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南省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道题2分,29小题,共58分)1.《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这主要反映了()①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塑造人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习近平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反映的文化道理是:①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③不同文化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影响④国家的兴旺发达依赖于良好的家风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3.当前,一些国家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输出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另一些国家则充当无条件接受强势文化产品的倾销地,并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这启示我们要:①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②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③积极参与文化交流,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④顺应世界潮流,全面与世界先进文化接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8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培养一大批符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河南省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原因是()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②高素质人才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④高素质人才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④传统文化具有顺应时代性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6.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诗句能够体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是: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③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7.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③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8.经典诗词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总是能深切体会其中的壮怀激烈与愁绪万端,鲜明感受到其中的柔情似水与曾经沧海。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经典诗词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每一段经历也会深化与升华对经典诗词的体悟。这告诉我们:①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②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③优秀传统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④社会实践影响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推动建设“双一流”高校,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这是基于:①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②人才源自学校的培养,源自良好的成长环境③人的素质的提高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④“双一流”高校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中国第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镇——南浔。你会着迷于它的文化气质,流连于它的宁静与安逸,体会到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果对古镇文化遗产的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A.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B.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D.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性、文化创新与发展11.儒家强调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都是中国人信奉的主流人性论。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美国人也仍然信奉仁、义、礼、智、信,英国人也绝不可能反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企业文化最自由的谷歌公司也有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君,公司内部的运作也必然依循孔子讨论的君臣伦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主要说明: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A.①③B.①④C.①②D.③④12.在中国文化市场上,一些西方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获得了消费者的热捧。他们积极从我国传统服饰中汲取养分,将现代时装的外形轮廓与中国传统服饰元素混合,他们对中国化元素的非中国化运用,使具有沉静气质的中国风格的高级时装成为这个奢华当道、热闹缤纷的世界里让人驻足欣赏的美丽风景。这告诉我们: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④要善于吸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以促进自身文化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倡议沿线各国建立教育共同体,“通过教育合作交流,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沿线各国人民生活福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通过教育合作交流,扩大人文往来,筑牢地区和平基础,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①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②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③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④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4.随着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现代美术学院教育体系的建立,使得传统“师徒相承”的教育模式逐渐边缘化。然而,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近几年“师徒相承”的美术教育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对中国书画的“师徒相承”和“学院教育”两种教学模式,以下认识正确的有:①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是中国书画教学模式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②中国的文化复兴将使“师徒相承”重新成为书画文化的主要教学模式③书画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为中国现代书画艺术取得新成就增添了新动力④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的传承需要“学院教育”吸取“师徒相承”模式的长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5.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任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互联网+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这说明:①教育具有选择、传承和创造文化的作用②“互联网+教育”动摇了教师和学校在文化传承上的地位③互联网从根本上变革了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④“互联网+教育”将彻底淘汰传统教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国产大飞机试飞、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高铁技术更新换代、光量子计算机诞生、首次发现突破传统分类新型费米子……近些年来,中国科技硕果累累、亮点频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日益改变着世界看待中国科技的目光。这体现了:①服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②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日益增强③科学技术是决定文化发展的因素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保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7.独唱《不忘初心》、诗歌朗诵《祖国颂歌》、群舞《共筑中国梦》……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演员们用歌舞、独唱、魔术小品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收到积极效果。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创作要呼应时代需求,体现时代价值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重要源泉③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是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个“漂亮转身”启示我们: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还需要融入时代元素;D.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9.和谐的“和”,甲骨文写作“龢”:左边是用竹管编制的笙一类的乐器,右边是禾苗的禾。禾苗需得阴阳六气之正,才能顺利生长,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乐器最重要的是音声相和,是宫商角徵羽的绝佳配合,这是人文的和谐。一个“龢”字:①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④记载着人类文明的丰富成果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0.中国汉字拼写大赛在CCTV—10热播,活动旨在通过汉字拼写大赛,让大家重视汉字,重视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传统的东西,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传承下去。这是因为:①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②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1.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拟在5年之内,整理出版国学和海外汉学两大系列的经纶典籍、研究著作和普及读物1000余种。之所以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因为史书典籍:①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④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中医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在漫长的实践中,中医药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并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有很多疗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为西医所不及。由此可见,我国中医药文化: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具有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③主导着世界医药文化的发展④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3.民歌作为文化的一种承载形式,是民族精神的积淀,也是民族性格的诠释。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因为地域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歌文化。一个个富有民族韵味的节目明快奔放、异彩纷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4.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伟大的民族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B.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源泉;C.伟大的民族精神会影响中华民族发展的趋势,促进社会发展;D.伟大的民族精神能直接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社会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时刻牢记、尊崇和缅怀英烈:①有利于传承英烈精神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