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型女劳教人员违法原因分析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传销型女劳教人员违法原因分析及女劳教人员传销违法原因分析及本文简介;传销型女劳教人员违法原因分析及矫治对策研究江西省女劳教所?罗凤香?石琼英?平德馨传销劳教人员是指参与非法传销活动并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在这里主要指被送达劳教场所执行劳教期限,并按照违法行为方式分为传销型的劳教人员。随着《禁止传销条例》的颁布,国家对传销活动打击力度加大,传销型女劳教人员成为劳教场所新传销型女劳教人员违法原因分析及本文内容:传销型女劳教人员违法原因分析及矫治对策研究江西省女劳教所?罗凤香?石琼英?平德馨传销劳教人员是指参与非法传销活动并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在这里主要指被送达劳教场所执行劳教期限,并按照违法行为方式分为传销型的劳教人员。随着《禁止传销条例》的颁布,国家对传销活动打击力度加大,传销型女劳教人员成为劳教场所新型的收容矫治对象,呈现由无到有,人数也逐渐递增的趋势。面对传销这一非法行为劳教人员数量增加、比例上升的现象,如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类型劳教人员的情况分析思考,探讨与研究有效的针对性教育矫治方法,将又面临新的研究课题,下面结合我所收容的女传销型劳教人员情况浅析原因和对策。一、对传销型女劳教人员的调查本文调查样本来源于我所收容的传销型女劳教人员。传销型女劳教人员调查分析表?????基?本?情?况?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区域分布文化程度?平均年龄30-32岁30岁以下好一般差城镇农村偏远农村高中以上?初中、小学文盲?人员比例(%)25岁35.864.2081.818.24.644.540.921.678.40??职业状况个人特长爱好违法犯罪史?在岗农民无业爱好看书、刺绣等爱好文艺无特长爱好犯罪劳教其他?人员比例(%)27.213.759.150.312.337.4000????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加入前对传销的认识加入后对传销的认识??????加?入?主?客?观?原?因?和?心?理?特?点认为可以赚钱求财心切个人崇拜和信仰迷失及其它被人唆使、利诱?不识传销或盲目从众自愿和好奇知道违法不知道违法不了解?不认为是违法可以赚钱不了解????人员比例(%)48.325.826.157.635.39.6712.935.451.75016.633.4??加入前的心理状况加入后内心状况劳教之后的心理状况劳教之后对传销的认识半信半疑以为是直销担心恐惧及其它半信半疑担心恐惧大胆自信感到不光彩认为太无知应增强阅历知道违法不知道违法固执拒教?人员比例(%)80.3415.764.45.628.891.64.164.2489.95.54.6??二、传销型女劳教人员违法原因分析传销型女劳教人员文化程度较高,年纪较轻,来自的地域广泛,大多无犯罪前科,既是受骗者又是骗人者。其违法原因十分复杂,根据调查分析,归纳起来,其罪错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成就需求急躁型。从调查情况可知,传销型女劳教人员平均年龄仅25岁,并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她们的思想相对活跃,尤其是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媒体等,被他人高品质的生活和外面精彩的世界所吸引,往往不甘于平淡,不囿于现状,对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过高的成就需求,加之竞争意识、紧迫感较为急躁,在急功近利思想的发酵下,试图通过短期内的努力和作为成就自己的梦想、获取自己的需求,急于想通过一个好的平台实现自己的转变,但缘于身居农村、经济条件平平又无稳定职业,缺乏成就需求的平台,极易与传销一夜暴富、短期成就事业的经典假象一拍即合,无意辨别传销致富的真假性及其违法性,主动寻求加入或被迷惑、唆使、引诱发展为传销人员。(二)价值取向偏离型。调查中,一些劳教人员在加入传销前虽不知参与传销活动属违法行为,却也深感不是光彩之事,故向家人谎称自己在外打工。但又被市场经济钱字当头,金钱决定一切的意念所俘虏,认为只要赚到钱,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自己从事工作的高尚卑劣与否无所谓,一心幻想赚到钱后衣锦还乡,为家人撑脸争光,从而求财心切,自觉自愿地干起了传销,以至于置亲情、友情之不顾,昧着良心把家中的亲朋好友欺骗、诱惑发展为传销人员。(三)心理防御弱化型。调查数据显示,传销型女劳教人员均为“一进宫”人员,她们之前都未有任何法律法规处理记录及其他不良记录,很多人之所以卷入从事传销的行当,大多因为自己的朋友或亲属在从事着这项“工作”。