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3月线上调研考试试题(实验班)一、单选题1.“那场冲突虽然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但它对各国政府和人民造成了普遍的震撼,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研究发现,当事国在冲突前后所作出的决定,都是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误入歧途。“那场冲突”是指()A、古巴导弹危机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D、第一次柏林危机答案A解析从材料“最终以苏美两国的妥协而告结束”、“引起了人们对核战争危险的极大关注”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古巴导弹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冷战”无关的是()A、德国被一分为二B、1950—1953年朝鲜战争C、1973年美国在越南战败D、美国“9•11”事件答案D解析无3.1991年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写道:“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材料的主旨是()A、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B、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C、“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D、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C解析C项,材料信息“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可以看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提到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故A项错误;B项,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强调世界大战问题,故D项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4.2014年6月4日,解放军总参谋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中国决不主动挑起海上争端和冲突,决不影响国际法允许的海上航行自由;也要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国家核心利益一点也不能损,国家主权一分也不能丢,国家领土一寸也不能少。”材料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及活动追求的目标是()A、独立自主B、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答案B解析无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特别是“冷战”后的中美关系,虽然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决定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B、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战略需要C、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变化D、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答案B解析在冷战以后决定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是中美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对外政策发展的需要,正确的是B项;A、C、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6.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这一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A、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B、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外交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案C解析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能引起广大亚非拉国家共鸣的国际关系准则,因而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建交高潮,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A项,日内瓦会议主要是解决印度支那这一有限区域的和平问题,而不是涉及整个亚非拉国家关系问题,故排除;B项,是新时期的外交表现,时间不符,故B排除;D项,是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和中日那交的影响,时间不符,故排除。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7.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A、基层民主光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B、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D、独立自主,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答案C解析无8.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受害者是()A、刘少奇B、彭德怀C、贺龙D、陈毅答案A解析无9.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B、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C、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D、主要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答案D解析无10.巴黎公社成立以后,公社委员会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此规定主要是为了()A、便于实现人民的监督B、体现人民当家做主C、提高公社的行政效率D、防止委员职务腐败答案A解析无11.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莫斯科政体在一切方面都是对美国的否定。”他指的是()A、苏联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B、苏联拒绝马歇尔计划C、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D、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答案D解析根据信息“莫斯科政体在一切方面都是对美国的否定”可判断其指的是俄国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当时俄国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政体,故选D。12.马克思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这里马克思肯定了()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B、巴黎公社的选举制度C、法国1875年宪法D、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答案B解析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巴黎公社建立后,“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故B项正确;A、C、D项,《人权宣言》、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只能实现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马克思认为它们是“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因而对此加以否定。故A、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3.南京某大礼堂,门外有“和平永奠”的牌楼,又有胜利屏一幅,上缀大红“V”字。门内下面悬挂中美英苏四国的大幅国旗。这一场景应出现在()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B、日本无条件投降后C、改订新约运动中D、渡江战役胜利后答案B解析从“和平永奠”的牌楼,“胜利屏”和“中美英苏四国的国旗”可知,这一场景应出现于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美英苏共同打击法西斯国家而互相援助。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B。14.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和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和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天津条约》与美国相关,《北京条约》与美国无关,《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时间均与题干时间点不符,故本题答案为B。15.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可知,《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发表于1941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其余选项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本题答案为A。16.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题论文数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分析可得1949-1978年研究某个专题发表的论文数量越多代表越符合时代和社会环境,丁的论文数量最少,说明其与时代背景不符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以暴力手段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而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方式进行的运动,与1949-1978年强调阶级斗争的社会环境不符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17.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下列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实践中,制衡效果相对最弱的是()A、英国的内阁与下院B、美国的总统与国会C、法国的总统和参议院D、德国的皇帝和帝国议会答案D解析德国表面上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实质上是君主专制政体,所以德国制衡效果最弱,所以D正确。18.1873年,保皇党人麦克马洪继任法国总统。1877年,他解散众议院,但再次选举的议会共和派仍然保持多数,最终麦克马洪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体制”。这体现出()A、总统行为违宪B、总统丧失制衡议会的权力C、法国共和之路曲折艰难D、议会必须对总统负责答案C解析C项,根据材料可知,保皇党领袖麦克马洪最终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体制”,说明他认识到了共和政体已成历史的必然趋势,体现了共和道路的曲折艰难,故C项正确;A项,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的行为并不违宪,故A项错误;B项,根据材料可知,1877年,麦克马洪解散了众议院,说明总统对议会权力是可以制衡的,故B项错误;D项,1875年宪法确立法国为议会制共和政体,议会虽受总统的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无须对总统负责,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9.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A、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B、立法、司法分权制衡C、联邦政府、州合理分权D、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答案D解析D项,根据材料中“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他们尽少发生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理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尽管参议院和众议院都是立法机关,但是参议院和众议院的选举方式、任期以及具体职责都有差异,恰好体现了材料所提到的这种理念,故D项正确;A项,总统是国家最高行政权的拥有者,虽然总统也拥有否决国会通过法律的权力,但是总统并不属于立法机关,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B项、C项,两项均与材料无关,故B项、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0.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反映了()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答案D解析D项,由材料主旨可知,这样的民主是强迫式的民主,不能体现公民的意愿甚至违背公民的意愿,必然会导致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的衰落。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只是说有高频率的政治活动和存在公民逃离的现象,并没有关于两者因果关系的描述。故A项错误;B项、C项,材料中没有直接体现两项内容,材料只是强调需要有一定人数参与政治,并且参与的人逃出后会有惩罚,没有关于雅典民主政治是否公平,是否所有公民都要参与政治的描述。故B项、C项均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21.英国史学家梅因指出,“(罗马法)仪式和允约本身有同样重要性,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如果一个固定形式被遗漏或误用,法律行为便告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