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对去年的工作作一个回顾和总结,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增强信心,同时能够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对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文内容: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对去年的工作作一个回顾和总结,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增强信心,同时能够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对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春节前,我们召开了全市劳动保障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会议,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劳动就业工作会议,这既是一年一度的总结部署会,更是一次肯定成绩、表彰先进、鼓舞士气,更好更快推进全市劳动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动员会。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2006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和统筹城乡就业作为促进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圆满完成了各项就业工作目标,取得了“十一五”期间劳动就业工作的良好开局。?1、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过去的一年,我市的劳动就业工作亮点频出,成效明显。新**镇就业6.5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263.6%,增长比例位居全省第二;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8%,连续四年呈现下降趋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2个百分点;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有94个社区被命名为充分就业社区,占我市创建总数的52.8%;劳动保障协理员考核鉴定合格率97%,列全省第四;在全省率先提出开展创建“充分转移就业镇、村”活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被省委办公厅《情况与建议》和省厅《观察与思考》刊载,在全省推广;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成效明显,省政府检查组对我市的贯彻落实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将我市实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工作经验作为推进社保扩面的有效手段在全省推广;“技能岗位对接”活动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成效明显,劳动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在我市视察工作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市人力资源市场由张小建副部长和史和平书记共同揭牌,同时,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全部完成更名,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服务层次大幅提高。?2、为民办实事项目取得新成效。?2006年,市政府第三年将新**镇就业和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首件实事。一年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坚持发展经济拉动就业,完善市场引导就业,制定政策扶持就业,统筹城乡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全年新**镇就业6.59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5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0.47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263.6%、189.29%和313.33%。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6万人,其中新增劳务输出1.39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29.2%和139%;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717元,比上年增加801元,增长13.5%,其中工资性收入4008元,同比增加481元,增长13.7%,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农民人均增收62元。?3、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取得新突破。?2006年上半年,我市根据国务院36号文和省政府24号文,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了53号文,市有关部门又出台了8个配套文件。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在政策扶持对象、就业援助范围、社保补贴种类和享受对象范围、小额担保贷款对象和规模等方面取得新的拓展、延伸、扩大和突破。2006年,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的就业政策激励效应明显发挥,全市累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6万本,有4.5万名领证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市共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258万元,惠及9801人(为其中5409名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保补贴693万元);岗位补贴989万元,惠及2997名就业困难对象;职业介绍补贴267万元,惠及4.1万人;职业培训补贴703万元,惠及1.32万人;为153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创业贷款499万元。?4、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市通过组织实施城镇技能就业再就业培训、能力促创业、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等三个计划,积极开展了主题为“提高你的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年活动,提升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全市再就业培训4.6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3.71%;创业培训1769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7.9%,创业成功118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8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5%,其中转移前技能培训1.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20%;发放并使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券1.82万张,占省下拨总量的91%。?5、失业保险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市在深入贯彻《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同时,不断研究完善失业保险政策措施,加大扩面和清欠力度,规范基金征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40.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1%;全年基金征缴1.2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15.45%,滚存结余达1.02亿元。参保人数、基金征缴和滚存结余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6、就业管理和服务取得新发展。?一是强化用工登记备案工作,建立就业和社保联动机制。为从制度上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全面实施了《**市劳动用工登记备案管理实施办法》,全年新办理用工登记备案人数达到1.8万人,通过这一措施,规范了用工市场秩序,扩大了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提高了劳动合同签订率。二是广泛开展各类招聘洽谈活动。全市各级职业介绍机构通过广泛采集岗位信息,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招聘洽谈活动,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免费交流平台,共为5万人次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中介成功2.2万人次。?7、调研和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果。?