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与对策高职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关键词:高职教育,对策,现状,生活,大学生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与对策本文简介:摘要:基于全球化医学教育改革趋势,结合当今大学生教育现状,开展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调研,提出建设“一融合、二导向、三整合”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认知、呵护、珍惜、敬畏”为主线的校园生命文化品牌,基于大健康理念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实践体系等。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教育;生命文化;对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与对策本文内容:摘要:基于全球化医学教育改革趋势,结合当今大学生教育现状,开展高职大学生生命教育调研,提出建设“一融合、二导向、三整合”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认知、呵护、珍惜、敬畏”为主线的校园生命文化品牌,基于大健康理念的体验式生命教育实践体系等。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教育;生命文化;对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推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大学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开展生命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意识;而且通过对患者实施医疗救助和人文关怀技能的教育,可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医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专业价值观,因此生命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生命教育也是适应全球化医学教育改革趋势的需要,围绕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全面医学人格的塑造,积极构建医学院校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改革当前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医学院校的生命教育既有一般生命教育的共性,也应体现医学教育特点:生命教育对学生生命价值观形成与职业精神培养的关系,生命教育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生命、理解生命价值,接纳自己,关怀他人,最终落实到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与职业生活实践中,为此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相关调查。一、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职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以下简称医检)、药学、临床医学(以下简称临床)和护理四个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400份,收回400份,有效问卷397份,有效问卷达99%。其中,男生41人,女生356人;医检100人,药学99人,临床99人,护理45人;健全家庭379人,单亲家庭10人,重组家庭3人,病残家庭4人,孤儿家庭1人。(二)研究工具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查问卷》,共计30条目,该问卷侧重于了解某高职医学院生命教育的现状,包括对人生追求、压力与挫折应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生命教育方式方法与成效、遗体和器官捐献等方面的认识。二、结果(一)关于人生追求的认识在对“你最渴望拥有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52.90%的学生希望拥有超强的交际能力,发展智力(23.80%)和才艺(9.90%),说明大学生充分认知社交能力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积极为以后的人生筹谋规划;他们视上大学主要目的是将来就业的敲门砖47.5%(见图1),而目前最想做的事情是认真努力学习和发展一些个人兴趣(见图2),这说明当今大学生的人生追求趋于务实,着眼于当下,同时在行动上也较能体现知行合一,当然也有部分人的追求存在偏差:读大学是为了好好谈恋爱。(二)关于压力与挫折应对的认识首先学习和就业压力是当今大学生压力主要因素。大部分学生认为现实中的压力来自多方面,但主要来自学习72.3%和就业压力65.74%(见图3),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甚至挂科和被同学、老师、家长误会甚至批评指责是最容易带来心理受伤。其次大学生的抗挫能力和释放压力方面有较明显提升,对目前生活满意度率较高。在面对压力时,47.90%的学生会采取有效转移的方式缓解压力,也有29.70%的学生采取顺其自然、自然调整的方式。在遇到挫折时,60.50%的学生会通过倾诉寻求帮助或释压,但也有20.70%的学生会闷在心里,5.80%的学生不知所措;88.4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好或一般,也有3.50%的学生感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尽管经历各种压力和挫折,仍有56.20%的学生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只有5.80%的学生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见图4)。(三)关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认识首先体现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多样化。在对“大学生汪洋为了帮同学找回被偷的手机,在与小偷搏斗的过程中不幸献身,你认为他的死值不值得”这一问题上,只有16.60%的学生认为值得,50.90%的学生认为不值得,32.50%的学生说不清。这说明了当今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取向更看重个体生命价值,珍惜个体生命的存在;但同时又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23.70%),在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37.10%),可见奉献社会,注重个体生命质量的提升,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当然也有3.30%的学生认为人活着要吃喝玩乐,享受人生。其次对待生命态度总体表现积极健康。对于不时见诸传媒的学生自杀事件,大部分学生能够持比较积极的态度,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有比较消极的想法(详见表1)。第三造成大学生的生命压力主要来于学习、情感和心理因素。在问及轻视生命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和就业压力大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不能承受生命中挫折。(见图5)(四)关于生命教育方式方法与成效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生命教育很重要,认同度高达84.60%;大部分同学也能积极参加学校生命教育的相关活动,仍有23.70%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相关活动,也反映医学院校的生命教育参与面有待进一步拓展;注重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仅有44.60%的学生认为生命教育活动的效果较好或很好(见图6)。在提升生命教育实效性时,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专题讲座和心理教育效果较好,同时他们认为现行高校生命教育主要需加强心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实用卫生技能教育。(五)关于器官和遗体捐献的认识对于器官和遗体捐献,53.90%的学生表示支持,但也有21.90%的学生说不清(见图7)。虽然半数学生支持器官与遗体捐献,但在考虑捐出自己的遗体或器官时,只有少数学生愿意捐献,大部分学生表示需要认真考虑或不愿意(详见表2)。