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师说教案 部编版必修上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师说主题时文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前不久,教育部公开曝光四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这样的举措,映照着维护师德师风的坚定决心。“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广泛尊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眼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人以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年龄幼小、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常常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某一门课,进而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常常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相信自己“一定行”,从而主动学习甚至改变人生轨迹。反之,老师的一句恶言、一次打击,或者老师在某方面的不当行为,则可能给孩子带来深重而长远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对于教师而言,即便学术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如果师德师风不好,就不能算合格老师。因此,面对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广大教师应引以为鉴,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加强自我修养,自觉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同时这也启示有关部门,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都要突出以师德把关,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机制。“师者,人之模范也。”若要育人,先要律己。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合格的老师必须首先在道德上率先垂范。作为教师,如果身在课堂却心在商场或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出现偏差,如何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呢?去年年底,教育部印发三个“十项准则”,立足新时代,分别对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明确规定,明晰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现实中,一些地方和学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遇到好老师,是人一生的幸运。师德师风,事关孩子的成长,事关社会风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从严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把严格制度规定同健全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就能促进广大教师以身作则、立德垂范、为人师表,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2-国学经典原文: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译文: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还能管教好别人,是没有的事。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解读:从词语关系看,国和家的关系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一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国与家中,无论是国王还是家(族)长都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贯穿其中。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治国必先齐其家”。不过,进入现代社会,情况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方面,国已不允许实行家长制;另一方面,家已大大地民主化。不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已成为过去,就是孝、悌观念也日渐式微,丧失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基本条件。而且,“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的现象也不是“无之”,而是不难见到了。诗海拾贝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赏析】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值得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三、四两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及,穿树飞花作春色。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现出春色时幻想出一片春色,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文学常识一、作者档案【简历】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宏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作品】《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孟东野序》《山石》《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等【评价】“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苏轼赞赏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3-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二、背景链接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至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上层士族子弟无论德、行、学问如何,均能为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而且鄙视从师。这种风气到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有增无减,渐趋恶劣。韩愈当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他对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深恶痛绝,因此写下了《师说》这篇著名的文章。三、作者逸事叩齿庵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韩愈想这绝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长牙。韩愈回到衙里,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一个和尚送来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对长牙,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识渊博的人。韩愈自愧以貌取人,忙向他赔礼道歉。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四、文化常识1.说“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目的都是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篇幅一般不长。韩愈的《师说》就属这一文体。2.古代官职【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其后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4-【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能都不同。【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下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文书。【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太尉】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后逐渐成为虚衔或加官。明朝废除。【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六部(吏、户、礼、-5-兵、刑、工)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侍郎。【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一、认读字音(1)句读.(dòu)(2)乐.师(yuè)(3)近谀.(yú)(4)郯.子(tán)(5)苌.弘(cháng)(6)老聃.(dān)(7)经传.(zhuàn)二、积累名句(一)课内名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二)相关名句1.务学不如务求师。(扬雄)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6-一、诵读第1段,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梳理基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3)吾从而师...之________________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意思是“把……看成粪土”。(4)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明确](1)学者:古今异义词,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受”通“授”,传授。(3)从而:古今异义词,从,跟从;而,连词,表顺承。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4)师:名词用作动词,学习。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译文:(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7-译文:(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

1 / 2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