《瞻望北方胜利》社论中写道:“自上月二十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此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也是一种进步。”由此可见,当时A.国共两党军队摩擦加剧B.百团大战振奋了国人精神C.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破产D.北方抗战已转入反攻阶段【答案】B【解析】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坚定了中国民众抗战必胜的信心。故答案为B项。材料所述为百团大战,不属于国共两党军队的摩擦,排除A项;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C项;北方抗战转入反攻是在1944年,排除D项。10.平津失守后,蒋介石曾对下令“应战”的决策颇有悔意。他在日记中写道:“楼寇随手而得平津,殊出意料之外”。对日外交似过于强硬,“如当时密允宋哲元准楼筑津石路,则至少可有一年时间展缓准备,亦较完密。此则余对于外交政策,一惟舆论是从,而疏于远虑,自乱大谋之过也”。这表明A.平津失守完全可以避免5B.国民政府坚持对日妥协C.国民政府反思备战政策D.民众舆论干扰抗战大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平津失守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对对日抗战的策略进行了总结”可知体现的是国民政府反思备战政策,故C选项符合题意。平津失守完全可以避免的说法太绝对,A选项排除。对日妥协与材料不符,B选项排除。民众舆论干扰抗战大局是影响备战政策的一个小方面,D选项排除。11.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在剧中有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就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有如下议论,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是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电视剧取材于国共合作抗日,说明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但是两党阶级立场不同。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而共产党是全面抗战路线,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B、D排除。12.聂荣臻曾经夸赞某次大规模战役:“是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此次大规模战役指的是A.台儿庄战役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一个主动的进攻战役,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6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40年百团大战的意义,故D正确。台儿庄战役,不属于华北地区,故A排除。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也不属于华北地区,故B排除。平型关大捷,没有沉重打击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故C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百团大战1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写到:“一些中国人曾经听说过,或从没有听说过的弹丸小国(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在过去就是来进贡也不够资格,现在排队而来)。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条约》中英国人一样享有特权。”中国受此辱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加紧对外侵略扩张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西矛盾C.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极端落后D.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被西方否认【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工业革命,实力大增,为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侵略扩张,把矛头指向落后的中国,故选A;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B选项排除;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落后是现实原因,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14.“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然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这段话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C.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D.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以中国“不对外开放”、“视英国人为蛮夷”为借口掩盖和抹杀了英国发动不正义侵略战争的实质,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与材料说法不符,排除A。材7料没有涉及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而是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排除C。晚晴时期对外政策是“闭关锁国”,它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排除D。15.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下表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华本质的是()选项条约名称条款内容A《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B《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辛丑条约》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与该缔约彼方国民,在同样条约之下,依照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有关法律规章(倘有此项法律规章时),行使上述一切权利及优例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规定,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为资本输出,体现当时的侵略本质,故答案B;《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当时的时代特征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割占香港岛不能体现当时侵略本质,A错误;《辛丑条约》签订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的侵略特征为资本输出,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不能体现侵略本质,C错误;《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内容主要是向帝国主义国家进行领土开放,随之大量的美国商品涌入中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致命的打击,不能体现资本输出的侵略本质,排除D。16.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8A.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B.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C.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D.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与抵抗日本侵略有关,《义和团》与反帝反侵略有关,材料反映了反侵略的主题,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不能体现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