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法02《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2019年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生态环境公报”),这是生态环境部自去年4月组建以来发布的的首份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该生态环境公报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1个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完成,重点介绍2018年大气、淡水、海洋、土地、自然生态、声、辐射、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基础设施与能源状况等9方面内容。材料一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对生态环境公报解读称,总体而言,2018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水平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与往年相比,2018年的生态环境公报关于大气排名的城市由原来的74个重点城市扩至169个;空气质量区域评价范围扩大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重点更加突出。增加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和11个沿海省份水质评价内容,层次更为分明。增加区域和道路交通噪声的夜间监测内容,评价更为全面。材料二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过程,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的过程。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保障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将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要负总责,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突出项目化、工程化、事项化推进。加强考核评价、督查评估和追责问责,确保工作落实。材料三今年是建国70周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以六五环境日为契机,面向社会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弘扬生态文化,展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成效,进一步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自觉践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美丽中国。材料四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执政党2使命所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经济生活角度【命题方向】以经济如何类题型考查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答题要素】以人为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规范解答】(1)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智力支持。(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政治生活角度【命题方向】以政治归因类题型考查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答题要素】政府的宗旨和原则+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政府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规范解答】(1)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的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是党的宗旨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政府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重要体现。3.文化生活角度【命题方向】以文化意义类题型考查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模拟设问】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答题要素】文化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3【规范解答】(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和人类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形成自觉行动。(2)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宣传教育,有助于形成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3)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民发展。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生活与哲学角度【命题方向】以哲学认识类题型考查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模拟设问】结合材料四,运用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知识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答题要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规范解答】(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积极实践新发展理念,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对生态环境公报解读称,总体而言,2018年全国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土壤环境风险有效管控,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核与辐射安全水平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据此回答1-2题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必须()①应坚持新发展理念②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应坚持可持续发展④应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4【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①②③符合题意。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坚持二者的统一,④观点错误,排除。个本题答案为A。2.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从哲学基本问题上看,这是因为()①存在决定思维②思维决定存在③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人民群众能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是因为生态环境质量在客观上已经积极变化,说明思维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①④符合题意。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与以往相比,2018年的生态环境公报关于大气排名的城市由原来的74个重点城市扩至169个;空气质量区域评价范围扩大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重点更加突出。增加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和11个沿海省份水质评价内容,层次更为分明。增加区域和道路交通噪声的夜间监测内容,评价更为全面。据此回答3-4题:3.与以往相比,大气排名重点城市增加,评价层次更为分明。这种认识体现的方法论要求是()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相符合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以往相比,大气排名重点城市增加,评价层次更为分明,表明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从变化的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③符合题意。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排除②。材料没有涉及规律问题,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4.上述材料表明()①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④抓住主流是解决矛盾的关键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答案】C5【解析】本题考查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空气质量区域评重点更加突出,更为全面,表明评价更为全面,②③符合题意。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排除①。材料没有涉及抓主流问题,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C。5.总体上看,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这种情况警示我们()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成效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要求我们居安思危、知难而进,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③④符合题意。①中“崇尚权威”观点错误,排除①。办事情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排除②。故本题答案为D。6.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人们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以下最符合绿色消费观念的是()A.倡导从众消费才是合理的消费B.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要鼓励适度消费,刺激消费D.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消费观。践行绿色消费观念,要求我们注重勤俭节约,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性消费,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从众消费、避免盲从、刺激消费,排除ABC。故本题答案为D。7.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强调()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具体标准B.价值判断与选择无所谓正确或错误C.在阶级社会中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D.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D符合题意。A中“没有具体标准”、B中“无所谓”均表述欠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阶级性,排除C。故本题答案为D。8.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企业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下列企业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是()①积极践行节能减排,实现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唯一目标②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6③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④依靠科技进步,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经营。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对于企业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唯一”表述欠妥,排除。企业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做到二者相统一,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9.近年来,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的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努力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加大减排行动,发展低碳减排的新兴产业,为共建人类美好家园而不懈努力。这表明()①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调控作用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财政分配的制度③运用财政机制缩小生态文明建设差距④加大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与财政作用。将应对气候变化努力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并投入巨额财政资金,要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发挥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