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共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理解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重点: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主要史实、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战胜利的意义难点:国共两党的关系及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有关理论,客观辩证评价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及作用,培养运用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认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论证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特点及影响,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运用教材文献资料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中流砥柱作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认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预习1.抗日战争按时间分为几个阶段?什么时间谁提出来的?有什么伟大意义?2.什么是正面战场?有哪些抗战史实?结果怎样?为什么?3.什么是敌后战场?有哪些抗战史实?结果怎样?为什么?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有何联系和区别?(异同、特点)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为什么?6.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是如何体现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的?7。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意义?8.《开罗宣言》发表的时间、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反攻阶段相持阶段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1937.7)(1938.10)(1945年8月)(1945.9.2)广州、武汉失守大反攻“两个战场、两条路线”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中国VS日本)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两个战场的关系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战场项目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共敌后战场领导阶级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阶级利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路线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中旬)(1)概况: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指挥官:国军冯玉祥蒋介石张发奎朱绍良陈诚松井石根(2)结果: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一、正面战场的抗战、划分十二个战区一战区-鲁北河北蒋介石二战区晋察冀阎锡山三战区京沪杭冯玉祥后蒋介石四战区闽粤何应钦五战区鲁南苏北李宗仁六战区津浦路北段冯玉祥七战区长江下游刘湘八战区陕甘宁蒋介石九战区陈诚十战区陕西蒋鼎文十一战区保定十二战区华北孙连仲傅作义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正面战场的抗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为民族工业的内迁争取了时间。谢晋元淞沪会战2.忻口会战(1937年9-11月初)卫立煌阎锡山板垣征四郎(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寇,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华北战场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油画《平型关大捷》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3.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李宗仁畑俊六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示意图李宗仁将军一、正面战场的抗战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4.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畑俊六蒋介石1938年6月开始,日军调集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双方在华中战场展开了较量,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失守,抗日战争逐渐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会战要图一、正面战场的抗战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7月平津沦陷1937年12月南京沦陷1937年11月上海沦陷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①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阴谋,使抗战成为持久战;②为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将、王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薛岳阿南惟几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在此次会战中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要图6.战时内迁(工业、高校)——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原因:方向:影响:日军侵略不断加深;保存抗战力量华北、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大后方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满足了前线的军需和后方的民用,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1.《论持久战》(1)背景:国民党内部分人存在“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中共党内部分人存在轻视游击战的倾向。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3)影响: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2)内容: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经历战略防御、对峙、反攻三个阶段,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2)根据地军民依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3)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抗日根据地示意图2.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①开展抗日宣传②领导工人怠工、罢工,破坏日军以战养战③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打击日本殖民秩序。3.中国共产党领导沦陷区人民进行抵抗4、百团大战(1)原因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百团大战时间地点指挥主要目标1940年下半年华北彭德怀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彭德怀(2)概况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重点拆毁正太路张净至桑掌段的铁路我军于晓雾中围攻敌井陉煤矿狮垴山战斗中的我军机枪阵地八路军攻克涞源东团堡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战役时间战斗次数毙伤俘日伪军数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3个半月1800多次4万多人2000多公里近3000个(3)战果(4)意义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5.打退国民党反共倾向的增长面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反共倾向,中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增长。(皖南事变)材料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一个支队9000余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余人伏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坚决回击,在苏北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当局破坏抗战的图谋。1月18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亲笔题词。①背景:(略)②过程:政治: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动员代表工人贫农,进步分子代表小资和非党左派,中间分子代表中等资、开明绅士)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民主选举。思想上:思想整风运动,全党范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6.巩固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延安整风运动军事上: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③意义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2.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1)背景: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中国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2)标志: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三、东方主战场1.中国全民族抗战3.中国远征军卫立煌、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戴安澜,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中国远征军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请求组织了一支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共十万余人,从1942年2月开始入缅作战,到次年3月,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新打通了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三、东方主战场4、《开罗会议》时间:1943年11月,参加国:中、美、英地点:埃及首都开罗内容: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必须归还中国。5.中国收回与英美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特权废除,又与十多个国家废除旧约“如果日本进军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英)“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罗斯福(美)斯大林(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了,你们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6.中国贡献1、中共七大背景:总结经验彻底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时间地点主要内容1945年4月陕西延安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②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