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乐清市委组织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章情绪发展什么是情绪•成分–行为倾向性–生理变化–主观体验–认知•为什么我们会有情绪?–生存和行为调节–内在状态的副效应–交流(内部状态的表达)核心问题•情绪表达是否随年龄而发展?•我们对情绪的理解是如何发展的?•情绪表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概括地说随着发展:–情绪分化–复杂社会性情绪出现–对更复杂事件的情绪反应–用多种方式处理一个情景的能力Darwinandothershaveclaimedthattheseemotionsarediscreteandinnate情绪发展的理论•学习理论–无条件刺激引起情绪反应•害怕、愤怒和爱–经典条件反射•中性刺激变成条件刺激•如,母亲成为满足儿童的次级强化物(食物是初级强化物)–操作条件反射•婴儿微笑引发成人的热烈反应:笑、拥抱、说话,强化了婴儿的愉快反应–观察学习•通过观看他人对情境刺激的反应从而使自身获得相应的知识、行为或情绪反应的过程•小孩看到别的孩子害怕动物自己也害怕,看到别人喜欢自己也喜欢;或者看到别人喜欢动物而消除自己的恐惧。•观察学习促使儿童模仿他人的正面经验、避免反面经验。•儿童的情绪和其他认知和行为的发展一样,常常通过学习、模仿和强化获得,并不断得到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Freud非常强调婴儿和父母的关系,并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生理需求的满足–新精神分析•早期的母婴关系,富有感情、始终如一、可信赖和柔和的方式照料儿童的心理后果,而不是喂食和大小便的生物学功能–斯皮兹:情绪在自我发展和超我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情绪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行为和调节情绪本身。•精神分析学家强调早期情绪,特别重视母-婴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质量问题。•认知理论–情绪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是认知发展和新知识掌握的结果,真正的情绪依赖于认知的成熟。–婴儿能够体验到感觉的变化,但通常只表现为一般的兴奋状态。随着认知能力的增长,儿童特定的情绪状态出现。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机制是照顾者对儿童情绪的称呼-情绪词汇。–剀根•影响儿童情绪的不是客观的感觉输入,而是个人的解释。–斯拉夫•情境关系,认知评价和比较•陌生人的恐惧•生态学理论–情绪交流的作用和生物成熟及学习对情绪发展的作用–关键期–情绪交流-外部表情是其内在状态的表现–依恋–社会交往和生物成熟•更注重生物适应价值,与认知理论比较,它更集中于情绪的后果和适应作用,而不是产生的原因。•和动物相比,用印刻和关键期来解释人类行为。积极情绪•早期的微笑是反射性反应•社会性微笑出现在第3个月–由人面孔引起–7个月的时候开始指向熟悉的人–引起更多的互动•大笑–3个月=玩的时候–12个月时对意想不到的事件的反应–2岁的时候开始试图逗别人笑消极情绪•新生儿的反应饿,疼,过度刺激•论断:不分化•愤怒和伤心2个月的时候从疼痛中分化–面部表情和情境相匹配消极情绪•随着儿童的成熟,对很多情境有愤怒表示•恐惧–出现在儿童开始活动的时候–6个月到2=害怕陌生人–7–12个月=害怕新的玩具,噪音,突然移动–8–15个月=分离焦虑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Emotions•表明自我意识和对成人反应意识的情绪•帮助儿童获得社会价值•尴尬:15–24个月当儿童是注意中心时•骄傲:3岁儿童当完成一个挑战时•负疚和丢脸(GuiltandShame)•负疚包含对他人同情,丢脸不包括•这些情绪的发展和家长的实践有关•谈论结果=guilt•羞辱儿童的活动=shame儿童情绪的发展包括:–识别他人情绪–理解情绪原因–理解真的和假的情绪–理解同时的和冲突的情绪LabelingEmotions•3岁时,儿童能够标志出(说出)玩具狗脸上的情绪–尤其是高兴•4-7岁的儿童能够区分脸部表情上的不同情绪-愤怒,恐惧,伤心•在自然语言中开始出现正确使用的情绪词汇•能够区分自己和别人情绪反应是否合适理解情绪原因知道情绪的原因,对于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和动机,并调节行为是重要的故事•2岁–学前=鉴别高兴的情境•4岁=鉴别消极的情境•7岁=知道骄傲,丢脸,内疚,嫉妒谈话•2+岁=谈论情绪•4岁=解释消极情绪过去事件•3岁儿童开始认识到过去的事情也能引起情绪情绪的发展(一)早期的情绪表达Izard把婴儿针对某些事件的反应拍摄下来,如,手里握着冰块玩具被拿走看到母亲在离开后重返分析脸部肌肉运动(如眉毛抬气、鼻子皱缩)让评判者判断婴儿的脸部透漏怎样的情绪发现:婴儿针对不同的经验表达不一样的情绪,成人并不难解读他们要表达的情绪。Izard认为情绪的某些脸部表情在生命的前两年以可以预测的顺序出现:•在出生之时,婴儿显现了兴趣(专心地凝视物体)•针对疼痛的苦恼反应•厌恶(针对腐败的味道和气味)•满意的表情•3、4个月的时候出现愤怒的表情-也是婴儿对自己的四肢获得足够的控制而能推开不愉快刺激的时候•哀伤也出现在这个时候•恐惧出现在5-7个月大的时候这些原始情绪似乎是生物上拟定好的,因为它们在大约相同年龄在所有正常婴儿身上出现,并在所有文化中以相似的方式被展现和解读次级情绪涉及到自我意识或自我评价-包括害羞、困窘、骄傲、内疚等。