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综合提升(六)教学案 岳麓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提升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含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判断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的方法(1)看是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1.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规律性认识(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五、分析中国古代三次改革内容的特点及规律性认识1.特点(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所决定的。(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是为了强兵,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3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2.规律性认识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2)王朝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单元质量检测(十四)(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秦国于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建立县制,至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这一进程体现了()A.秦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B.国家对中央政权的改造C.贵族力量逐步得到强化D.秦国首先设置县级政区解析:选A。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秦国设立县制后不断推广县制,加速了贵族政治的衰落,促进封建官僚政治的兴起,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其影响是()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B.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C.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D.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解析:选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土地制度使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D项。3.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A.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4C.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D.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解析:选A。唐前期政治人物多是北方人,而唐后期及宋南方人增多,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故选A项;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才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南方文化的发展,其背后原因是经济的发展,没有强调政治实力比重增强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社会结构变动,排除D项。4.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解析:选A。1902年清政府的士兵还有很多“优秀分子”,到了1905年“优秀分子”已经很少,说明科举制废除部分知识分子对清政府绝望,开始倾向革命,故A项正确。5.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将旧制新政斟酌其宜,草定章程”,然后交由有关部门实行。这一要求遭到群臣反对,有军机大臣扬言:“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这反映了()A.维新变法运动顺利发展B.变法遭到守旧势力反对C.军机处权力被彻底废除D.机构重叠加剧财政负担解析:选B。据材料“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可知,维新变法运动阻力重重,故A项错误;据材料“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这一要求遭到群臣反对”可知,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反对,故B项正确;据材料“‘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可知,军机处的权力并未废除,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增设新机构引起守旧势力的不满,而不是强调机构重叠,故D项错误。6.下表反映的是1898年1~5月中国社会各界的若干变法方案及措施。据此判断当时()1月兵部尚书荣禄请参酌中外兵制设立武备特科康有为《请大誓臣工开制度局革旧图新以存国祚折》严复《拟上皇帝书》2月清政府官员伍廷芳《奏请变通成法折》5黄思永奏请发行昭信股票3月御史陈其璋奏请统筹全局向英国借款刚毅奏请裁冗员薪水各局杂支整顿保甲等5月张謇《农工商标本急策》A.变法呼声高涨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共识C.改革措施密集推行D.维新派放弃政治变革要求解析:选A。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据题干“1898年1~5月中国社会各界的若干变法方案及措施”及表格信息可知,当时中国社会各界不断提出各种变法方案及措施,逐步推进变法的呼声高涨,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7.(2020·北京海淀区期中)华夏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材料一从远古到西周时期在秦人的历史记忆中,其母系先祖女修、女华出自炎黄世系,秦人为炎黄的姻族。秦人长期活动在西周的西部边疆,因善于养马,西周赐予封邑,收为附庸。①直到西周末,秦人仍然是西部边陲的“游牧部落”。春秋时期②秦襄公因护卫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人由此进入诸侯国之列。此后,秦人一再东迁,势力扩大到关中地区,成为西北地区一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然而在整个春秋时期,中原诸国一直将秦人视为夷狄并加以歧视。秦人为此深感自卑。“秦国僻陋戎夷,犹惧为诸侯笑。”战国时期③战国初期,秦孝公即位后,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狄)遇之。”秦孝公深感耻辱,表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孝公迁都至咸阳,完成了其活动中心由陇右到关中腹地的重大转移。④战国晚期,由于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取代周室、吞灭群雄的战略意图越来越明显,秦国与关东六国逐渐形成紧张对抗的关系。六国人士深感岌岌可危,对秦国充满仇恨和畏惧。但是,秦人身上的“戎狄”标签,在战国晚期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在六国人士心目中不是异族入侵,而是强者对弱者的征服战争。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摘编自彭丰文《从边缘到中心:秦人认同华夏民族的心理历程及其历史意义》材料二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如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6之统一。”1月底,孙中山又在致蒙古王公电文中说:“汉蒙本属同种,人权原自天赋,自宜结合团体,共谋幸福……今全国同胞见及于此,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同年,他发表演说指出,辛亥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何则?”满族统治其他各族,“种族不平等,自然政治也不能平等,是以有革命。要之,异族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同族间政治不平等,其结果亦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今者五族一家,于平等地位……同心协力,共策国家之进行,使中国进于世界第一文明大国”。——摘编自陈其泰《20世纪初民族观的历史演变》(1)商鞅变法是秦发展中的大事。若将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补充到材料一表格中,应位于序号()和序号()之间,说明理由。(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人活动空间发展变化的特点。概述秦人融入华夏民族的历程及历史意义。(3)依据材料二概述孙中山的民族观,谈谈你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先秦时期华夏认同、商鞅变法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知识。第(1)问材料“孝公迁都至咸阳”和“战国晚期,由于秦国实力不断壮大”分别提供了商鞅变法的背景和结果,故“商鞅变法”应该补充在序号③④之间。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信息,从秦人迁移方向、活动范围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历程及历史意义,据材料一“秦国发动的兼并战争,在六国人士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