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精练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3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湖北武汉调研)“宰”和“相”原是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再后来宰相失职,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这表明()A.宰相制度起源于西周B.中国古代家国一体C.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D.官僚政治不断发展解析:选D。宰相由封建贵族的家臣转变成政府的执政官,反映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逐渐摆脱了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特征,故D项正确。2.汉代的三公九卿设在宫外,这些官员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烦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皇帝便将处理机要事务的责任转移到内廷,逐渐形成中朝。据此可知,设置中朝有利于()A.制约丞相权力B.提高行政效率C.加强中央集权D.监察三公九卿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可知,建立中朝的原因是三公九卿“觐见皇帝的朝仪十分烦琐,向皇帝提供信息比较缓慢”,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故选B项。3.史载,唐太宗亲自翻阅当朝国史,认为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上实录》等,呈上太宗。此事主要反映了()A.君主参与的修史可信度更高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C.避讳君主始终是修史的原则D.朝廷注重提高史官地位解析:选B。唐太宗直接干预修史工作,说明经过修改的史书是符合君主想法的,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故B项正确。24.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得出三省分权造成一定程度隔阂和过分牵制,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根据材料“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得出三省长官合并办公有利于三省间的有效沟通和执行,避免互相扯皮,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5.(2020·山东济宁高三期末)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A.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B.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C.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D.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解析:选C。宋代冗官问题是由于统治者担心官员权力集中而威胁皇权,通过一职多官的方式来分化事权,加强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6.按照宋制,皇帝诏旨须经朝廷商议进呈,再由皇帝审阅批准,才能发付朝廷执行。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这反映了宋代()A.相权对皇权的制约B.中央官制的完善C.皇权与相权的对立D.君主权力的弱化解析:选A。“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与材料中“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相符,故A项正确。7.北宋时期“佐天子执兵政”的官员是()A.转运使B.参知政事C.三司使D.枢密使解析:选D。“转运使”在宋代主要负责地方财富向中央转移,故A项错误;“参知政3事”为副相,协助天子处理行政,故B项错误;“三司使”在宋代的职能为协助皇帝管理天下财政,故C项错误;“枢密使”分管“兵府”,“佐天子执兵政”,故D项正确。8.(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调研)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此规定()A.不利于充分发挥军队战斗力B.提高了官员的军事理论水平C.形成了军政和行政互相制衡D.扩大了宰相对军事的监督权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可知,这一现象,不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故A项正确。9.魏晋南北朝时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材料中三省制演变()A.从制度上消除了腐败的根源B.是人治与法治的紧密结合C.是权力分割与制约的产物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选C。“宰相事权,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协同行使。隋唐又进一步完善为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分工协作。宋元之际三省制消亡,仍沿袭群相旧例,设丞相、平章、参政、左、右丞等多名官员,会议处理朝廷机务”反映的是因为宰相权力的分割,从而产生相互制约的因素,故C项正确。10.《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这一情况说明当时()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解析:选B。据题干中“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4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可知,“孝廉”大多出身于名门大族,故选B项。11.实行科举制度,士人可以“怀牒自进”,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试的戴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以自由报考。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增强社会读书风气B.有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C.实现了选举对象的自主化D.加强了对特权阶层的打击解析:选C。根据材料“士人可以‘怀牒自进’……都可以自由报考”可知,科举制下选取的对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故C项正确。12.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解析:选B。皇权高度集中于皇帝,这一变化不会导致皇权扩展,故A项错误;这一变化将招生范围扩展至“庶民”,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进而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故B项正确;这一变化与地方官员权力大小无关,故C项错误;这一变化旨在扩大统治基础,吸收“庶民的俊异者”,并没有强调德行修养,故D项错误。13.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解析:选B。材料中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从势力上削弱国王,故A项错误;汉武帝设置刺史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以加强对国王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因而汉武帝设置刺史的目的不在于整肃地方吏治,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刺史考察封国国王的一条规定,不能说明监察制度趋于完善,故D项错误。14.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贵,敢于直言进谏;5宋代以后监察官多是进士出身,这一标准得到宋以后历代朝廷的一再强调。这说明监察官选任()A.逐渐趋于民主科学B.由注重门第到注重科举C.不再受到皇权干扰D.由侧重德行到侧重学识解析:选D。根据材料,宋以前注重监察官员的道德品行,而“宋代以后监察官多是进士出身”,更注重学识,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服务于专制皇权的,故A、C项错误;根据材料“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可知,宋以前更注重监察官员的道德品行,故B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5.(2020·山东德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材料二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解析:(1)根据材料一“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材料二“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可得出汉、唐均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根据材料一“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材料二“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可得出汉、唐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根据材料一“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材料二“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可得出汉唐都对前朝基本制度加以继承,并有所发展;根据材料一“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材料二“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6强化监察机构”可得出汉、唐都注重权力间制约,强化皇权。(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特点: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强化皇权。(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与施政错误;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答出其中三点即可)16.(2020·山东威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阐述: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7述,言之有理亦可)示例二论题: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阐述: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三论题: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阐述: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