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资产证券化设计研究公私合作模式下的资产证券化设计研究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设计,公私合作PPP模式资产证券化设计研究本文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一直在开展PPP项目的推进活动,但因社会资本不能在短时间内回笼,造成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在2016年,由中国证监会与发改委共同推出PPP模式的资产证券化,打破了一直困扰其发展的难题。本文对基于PPP模式的资产证券化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关键PPP模式资产证券化设计研究本文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一直在开展PPP项目的推进活动,但因社会资本不能在短时间内回笼,造成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在2016年,由中国证监会与发改委共同推出PPP模式的资产证券化,打破了一直困扰其发展的难题。本文对基于PPP模式的资产证券化设计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意见。关键词:PPP模式;资产证券化;增信设计随着我国PPP项目的不断推进,PPP模式在我国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不断延伸,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迅速扩张,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在2017年金融工作会议以后,监管部门对PPP项目库开展了一系列的清理整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前规范了市场,避免了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将风险控制在了可控范围内。截至2018年10月底,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公开的数据,入库项目已经达到了8441个,总额接近12.6亿元,总体来说,入库项目中市政工程的项目占比最大。PPP项目具有资金量大、周期长等特点,但自身收益率却并不高。而且在金融机构给予支持时,主要以贷款发债为主要方法,这与PPP项目特点严重不符。所以,需要对PPP模式的资产证券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在今后的PPP项目开展与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性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使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一、PPP模式概念PPP模式指的是在私人组织与政府间实现沟通联系,而且在实际的建构中,要与管控模型相结合,进而使项目整体质量得到提升。也可以在实际管控模型中,将特许权协议当做项目联系基础,逐步形成合作伙伴式的良好关系,从多角度奠定发展的模式。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运行PPP模式时,必须要确保合同签署的规范性,进而明确清晰双方的义务与权力,使得合作能够顺利开展,项目后期的退出也能有足够的保障。换句话说,在监管部门管理监理时,要能够有足够的掌控性,全面落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而且在运行PPP模式时,政府还能够降低财政负担,进而减少社会投资风险。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在政府部门的项目中,PPP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项目的实施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就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并且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一些专家表示,目前的政府项目在基础设施前期投入资金额度较大,项目收益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导致私人企业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资金的有效回笼,造成私人企业对于投资望而却步。当然政府在开展公共项目价格评定的时候,还会赋予项目经营特权,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资金回笼速度。通过PPP模式能够使对应效益得到高效回收,资产证券化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流动性,这样就能够对更多的私人企业产生吸引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也已发展了二十多年,制度的规范性,市场的接受度都有了相当的基础。基于此,基于PPP模式的资产证券化是最为合理也最为适合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的方式。三、PPP资产证券化运作要点(一)PPP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PPP项目资产化过程十分复杂,需要遵循严格的运作流程进行配合,一般包括开展调查、确定资产基础、设立项目机构、资产转让、信用增级、评级、信息清算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开展调查是最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券商的协调下,律师、会计师等对基础资产实施整体调查,并就现金流情况给予认定,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甄别发起人资产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投资者权益,避免后续出现问题;对于信用增级来说,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方法,更是主要因素。充分论证增级的可行性,能为其提供不同的增信方式,能够621将存在纰漏的资产以增信方式使其成为高信用水平的资产,既能多方防控风险,又能增加认可度。增信方式还分为外部与内部增信两种,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细化。(二)PPP资产证券化主要原则对资产证券化发起人而言,所出售的为对于资产的特殊的权利,并不等同于全部的资产。例如在基础设施收费计划中,设施本身并不是出售对象,真正的出售对象为对应的收费权。所以在资产证券化中,要保证隔离破产与真实出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完成资产证券化。所谓的“出售”,指的是当商家完成出售的行为后,资产的所有权就会出现变动,对于资产证券化来说也同样适用。如果发起人向SPV出售资产,在行为完成后,资产的所有权就转移给了SPV。但在这背后,却有着深层次含义,通常来说,如果在购买了资产以后,买方就可以对资产随意处置,卖方无权干涉。但在资产证券化中,如果将其出售给SPV,反而会对其采取限制措施,包括SPV经营范围等,其目的是为了在实现资产证券化后,将风险进行隔离,进而减少风险损失。四、PPP资产证券化定价与增信设计研究现阶段的PPP资产证券化定价途径还有待提升,主要仍是以交易双方通过判断历史数据并进行比对,这样的数据较为粗略,而且为了防止出现违约等情况,通常造成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小于实际收益率,没有一定的收益率,非常不利于PPP模式的推广。但由于PPP资产证券化定价是资产定价的一种,与期权、股票等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基于此,可以对现有的定价方式进行改进,进而研究出适合PPP资产证券化定价的模型。(一)静态现金流折现法静态现金流折现法是目前定价方法中最为简便的方法之一,其思路为忽略因时间而发生的利率变化。即便这种方法较为简单,但因没有考虑提前补偿、利率变化等情况,造成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区别,而且时间越长,变差越大。(二)静态利差法与上述方法相比,静态利差法虽然更为复杂,但是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思路为通过假设,并结合国债利率对未来的现金流实现贴现,让其与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价格相接近,并通过适当的调整就能得到利差。静态利差法重视利率结构对资产证券化的产品价格所产生的影响,并将风险溢价考虑其中,却忽视了利率对于现金流所容易发生的不利因素。就增信设计来说,增信作为一个必要的环节,有利于信用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风险得到有效的分散,从监管部门角度来说,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跨越,但信用制度还是要在查漏补缺中愈加完善,在信用的度量上,需要建立更为行之有效的体系。除了担保、政府支持以外,可以进一步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给项目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从企业角度来讲,如果积极参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投资,手里有足够的产品,又有配套的质押制度,更能有效增信。具体设计上,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权属关系、所处行业、融资数量,设计针对不同环节、不同产品、不同时期的增信模式,并进一步量化不同增信模式对应的效果,在发行时机的选择上,也可以有更好的主动性。五、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虽然资产证券化与PPP都是近些年的新兴事物,但实践中已经迅速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可供借鉴。如何让二者更加有效的结合,如何为我国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助力,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来说,我国的PPP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期限问题、权利归属问题、产品类型问题、市场参与度的问题等等,配套的法律法规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宏观经济面临一些问题,但我们看到了积极向好的一面,看到了以PPP模式发展为基础,以及和与资产证券化天然的契合性,正被市场广泛看好并接受。基于此,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设计相对规范、高效的模式,通过指标的监控,能提早发现问题,严格把控风险,并能把好的模式推广开来。对政府来说,不仅仅是资金的融通,更是公信力的进一步建立,对企业来说,有了更多的投融资渠道,有了更规范的市场,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而实现政府与私人企业的双赢局面。参考文献:[1]陈蓉,郭晓武.期权调整利差(OAS)及其应用研究[J].统计研究,2016,11(8):44-47.[2]郭宁,安启光.PPP模式资产证券化定价研究-基于期权调整利差模型的分析[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7,29(1):11-18.[3]孟春,高伟.PPP模式的国际探索与启发[J].新重庆,2016,9(8):45-46.[4]万冬君,王要武,姚兵.基础设施PPP融资模式及其在小城镇的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6,11(6):121-124.作者:张晓丽翟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