这也不由得令人深思: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所受的生命科学和伦理教育比其他院校学生更全面,但面对对全社会倡导移风易俗的生命新理念却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原因多方面,其中主要是学校的生命教育的实效性不大,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实践还是较局限的。三、讨论与对策生命教育是大学生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开展生命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医学专业教育发展,进一步体现医学院校的社会价值;而探究生命教育实践是当前生命教育研究的重点。目前高校生命教育实施处于起步阶段,只在全国少数院校中开展,形式较单一,影响较弱,因此加大高校的生命教育实践力度,才能最终把生命教育落实到位。(一)以课程建设为引擎,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是开展生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推进生命教育的实施,建设分类别的“一融合、二导向、三整合”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生命教育的课程“融合”:即生命教育理念如何渗透到专业课程,积极探索将生命教育融合专业课程策略与实践,重点以临床、护理、药学专业为例。大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实训课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仅获得医学知识,从观察动植物标本到人体器官中,鲜明感知个体生命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体验生命的奇妙,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热情;解剖教师在入学授课前举行“无语良师”静默仪式,重在阐述生命的伦理之美;在参观百草园、药用植物馆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中讲述中国历代医学家故事,颂扬生命奋斗之歌;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彰显“仁心仁术”重要性,感受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命教育的课程“导向”:以生命教育为导向改革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育课程、思想政治课程,推动生命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学会健身、学会健美、学会防身”的生命健康观,呵护生命,强健体魄,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在医学伦理学、大学生心理课程教学中,积极融入生命教育,彰显人性的生命光辉,学会珍惜生命,与生死教育(死亡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现代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在思政教学中,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点:即以个体生命为逻辑起点,走生活化和人性化的道路,完善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设计,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个体基本生命追求到人的终极追求,从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到阶级、社会、国家价值的实现,开展第二课堂思政课生命教育实践活动,探求成长与成人教育的统一。生命教育的课程“整合”:即整合和研发现有的选修课群,整合生命教育实用技能课群,如卫生救护课程、中国养生学、中国太极拳等,开发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人文选修课群,如生死哲学、生命教育、文化视野中的生命观、现代社会药品食品的安全与反思等课群,让生命教育课群多样化、现代性、人文性。(二)彰显生命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打造生命文化教育品牌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活动,逐步形成“认识生命、呵护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文化的特色体系,体现文化育人的实践性、开放性、多样性,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的养成。认识生命——学会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每年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全院新生参观生命基地,增强生命意识,感受生命文化;结合心理健康日,举办“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健康情系生命,安全创建和谐”安全教育知识竞赛;在认识生命过程中,认识自己,培养生命认同感。呵护生命——学会对生命健康关注和欣赏。结合“6·6爱眼日——好视力、好未来”“3·3爱耳日——聆听生命之美”“12·1防艾日——红丝带系真情健康与关爱同行”深入中小学、社区开展系列生命健康宣教活动,生命教育融入健康传播中,提升大学生对生命健康认知的程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认同感。珍爱生命——学会对生命和亲人的感恩。结合“4·5”清明节,举办“珍爱生命,展示生命与人性光辉”的主题征文比赛、“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诗歌朗诵比赛、“敞开心扉述说生命梦想”演讲比赛,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学会珍爱生命,感恩亲人,审视生命高度。敬畏生命——学会对生命和社会的奉献。结合“5·8”红十字纪念日,举办“礼赞生命,传承文明”生命教育文艺晚会、生命基地解说员比赛,热情讴歌为医学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白衣战士、遗体捐献者,传承华夏文明,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生命教育文化品质。同时结合“五四”表彰活动,开展最美大学生的评选活动,传递青春正能量,弘扬生命文化。(三)以科普基地、医学技能实训基地为平台,构建体验式的生命教育实践体系首先发挥医学院校资源优势,开展生命技能拓展训练,体验生命价值。以学习生命技能为目的,开展自救互救培训、逃生避险体验、生命素质拓展等活动,通过情境体验、活动体验、案例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生命体验,培养公共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帮助他人的应变能力,形成以“实践认知,亲身经历,感悟生命”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其次倡导“服务+学习”体验式的专业实践活动。例如结合专业技能和知识,开展社区义诊、福利院老年护理、社区血型鉴定、关爱遗体捐献志愿者活动、无偿献血及中小学的健康宣教,在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过程中体验生命价值和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基于“大健康”和“互联网+”的理念,逐步建立与省市红十字会、中心血战、医院、社区街道办事处、社会慈善机构等的互动平台,共同开展对公民的生命教育活动,建立体验式的生命教育实践体系,发挥医药职业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目前医学院校普遍建有拥有生命科学馆、医学伦理馆、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科普园、卫生救护技能实训基地,可对全市学生、居民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卫生救护培训等,进一步弘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展现生命科学与人性光辉,打造区域性的公民生命教育品牌。参考文献:[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25-29.[2]刘小勤,罗平.生命教育:大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核心内容[J].医学与哲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