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水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梅州市水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兼爱”“非攻”“尚贤”“节用”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D.“吾以是明仁义而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2.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讲授四书五经,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A.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B.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C.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D.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局面3.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了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A.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B.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C.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4.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5.“其(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他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①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总体性批判②有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继承③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④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6、晚明时期心学的泰州学派者重视平民教育,“以化俗为任,随机指点农工商贾,从之游者千余。秋成农隙,则聚徒谈学,一村既毕,又之一村,前歌后答,弦诵之声,洋洋然也。”该学派及其后学无论是社会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还是个人的人格魅力,对于晚明社会大众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无怪乎每每讲学之时,从之游者动辄数百上千。泰州学派的做法A.冲击了八股取士风气B.发展了先秦儒学优良传统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推翻了程朱理学官方地位7.、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一代风气。人们痛陈其害:“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D.明末清初经世致用8、《易中天中华史》在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历史观评述中说:①家向往太古,②家向往禹世,③家向往西周,④家肯定今世和将来。这里①、②、③、④分别应该是指A.儒、道、法、墨B.道、儒、墨、法C.道、儒、法、墨D.道、墨、儒、法9、公元前4-2世纪左右,中西文化史上,有两件事令学者们扼腕叹息:一为中国秦王朝的焚书坑儒事件,大批文化典籍与儒生学者被坑杀埋葬;二为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被古希腊雅典判处死刑,其思想体系与睿智学说在如日中天时而殇。这说明A.专制主义的缺陷B.当权者的需要C.其思想违背了社会潮流D.其思想都体现民众的利益10、学者李泽厚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合外来的异己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吸取了对方,模清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同化”。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C.二程倡导“格物致知D.顾炎武宣扬“经世致用”11、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3-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12、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下列事件能够为其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殖民扩张D.德意志的统一13、“(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由材料可知A.文艺复兴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B.文艺复兴推动了社会制度和习俗的进步C.宗教改革抨击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D.启蒙运动反对封建势力的精神与世俗压迫14、“启蒙运动是致力于批判的分析,借助于观察和想象,完全以经验资料为依据,不懈地对传统确定的事实提出质疑。这种做法被称作批判方法,它源自于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这段话旨在说明启蒙运动A.致力于批判专制制度B.借鉴了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C.挑战传统,质疑权威D.促成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15、、“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4-16、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17、进步的观念在十八世纪的思想革命中是突出的。……哲学家们勇敢地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这里的“思想革命”是指()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18、“当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共同体,称之为‘国家或政治体’。”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应是()A.苏格拉底B.马丁·路德C.康德D.卢梭19、1897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维新变法运动的思想启蒙C.民主革命运动的推动D.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20、《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刊行后,不仅招致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维新人士黄遵宪、严复等也曾通过不同方式表示过他们的反对意见,帝师翁同稣在读过《孔子改制考》后,向光绪皇帝说康有为“居心叵测”,表示已不与康往来了。这表明康有为的变法理论A.成为维新派的思想共识B.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D.干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21、“自从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失败后,有限现代化的弱点已很明显,而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则无可否认地证明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学者、官员,甚至是皇帝和皇太后都认为需要一场更彻底的变革。”下列主张与此背景下产生的变革思想比较一致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国之天元……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C.“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5-D.“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22、“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这一论述的侧重点在于()A.说明“中体”和“西用”的一致性B.强调“西用”必须服从于“中体”C.肯定“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意义D.批判“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23、孙中山曾表示:“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由此可知A.要实行真正的共和必须思想解放B.共和与复辟的矛盾制约中国发展C.不能简单学习别人的政治制度D.当时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24、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A.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D.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25、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李贽形象形象特点评论者(生卒年代)“异端”、“妖孽”、“罪人”、“小人”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黄宗羲(1610—1695)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方以智(1611—1671)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侯外庐(1903—1987)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6-有人道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主义等,又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理规范,提具有近代意识的“欲”、“利”等概念岛田虔次(1917—2000)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小题,第26题27题28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国别人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盂子“仁则荣,不仁则辱”材料二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此次革命已经证明,人们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遍及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事实上,陈腐的旧势力不仅仅有能力继续存在,似乎还有能力恢复生机。摆在面前的任务因而就是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新文化”的领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任何政治行动或体制改革的绝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节选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7-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及其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10分)(3)材料三中“此次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的领袖们在改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