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一、选择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对哲学的学习,是因为它是()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B.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D.生活源于哲学【答案】B解析:A错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而不是一门综合科学;C错误,哲学的创立和发展,需要哲学家的思维活动,但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因而“科学总结”的表述错误;D颠倒了生活与哲学的关系。2.有网友收集网上“小人物”的话语,并精选100条放到自己的博客中,取名为凡人语录。“放下爱恨,一切顺其自然”“为他人尽力,即为自己尽力”“不帮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凡人语录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这说明()①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②每个人都是哲学家③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④生活中的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④错误,生活中的哲学思想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3.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明确提出:“哲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因为生活世界是哲学的一个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础,一个不言而喻的一劳永逸的源泉。”这说明()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任务就是追求生活的智慧③人人总结生活后都可成为哲学家④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哲学回归生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生活世界是哲学一劳永逸的源泉,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也说明哲学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回归生活,①④正确。②③观点错误,排除。24.不知从何时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已不知不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句问语,人们在经过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改造世界D.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答案】C解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哲学的任务,C符合题意;A、B夸大了人的主观认识、思维方法的作用,D颠倒了哲学与人们活动的关系,均表述错误。5.人若要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进入哲学领域。只有哲学才能找到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恰当位置,从宽广的视野、从最深最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人生。这表明()①真正的哲学能够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③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C解析:哲学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③④错误。故选C。6.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②哲学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①不选;正确的哲学才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③不选;中国传统哲学的“尚圆”思维是从“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发展出来的,说明哲学源于生活,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讲究圆满、圆融、圆通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说明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④正确。二、非选择题7.材料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教导年轻人要学会生活:首先是要恭3则不侮。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矛盾,往往是自己本身剑拔弩张了,内心那根弦绷得太紧了。好好善待别人,是自己有尊严的前提。其次是宽则得众。自己要把心养宽了,遇到什么事情才能够放得下,社会上总有一些人习惯性挑刺,这种人肯定没什么朋友。最后是惠则足以使人。抱着恩惠之心,向人施惠就能很好地用人,这些都是做人的智慧。(1)阅读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哲学感悟?(2)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年轻人怎样才能学会有智慧地生活,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生活中处处有哲学。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2)①年轻人要学会有智慧地生活,必须学习并掌握真正的哲学。②理由: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