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选择题1.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文化环境,各国纷纷投入到发展本国文化的大潮中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战略。这就需要我们()A.坚持“文化复古主义”B.走“全盘西化”路线C.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析:选D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中国的发展史证明了“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都不能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排除A、B两项;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不能全面继承,排除C项;故选D项。2.下列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②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④二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①④正确表述了二者的关系,符合题意;②未涉及二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③颠倒了二者的关系,不选。3.“中国道路”受到世界瞩目,其中国特色之本源当然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也是中华文化复兴之梦。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真正让中国圆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④决定了“中国梦”能否实现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③符合题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2-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①说法错误;“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但不能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决定“中国梦”的实现,④说法错误。故选D项。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________。()A.相辅相成B.协调发展C.并驾齐驱D.相互独立解析:选B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容易选出。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②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③不搞文化复古,需要全盘西化④全盘吸收中华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解析:选A③错在“需要全盘西化”上;④错在“全盘”上;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入选。6.胡适认为:“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这种观点()A.没有把握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B.全面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C.割裂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D.没看到中西方文化间的联系解析:选B从几个“不如人”上可以看出,胡适的观点属于“全盘西化”论,也就是说,没有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故B项正确。7.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②要求我们必须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③要求我们必须借鉴人类文化的一切成果④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解析:选A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所有的文化,故排除②;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而不是所有成果,故③错误,应-3-选A项。二、非选择题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解析:谈认识一般从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发展等角度分析。答案: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