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第一次阶段考政治科试卷本试卷考试内容为:《文化生活》第1-3单元。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五四运动是20世纪深刻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1-2题。1.2019年,值此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北京大学将于4月26日起举办展览“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展示北京大学百年传统的历史生成过程。下图是展览的部分宣传海报。北大举办纪念五四专题展览表明了①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新文化思想随五四运动的深入而发展②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领域发挥着思想启蒙的功能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通过展览可以透视新文化时期北大学者的精神世界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阅读五四时期作品可以认清民国文化的全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五四-2-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五四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要发扬五四精神,是因为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的社会发展③五四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④五四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激励民族前行的精神动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3-4题。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庆祝活动既是一次成就展,更是一次精神展,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这说明A.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B.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活动是由人类创造和享用的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4.香港邮政于2019年10月1日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套4枚纪念邮票。这套邮票以象征团结、吉祥、和谐的中国结作为设计亮点,构图精巧细致,寓意70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及环境各方面取得的卓越发展与成就,这套邮票①在设计中引入中国结元素,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贯通②新颖独特的设计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说明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在传承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④促进了香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9年的两会,人工智能被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智能+”。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两会期间,新华社启用了AI主播,主持人白岩松有了分身机器人,人民网推AI机器人助力两会报道……这些新变化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②彰显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③证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④激发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活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中国和西方国家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对比:中国西方国家讲究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作共赢、计利当计天下利。信奉人性自私、权利制衡、利益博弈,宣扬文明冲突、历史终结论、”修昔底德陷阱”论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认识是-3-①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征②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经济政治根源③中国对国际关系的理解传承了崇德向善的中华文化基因④西方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印证了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7.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将人工智能专业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首批建设资格。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文化生活意义是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重视科技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文化硬实力③文化对经济发展有反作用,重视发展科技,有利于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国梦④文化影响人,重视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当社会发展将人们卷入追逐物质享受和技术体验的浪潮后,人们津津乐道于其中,但是,越来越多人的却发现自己的生命与心灵和自然渐行渐远。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人们的这种思想意识的变化①取决于人的认识的发展程度②是在人与社会互动的实践中形成的③受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④是好是坏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9.正值中法建交55周年和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有网友发现看似截然不同的中法文化竟然这样“合拍”:从建筑、小吃到文学艺术....古老又现代的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相互吸引。中法文化的“合拍”体现了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生命力B.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C.不约而同,包容互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融汇中西,纵贯古今,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0.2019年4月29日,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本次园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这说明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①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4-②丰富文化传播的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示文化多样性的魅力④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各国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1.2019年7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申遗成功后,游客可通过预约进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一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区域城市文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①得益于其深厚历史和独特文化价值②为文化遗产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③有利于促进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④意味着其经济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19年9月23日,中国迎来了第二个“农民丰收节”。“我的丰收我的节——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活动在人民网一号演播厅举行,直播活动中通过专线、5G、5G+VR、5G+无人机等多种方式,多形态、立体式展示了各地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千姿百态的丰收美景,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该活动的推出表明①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展现新时代精神②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③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④要善于推陈出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中宣部倾力打造的“学习强国”平台,整合各类新闻媒体和学习平台,依托手机客户端和PC客户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全媒体形式,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这说明媒体融合发展①关键在于加快各类媒体叠加实现一体化发展②通过新兴媒体代替传统媒体实现传播技术更新③能够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④通过媒介资源的联动与整合实现了资源集约效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千百年来,家书维系着人间的亲情,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好的家书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体现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是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家书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纽带,是因为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是中华民族的血缘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③具有传承性,一直贯穿于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5-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5.“坛”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也是“礼制”的内容,主要供祭祀之用。在坛上举行的重大仪式有取得天地作证的意思。北京有天坛、地坛、社稷坛、祈谷坛、先农坛、太岁坛、天神坛、日坛、月坛、先蚕坛等,明清皇家在这些地方举行祭祀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下认识正确的是①坛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②坛文化中渗透着人定胜天的朴素自然观念③坛文化在本质上是服务于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④坛文化通过消解自然的神秘性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美丽的汉中盆地,天空中有通往全国各大城市的飞机,铁路上有横贯秦巴的高速列车,高速公路上有蜿蜒飞奔的大小汽车。素来封闭落后的汉中盆地,如今被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与全国紧密连结在一-起,成为座开放的发展中城市。在修建高铁和高速公路的过程中为避免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者们采用高架桥和穿山隧道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高铁、高速公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西成高铁与高速公路是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②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建设者们的文化创新有力推动了汉中交通条件的快速改善④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7.百年前,中国积贫积弱,先贤们开始探索救国教民的道路,有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的提出“祖宗之制不可变”,在对“中学”“西学”的论争中,先贤们在文化冲突中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的重担,最终选择了“德先生”、“赛先生”,引领国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这说明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②文化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③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认同中西各种文化④要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来同化一切西方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然而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从未终止:有人坚持应该简化,有人认为应回归繁体,有人主张用简识繁。下列说法正确且对应关系恰当的是①包容繁体——彰显出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②承认简体一一适应汉字使用中的实际需-6-要③采用西文——消除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障碍④用简识繁——尊重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由此可见①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人心相交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③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决定了两岸必须统一④历史实践是两岸同胞渴望统一情感产生的深层基因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在历史长河中,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不同艺术特征的文化并行发展,形成了南北文化各自的艺术风格。正如北方民歌产生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南方的神话产生了《楚辞》的浪漫主义一样。可见,不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①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各不相同②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③不同地域在自然、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差异④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多样化特点A.①②B.①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