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导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古代诗歌本单元六篇课文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古代诗歌”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古代诗歌阅读经验,培养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针对这六篇课文,我们需要反复吟诵,仔细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从而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经》两首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它穿越中国西周到春秋长达500年的岁月风尘,在历史的长河中缓缓流淌,三百故事,三百心情。在风起处高唱与低吟,在古老的农事中相应与相和,“大雅”与“小雅”前呼后应,“国风”与“三颂”此起彼伏。淘过时光的细沙,涤尽尘埃,穿过蒹葭,袅袅娜娜地走来。《离骚(节选)》在中国诗歌的汤汤大河上,有一位峨冠博带的诗人,伫立在这河流的源头,他以其炽热的爱国之情和特殊的表现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诗人。这位诗人叫屈原,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诗人高洁人格和政治理想的真实写照。《孔雀东南飞(并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屠洪刚声情并茂的一曲高歌,增强了1800年前一场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对今人的震撼,也让我们了解了乐府诗歌的迷人魅力。《汉魏晋诗三首》清风之下,明月之中,你坐在秋虫唧唧的旷野,会不由得遥望灿烂的星空。看!在那里,就在那里,是牛郎与织女相隔的银河。蓦然回首,银月满地,听,是谁在对酒当歌?一腔建功立业的壮志,一片对贤才的渴慕之心,都寄托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的吟唱中。檐后种榆柳,堂前栽桃李,把酒望南山,菊花开满园。一代诗宗陶渊明毅然归隐田园,留下了多少感人的诗篇!《汉乐府两首》-2-“笃,笃,笃”的木铎声由远而近,采诗官一路的行程变成了蜿蜒的诗行。村妇蚕姑的低吟装满了他们的背篓,渔父樵夫的狂歌充塞了他们的诗囊。就这样,100多卷的汉乐府从汉朝的原野上编织起来,丝丝缕缕,网罗了《上邪》的爱情,也牵系着《饮马长城窟行》的愁思。《南朝诗两首》汉魏诗歌的余绪在宋、齐、梁、陈四代得到传承并创新,一批热爱山水也关注自身命运的诗人把这种可歌可咏的短章,雕刻成神品,繁衍出唐诗宋词的种子。南朝这半壁江山却支撑着诗歌的整个天空,矮纸斜行中,闪烁着山水的神韵,彰显着个性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