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衡传课题:《张衡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常用文言词汇,会翻译。2.能力目标独立探究,读懂文意,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3.德育目标体会和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科学精神。重点:疏通文意,能流利诵读并翻译全文。难点:掌握常用文言词汇的用法和意义。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一.引入新课:作为中国人,我们为自己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感到骄傲,这是民族自尊心的表现:作为中国南阳人,我们是不是也有值得骄傲于中国乃至世界的东西?请大家说说:南阳为世界文化贡献了什么?同学自由发言。老师总结补充:南阳三绝一玉雕、烙画、丝毯。南阳四宝一玉雕、黄牛、烙画、乍蚕丝绸。谋圣姜子牙、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商圣范蠡、医圣张仲景。除此之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百里奚(南阳)、姚雪垠(邓县)、冯友兰(唐河)、彭雪枫(镇平)、范晔(渐川)等,还有与南阳关系深刻的历史名人,如张骞(博望侯)、刘秀(起家于南阳),二月河(南阳作协主席)。在深邃的历史夜空中,这些人物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给了我们很多遐想和启迪。尤其是今天我们要走近的两个南阳人——张衡和范晔,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又能从他们身上读出什么?请几个同学分段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请一个同学指出或在黑板上写出易读错字词,全体同学正音,强化记忆,力争诵读无误。二.设疑自探:学生展示自己在早读预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整理。1、看作者,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看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读山什么?3.通读课文之后,在文言知识方面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或分组展示问题,老师预设问题:①范晔是什么人,有什么贡献?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人(今河南淅川东)人,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自幼好学,博通经史,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先后担任过尚书吏部郎、宣城太守等职,因参与拥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的政变活动,事泄被杀。范晔在任宣城太守期间很不得志,便专心从史,他根据前人专属的几十种有关后补充修改2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既具史家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与司马迁《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并称为“四史”。范哗著作中最熟为人知的名句: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b.有志者事竟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晏传》c.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d.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e.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②张衡是什么人,有哪些贡献?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愁诗》等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巨大,是古代杰幽的科学家。他设计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的地震仪要早一千七百多年。他两度任太史令,是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的代表。③从题目看,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这类文章的一般写法是什么?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正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事迹,义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应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物,叙述他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人物必须活跃,生动可感,所以,其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生动形象的文学色彩。④难点重点字词句:属文五经六艺举孝廉不行辟讽谏逾侈傅会奇才雅闻公车特征再迁研核合契未之有也无征目之豪右下车以上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问思考,自己独立探究解决。三.解疑合探:针对文言知识和课文翻译的自探结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探。按要求展示、评价。对于文言句段,分段让学生翻译,不能准确翻译的板书在黑板上作为自探内容。四.质疑再探:文字障碍疏通之后,老师引导学生站在一个稍高的背景重新审视课文,能不能提出更有深度或概括性的问题,如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老师预设:本文出现了哪些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的词?举:推荐。行:去应荐。辟:征召,召来授官。就:就职,任职。召:召请来授官。应:应职,接受官职。拜:任命,授给官职。迁(转、徙):调动官职。出:离京到外地任职。下车:官吏初到任。视事:官员到职上作。陈:拜官,除旧职任新职。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五.拓展运用:1、请学生以出题的形式针对本课的文言知识板块的学习进行检查。2、3小组互相交换、检查、纠正自己设计的问题。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