出于对朋友或亲属的信任,爱屋及乌的简单思想让自己头脑也跟着热血沸腾,容易被他人说服,对传销致富抱着极大期望,尤其是在非法传销组织强烈的“洗脑”攻势下,已经失去理性,“一夜暴富”的思想观念深刻而顽固,对“传销是合法的直销手段”一说深信不疑,深陷传销泥淖而不知回返。(四)社会认知错位型。也有部分劳教人员在加入传销组织前明知是违法行为而有意为之。由于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制度还不健全,不乏有一些人利用这些漏洞打起了经济的擦边球,她们把这种社会个别的消极因素扩大化,认为现在的社会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抱着侥幸心理加入传销组织后,一再坚持成功的梦想,热烈追逐此种实现经济地位的方式,活跃在传销的舞台,以期在传销上一展身手,待赚钱后再收手。三、加强传销型女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的对策传销型女劳教人员由于年纪偏小,社会经验缺乏,但又有一夜暴富的梦想,她们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天上掉馅饼”的一切幻想中,不愿意通过踏实的劳动一步步积累财富来改变生活状态。从客观上讲,很多传销型女劳教人员对社会认知以及知觉是错误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图式的错误”。这种图式错误会在潜意识中影响人对社会世界做出的判断,即使当图式被证明是错误之后,依然具有持久性。因此,我们必须教育引导传销型劳教人员充分认清罪错,然后努力改变其错误认知,打破其原有的错误图式,引导其形成一种积极的、合理的图式,并且将这种关于自我和社会世界的正确观念保持下去,这对于她们改过自新将起到重要作用。(一)?加强针对性教育,强化其认清罪错对所犯罪错的充分认识是劳教人员自觉接受教育矫治的重要基础,尤其是传销型女劳教人员则更为凸显,大多传销型女劳教人员因为被传销组织培训“洗脑”,精神控制较深,内心对自身的罪错认识肤浅甚至誓不认错,必须对其加强传销违法性、欺骗性、危害性的反洗脑教育,使其充分认识传销的真实面目,增强自我矫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育矫治成效。一是深入分析传销的违法性,深化其对传销违法性的认识。按照“收容一个,管好—个,转化—个”的目标,从维护场所稳定出发,管理上打破常规,实行分类管理。根据非法传销劳教人员的结构统计分析,年龄普遍偏小,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自身的心理行为习惯不稳定等特点。在教育矫治工作中,首先组织传销劳教人员学习《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禁止传销条例》等相关法规,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法律常识教育,强化其法制观念,使其明白非法传销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处罚。适时播放一些典型案件,深刻揭露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危害性、欺骗性。同时,充分利用所内小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使劳教人员知道国家禁止一切形式的传销,传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劳教人员对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性的认识。其次规范其遵规守纪、习艺劳动、“三课教育”、生活卫生等方面的行为,通过进行严格的入所队列、内务训练,学习劳教人员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三十条等,打破其自己没偷没抢,同别的劳教人员不一样的心理上的优越感,使他们戒之以规、导之以行,端正劳教人员身份,形成严肃矫治的心态。二是深入分析传销的危害性,深化其对传销危害性的认识。结合劳教人员的自身经历和感受,让劳教人员认识到传销它不但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严重危害到社会稳定,对商业诚信体系和社会伦理首先体系也造成了巨大破坏。认识到传销的危害突出表现在:(1)传销不仅违反了国务院禁止传销的规定,还违犯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传销组织以高额回报为诱饵,组织发展人际网络,骗取入门费,聚敛财产,严重的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传销活动往往伴随着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非法集资、非法买卖外汇等大量违法行为,不仅违反国家禁止传销和变相传销的规定,还违反了税收、消费者保护、市场秩序管理、金融、外汇管理等多个法律规定。