一是“五个充分”方案全省领先。2006年,省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五个充分”调研活动,其中涉及就业条口的就有“三个充分”,我市按照基数清、目标实、措施新的要求制订了三个专项工作方案,得到了省厅和其他兄弟城市的一致好评,均被评为优秀方案,并被誉为“样板方案”。同时,各辖市区也制订了各具特色的专项工作方案,市局在评审的基础上对获得一、二等奖的地区进行了表彰。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课题研究卓有成效。2006年,我们与财政、统计部门及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专家合作,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为我市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调研成果获得了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三是再就业资金绩效评价获得好评。市财政局和上海财经大学绩效评价中心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我市再就业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这在我国还属首次,评分结果为86.6分。专家组一致认为,**市再就业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工作扎实有效,再就业人员基本满意,社会效果较好。四是编印了6本书。分别为《**市就业再就业政策文件汇编》、《**市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文件汇编》、《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文件汇编》、《**市社区就业政策文件汇编》、《**市小额担保贷款文件汇编》、《**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通讯手册》。这些工具书的印发,对我市的劳动就业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8、基础工作得到全面加强。?一是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各辖市、区以“服务功能多元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程序一体化”为目标,狠抓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市人力资源市场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市正在新址重建,扬中市正在新址重新装修改造,**新区、**区、**区人力资源市场正在兴建;全市有26个乡镇建立了人力资源市场。二是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街道、社区”活动。各辖市区以强化街道社区管理为基础,以提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服务水平为抓手,以促进就业再就业为根本目标,积极实施创建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到52.8%,远远超过25%的工作目标。三是大力实施“镇镇通”工程。按照省厅在我市实施“镇镇通”试点工作的要求,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为全市所有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等设备,在去年3月底前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市所有乡镇与市、辖市区两级人力资源市场联网的目标。四是全面开展“星级”劳动保障所评估活动。各辖市区按照市局《关于开展星级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根据市场化、实体化、窗口化的要求,开展了星级劳动保障所创建工作,2006年全市共有16家劳动保障所申报三星级。五是开展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们利用三个月时间,对全市约100万名农村劳动力逐人逐户进行登记调查,并全部输入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六是狠抓平台工作人员素质培训。对498名劳动保障协理员进行了免费职业资格培训,通过培训和参加国家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资格鉴定,提高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扬中市在全面达小康的进程中,扩大了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基金的征缴、清欠工作,同时创新招聘方式,通过就业“大篷车”,开展流动式招聘活动,使农民兄弟在家门口轻松就业;**区在推进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面,将乡镇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作为2006年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凡建成人力资源市场的镇(园区),区财政一次性给予2万元经费补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辖区**镇人力资源市场全覆盖的目标,《新华日报》作了专题报道;**区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中,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出“抓紧每一天、落实每一策、帮扶每一人”的口号,定期编发创建简报,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市在统筹城乡就业,强化劳动力管理方面,把触角延伸到乡镇,通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为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办理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和社会保险缴纳手续,同时采取东部发达乡镇与西部欠发达乡镇结对挂钩的形式,推动农村劳动力在本地转移就业,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市在强化农村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方面,通过成立乡镇劳务派遣公司、建立“外地务工、本地保险”的新型社保关系等创新举措,解决了近2000名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区在推进城乡劳动力培训方面大胆创新,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券的使用效率,受到农民兄弟的普遍欢迎;**新区在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方面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被征地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给予人均700元的培训补贴,极大地调动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特别是财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协调配合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劳动保障局对长期以来热忱从事劳动就业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还要对2006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给予表彰,希望以此为导向,激励各辖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的同志们继续奉献在岗,再创佳绩,为广**乡劳动者做更多的好事、新事和实事。?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乡就业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就业形势总体好转,但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突出的问题,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长效机制任重道远。当前我们在工作中,除了需要重视新一轮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必须尽快到位、研究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必须有效形成、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必须强化完善等几个问题外,更要重视重点人群的就业矛盾必须切实解决。我们所说的重点人群包括四大类:一是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各类就业困难对象,包括“4050”人员、夫妻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员等。2006年末,我市登记失业的就业困难对象有0.3万人,这一部分人员年龄偏大、技能落后、观念陈旧,再就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