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湖南衡阳二模)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这表明()A.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削弱C.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解析:选C。据题干中明清之际到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由“出现”到“愈演愈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轻利重义思想在发生变化,故选C项;A项中“加速”一词不妥,因为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且“士商相混”现象只是在江南存在,排除A项;明清时期对地方控制加强,排除B项;明清时期,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2.(2020·湖北黄冈质检)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解析:选C。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贽的主张推动了人们从正统的儒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C项。3.(2020·广东百校联考)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2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由材料中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可知,他认为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故选C项。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中政府由君、臣构成,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黄宗羲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而非君臣关系,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弊端而非对百姓的教化,D项错误。4.黄宗羲认为要使民富必须“崇本抑末”。所谓“崇本”,即“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所谓“抑末”,即“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这说明他主张()A.格物致知,提倡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C.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D.儒礼民本,反对鬼神享乐解析:选D。“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即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即反对鬼神享乐,故选D项。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并主张“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该思想()A.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B.提倡良法并追求公平正义C.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D.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观解析:选B。材料中黄宗羲认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强调法治和公平,故选B项;市民阶层兴起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A项;当时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程朱理学,故排除C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没有“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观”,故排除D项。6.顾炎武认为:“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据此可知他主张()A.知行合一B.经世致用C.回归孔孟D.民贵君轻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强调回归圣人(孔孟)的儒学本源,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37.顾炎武认为,唯有合理地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才会有利于富国裕民,才能真正地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该思想()A.动摇了儒学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B.强调了尊重君权前提下的“分治”C.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发展了传统“民贵君轻”思想解析:选B。题干材料“合理地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体现了地方分治。根据材料“真正地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可知,其思想的目的是尊崇天子,故选B项。8.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解析:选A。题干中“人性的丰富……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和“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表达了王夫之的志愿:要总结批判传统儒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思路,明朝虽亡,但七尺男儿岂能屈服于清政府的压迫,反映了其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故选A项。9.王夫之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同时又主张“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这体现了()A.对宋明理学彻底批判B.开始质疑传统的统治秩序C.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D.代表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解析:选C。根据题干可知,王夫之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但同时也主张顺从传统儒家伦理等级秩序,体现了对儒家的批判与继承,故选C项。“对宋明理学彻底批判”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统治秩序的质疑,排除B项;等级秩序不符合市民阶级的政治诉求,排除D项。10.(2020·江苏四市二模)明末思想家颜元指责“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下列观点与其一致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4B.“心外无佛,即心是佛”C.“天下为主,君为客”D.“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解析:选D。颜元指责理学空谈义理,体现了其强调实学,故选D项;“存天理,灭人欲”体现理学思想,排除A项;“心外无佛,即心是佛”体现心学思想,排除B项;“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反对君主专制思想,与讲求实学无关,排除C项。11.(2020·广东江门调研)明朝中后期,在理学的重重束缚下,早期启蒙思想和市民文学兴起,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理》引进了西方科技,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说明了当时()A.出现社会转型的倾向B.传统文化得以革故鼎新C.程朱理学的根基遭到动摇D.早期启蒙思想传播非常广泛解析:选A。题干中“在理学的重重束缚下,早期启蒙思想和市民文学兴起,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理》引进了西方科技,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补充”,反映的是社会转型的倾向,故选A项。12.《清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山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江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从之。”这表明清政府()A.肯定了晚明思潮的进步性B.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C.放弃了“尊满抑汉”的国策D.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解析:选D。明清进步思想虽然有反传统、反专制的主张,但仍属于传统儒学范畴,故清政府允许其入祀孔庙是继承中华文明正统史观的体现,故选D项。明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故清政府肯定晚明思潮进步性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清朝时期文化专制色彩浓厚,与开明开放文化政策不符,排除B项;清政府允许晚明进步思想家从祀孔庙,不能体现其放弃了“尊满抑汉”国策,排除C项。13.儒家认为,“明于天人之分”,“不与天争职”,这样“仁民爱物”才可以实现“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后期儒家更是直接以“仁”来关心自然、贯通自然。这反映了儒家()A.具有神秘色彩B.注重伦理道德教育C.提倡民本主义D.主张和谐的世界观5解析:选D。根据材料“明于天人之分”“不与天争职”“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直接以‘仁’来关心自然、贯通自然”可知,当时的儒家已经具有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界观,故D项正确。14.对于清代学术刘师培曾指出:“盖汉学之词举世视为无用,舍闭关却扫外,其学仅足以授徒。若校勘金石,足以备公卿之役,而不足以备公卿之欢。……欲得帝王之尊,必先伪托宋学以自固。故治宋学者,上之可以备公卿,下之可以得崇衔。”其意在强调()A.清代学术氛围相对自由B.明清封建制度日益没落C.经世致用思想成为主流D.清代宋明理学仍居主流解析:选D。依据材料可知,对于清代学术刘师培曾指出,汉学举世视为无用,其学只能教授学生而无法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要想维护封建统治就必须依托宋明理学,所以从事宋明理学者可以治理国家,还可以获得殊荣,其意在强调清代宋明理学仍居主流,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5.(2020·江苏扬州调研)“新民本思想”是明清之际形成的一种政治理念和社会思潮,是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形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旧民本是时代呼唤君主集权政治的产物,新民本则是在时代试图解构君主专制制度之际应运而生的。所以旧民本中包含着浓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则包含着强烈的限君意识。如果说,“一盘散沙”式的小农社会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君主集权来实行国家权力的整合,那么,手工商业时代到来之际那只“看不见的手”便开始排斥君主专制制度。新民本思想家在罪君和限君的同时,却无法摆脱旧的传统思想的羁绊,最终选择了有限的君主制度,而未能顺利驶向近代民主的广阔海域。——冯天瑜、谢贵安《解构专制——明末清初“新民本”思想研究》材料二新民本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约束君主权力。他们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确立宰相与君主的同事关系,在行政上拥有与君主“同议可否”的权力。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治理国家的机构。学校参与治理天下的主要功能是对君主进行监督与制约。王夫之则提出将中央的权力一级级分解:“天子之令不行于郡,州牧刺史之令不行于县,郡守之令不行于民,此之谓一统。”——摘编自谢贵安《明清文化史探研》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旧民本”思想的主要主张。据材料一,6概括旧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差异。(2)据材料二,概括新民本思想家约束君主权力的主要措施。(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民本思想”。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与民本有关的主张。第二小问主要差异,根据材料一“所以旧民本中包含着浓厚的尊君思想,而新民本思想中则包含着强烈的限君意识”可知,旧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的内容主旨不同;根据材料一可知旧民本思想与新民本思想的产生背景不同。(2)根据材料二从宰相地位、学校的功能、地方权力等方面归纳。(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历史、多角度地评析“新民本思想”。答案:(1)思想主张:孔子“为政以德”,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主要差异:内容主旨不同,前者包含尊君(呼唤君主集权)思想;后者包含限君(解构君主专制)意识。产生背景不同,前者是小农社会;后者是手工商业时代。(2)主要措施:扩大宰相权力(提高宰相地位);使学校具有治理国家的功能;地方分权。(3)评析:新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革新,但没有摆脱传统思想的羁绊;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提出近代的民主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代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先声,但未对当时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约束君主权力,但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16.阅读表格,完成下列要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出以下主张: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春秋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战国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汉代董仲舒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代朱熹“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明末清初顾炎武“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人之大伦曰君臣,曰父子。臣事君,犹子事父也。”王夫之“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7“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论点,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角度对所拟论点进行论证。(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点,并能结合时代的信息对提取的论点进行说明,史论结合)解析:首先应该根据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儒家的道德观,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