(2)传销侵害的多是弱势群体。被骗参加传销的人员中,大多是农民、下岗职工、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还出现在校学生、少数民族群众等被骗参与传销的情况,绝大多数参加者被骗后血本无归,有的甚至生活无着。(3)传销容易引发治安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一些人被骗后走上了偷盗、抢劫、械斗、卖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加上一些黑势力犯罪团伙等参与其中,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4)传销对社会伦理道德造成冲击。传销引发的夫妻反目,父子相向,甚至家破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在给传销参与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给其家庭也造成巨大伤害,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传销组织者、策划者对参加人员实施精神控制。传销通过对参加人员培训“洗脑”,宣扬所谓的迅速发财致富等传销理论,使人沉溺于“发财梦”中不能自拔,诱使参加者不择手段大肆从事欺诈活动。通过对传销危害的剖析,使劳教人员认清传销的真实面目,从内心真诚悔悟,走出迷惑。并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传销类劳教人员以身说法,进行反传销宣传。三是深刻剖析传销的欺骗性,深化其认识传销本质。民警找传销类型的劳教人员了解其加入传销组织的过程和内心想法,把握劳教人员思想症结的切入点,对各类传销型教育矫治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揭露传销骗人的真实面目:即传销是人员发展上线、下线、金字塔式,限制人权与自由的非法模式。传销是金融活动,是诈骗。传销实际上也从以往的商业行为转变为金融活动,以诈骗钱财为目的。传销类型劳教人员徐某转化后,在体会中写到:“回想那段岁月,当自己加入传销组织后也后悔过很多次,但抱着侥幸的心理,梦想着自己会成功,就一再坚持,直到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才彻底醒悟,一切都是一种欺骗,从骗别人到骗自己,一个个恶性循环,让亲人分离,**破裂,父母之间都变成埋怨,到最后水中花镜中月一切成空。”(二)注重反复教育,强化其改变错误认知根据非法传销劳教人员的结构统计分析,年龄普遍偏小,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自身的心理行为习惯不稳定,同时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然而他们大多属于农村籍,急于想要赚到更多的钱,受骗进入非法传销组织充当了传销的角色。在教育矫治过程中,要反复揭穿非法传销的虚假本质,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和市场营销理念教育,通过连续性的反复强化教育,取得较好的教育矫治效果。一是强化“三观”教育,树立理性价值观。针对非法传销劳教人员个性心理特征,调整教育矫治内容,以人生观教育内容为主,教育矫治重点内容选在非理性价值观干预方面,教育矫治非法传销型女劳教人员明确价值观方向,帮助非法传销劳教人员自己调整好心态,引导她们通过在劳教场所实际学习生活和习艺劳动去认真体验,明确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的价值取向,逐步转变态度,转变不再幻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等非理性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建立心理矫治工作机制,促进自我矫正。针对传销型劳教人员的思想实际情况,要注重晓之以理,一方面剖析其沉湎于传销的心理原因,另一方面进行心理测验,提高其对传销的免疫力。通过探索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宣泄等手段,培养传销型劳教人员的守法心理品质,加入到反传销志愿联盟,防止传销思想在劳教所这个人员密聚地内泛滥,同时更好地营造自我反传销的良好氛围。在工作中我们摸索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自我矫正:(1)心理亮相法。在实际工作中让传销型劳教人员积极参加传销情景剧的排练和表演,全景式重现当初自已是怎样加入传销,如何受骗上当,并欺骗他人的经历,最终梦想落空。以情景剧的形式真实反映传销型女劳教人员的心路历程,深入刻化传销的欺骗性、危害性,加深对传销危害性的认识。(2)心理换位法。通过换位思考产生悔恨心理、羞耻心理、赎罪心理,驱动改恶从善的实际行动、赎回自己的罪错,达到悔过自新的目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