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氧解离曲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理学:氧解离曲线2002年第119题生理学C型题A.氨基甲酰血红蛋白B.碳酸氢根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题目解析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本题可参考《生理学》人卫8版教材P170。本题答案D、C考点讲解【2016年大纲生理学(五)呼吸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一、氧气的存在形式和运输1.O2的运输形式血液中所含的氧气仅1.5%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其余98.5%以化学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2.血红蛋白(Hb)与氧气结合的特征(1)快速而可逆Hb和氧气的结合、解离是快速且可逆的,其不需要酶的催化而仅受到PO2影响,当血液流经PO2高的肺部,Hb与氧气结合形成HbO2,当血液流经PO2低的组织,HbO2迅速解离释放O2。(2)是氧合而非氧化Fe2+与氧气结合后仍然是二价铁,所以不是氧化而只是氧合反应。(3)Hb与氧气结合的量1分子Hb可以结合4分子O2。①血红蛋白的氧含量指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②血红蛋白的氧容量指血红蛋白能结合的最大氧量。③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指血红蛋白的氧含量和氧容量的百分比,正常人动脉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97%。④发绀HbO2呈鲜红色而Hb呈紫蓝色。当血液中Hb含量达5g/100mL以上,皮肤黏膜呈暗红色,这种现象称发绀。发绀常代表缺氧,但也有例外,比如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红细胞增多,也可以出现发绀,但机体可以不缺氧。相反当严重贫血或CO中毒,机体缺氧但不出现发绀。(4)氧解离曲线呈S形这与Hb的变构效应有关,Hb有两种构型且可以相互转换:Hb为紧密型(T型),HbO2为疏松型(R型)。其中R型的Hb对O2的结合力是T型的500倍。当O2与Hb结合时,其分子型由T型逐渐转变为R型,对O2结合能力逐渐增加。反之当HbO2释放O2,其分子型由R型逐渐转变为T型,对O2结合能力逐渐下降。另外Hb4个亚单位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不论是结合或释放氧气,只要其中1个亚单位与氧气发生结合或释放,其它亚单位就更容易与氧气发生结合或释放,因此氧解离曲线呈S形。3.氧解离曲线(1)氧解离曲线的概念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反映不同PO2下O2与Hb的结合解离情况,曲线呈S型,可分三段:①上段特点相当于PO2在60~100mmHg之间的Hb氧饱和度,反映了Hb与O2结合的部分,曲线平坦,此刻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功能意义有利于在肺毛细血管内Hb与氧结合运输;在高原等氧分压低的情况,只要动脉血PO260mmHg,氧饱和度可90%,反映机体对血氧含量具有缓冲作用。②中段特点相当于PO2在40~60mmHg之间的Hb氧饱和度,反映了Hb释放O2的部分,曲线较为陡峭,此刻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较大。功能意义相当于机体安静状态的供氧情况。③下段特点相当于PO2在15~40mmHg之间的Hb氧饱和度,反映了Hb与O2进一步解离的部分,曲线最为陡峭,此刻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最大。功能意义反映机体血液供氧的储备能力。(2)氧解离曲线的影响因素①温度温度↑→曲线右移→解离容易→机体易利用氧气→耗氧↑→代谢↑②pHpH↓和CO2↑→曲线右移→解离容易→机体利用氧气↑→耗氧↑、且CO2潴留→呼吸加深加快(波尔效应,与Hb构型改变有关)。③2,3-DPG2,3-DPG↑→曲线右移→解离容易(机制:2,3-DPG与Hb形成盐键促使氧释放,且可造成PH↓)。④COCO中毒,CO与Hb亲和力远大于氧气,会阻碍Hb与氧气的结合和解离,使得曲线左移。二、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1.CO2的运输形式血液中所含的CO2中5%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88%以化学结合形成碳酸氢盐的形式运输,7%以化学结合形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HHbNHCOOH运输。(1)碳酸氢盐形式溶解的CO2与水生成H2CO3,H2CO3解离为HCO3-与H+。此反应快且可逆,需要碳酸酐酶的催化,反应方向取决于PO2,反应在组织正向,在肺逆向。(2)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形式CO2与Hb的氨基、H+相结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红蛋白和氧气。此反应快且可逆,不需要酶的催化,受氧合作用调节,反应在组织正向,在肺逆向。思考题发绀与缺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