这些情绪在生命的第二年或第三年才出现。Lewis:只有在红鼻子测验中能够从镜子中辨认自己的婴儿,当他们受到过度赞扬或被要求在陌生人面前炫耀自己时,他们才会明显地困窘起来。在大约三岁时,当他们有能力评价自己的表现“好,坏”时,当他们在困难作业上获得成功时,开始显现骄傲的迹象(微笑、喝彩、叫喊“我做到了”)。虽然最早的情绪表达似乎是生物上拟订好的,但社会文化的环境很快就开始发挥影响力。•在我们的文化中,婴儿最初学到的课程是正面的情绪-如愉快与兴趣-要比负面情绪更受欢迎。–观察显示:年幼婴儿展现广泛的正面和负面情绪,以每7秒钟一次转换他们的表情。1)母亲则限定自己的情绪表现,主要只针对兴趣,惊奇,愉快等情绪,自身做了正面情绪的楷模。2)母亲有选择性地应对她们婴儿的表情:母亲主要感应兴趣和惊奇等表情,不对负面情绪作反应。•他们学习怎样的情绪表达在文化中是被社会所接受的。•他们更具体学习到在不同文化中有很大差异的东西–比如,在美国父母喜欢逗婴儿,直到婴儿到达快乐的高峰。但肯亚的古西族母亲很少从事这样面对面的游戏,反而让婴儿尽可能保持安静和满足。因此,美国儿童学习到强烈情绪是被允许的,只要是正面的,但古西族婴儿学到的是克制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的情绪。•婴儿也从父母和其他人身上学到怎样的情绪在特定情境中是适当的。–这种情形可能透过社会参照这种重要方式发生–社会参照是指婴儿在不明确的情景中察看他人的情绪反应,然后利用这个信息来调节自己的感受和行为的历程。–婴儿从事社会参照的能力大约在8-10个月大的时候显现。•研究者(1988)诱导母亲,当有人拿一个机器人玩具给她们婴儿时,她们或者作出正面反应,或者作出恐惧反应,同时伴随着语言。发现10-13个月大的婴儿常常察看母亲的脸孔以寻求线索,也较为重视那些线索;他们较常伸手触摸美妙玩具,较少触摸可怕玩具。•因此,在许多日常情境中,婴儿可能经由研究他们养育者的情绪反应学到自己应该如何解读及应对身边的人们、事件和物件。(二)认识情绪和如何控制情绪•学前和小学,儿童确实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获得大量关于如何解读情绪的知识,并开始能够控制他们的表情行为。一旦他们能够说话,他们会跟家人谈论自己和他人所体验的某些感受,并经常谈论情绪的起因。–2岁的时候,儿童知道怎样的脸孔输入快乐和哀伤,也知道怎样的脸孔适合于怎样的情境。•研究发现,2岁儿童有70%能够挑选出快乐的脸孔是适合于生日宴会的。•那些在需要解读他人情绪的测验上表现良好的儿童,往往在家里有较多机会与家人讨论情绪。•幼儿在情绪方面仍有很多需要学习–大约8岁,儿童才认识到许多情境将会从不同人们身上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8-9岁儿童才开始理解,个人可能在同一个时间体验到互有冲突的情绪(兴奋和恐惧)–更擅长整合脸部线索和情境线索,以决定某个人可能在感受什么情绪•从2岁开始,儿童也开始有意识及审慎地利用情绪表情作为沟通的信号–小孩跌倒了一直忍着不哭,看到妈妈出现,才开始大哭起来。–虽然婴儿脸上的表情经常是他们内在情绪状态的真实反映,学前儿童却已能控制或调节他们的情绪表情。有的时候内在状态和外在表情不像在婴儿期那么密切吻合。但比起年长的儿童,学前儿童在伪装他们的真实感受上显得笨拙多了。•进入小学,儿童才真正掌握情绪欺骗的艺术-儿童逐渐学到一套情绪的展现规则,也就是某些文化规范,具体说明在怎样的情况下应该表达怎样的情绪,或不应该表现怎样的情绪。---随着儿童学得展现规则,他们内在所体验的东西与他们对外界所表达的东西之间的差距扩大了。–一项研究(Saarni,1984,1990):7,9,11岁•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表现规则-与内在感受不同.随着他们学到自己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感受,以及他们应该如何依据文化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情绪的社会化。•情绪变化的原因随着儿童发展而变化–当儿童更好地理解他人动机,引起情绪的原因也变化了•在学前和学龄早期,儿童变得不那么紧张,也更少消极情绪•青少年时期紧张性提高了•青少年比儿童期有更多的抑郁青少年期:•愉快情绪比不愉快情绪出现的次数多,强度大。烦恼增殖期•在情绪体验方面,情绪爆发的频率降低,心境的延续时间加长,情绪的控制能力提高,所以,情绪体验的时限延长、稳定度提高。•情绪体验的内容更加丰富•情绪表现上的两大特点:内隐文饰性;两极波动性•生理的迅速发展,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三)成人生活中的情绪•老人继续体验丰富的情绪,体验强烈的情绪情绪调节•定义:发起,抑制,或者调节情绪,以实现某个目标•成分:–内部情绪状态(主观的)–与情绪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心跳)–与情绪相关的认知(如,对情境的解释)–与情绪相关的行为(如,面部表情)•开始时,成人通过限制刺激,安慰,或者转移注意力来调节儿童的情绪6-12个月调节消极情绪•转移注意力•从令他烦心的事情那里走开•参与另外一个活动儿童期的自我调节•发展认知策略,去控制消极情绪(“转移”“正面思考”)•学习选择适当的策略•情绪调节的成功发展与社会能力有关父母在儿童情绪发展中的作用•和父母关系的质量在儿童情绪发展中很重要•父母通过以下途径社会化儿童的情绪发展:–他们对孩子和其他人的情绪表情–他们对孩子情绪表情的反应–他们和孩子谈论情绪和情绪调节父母的情绪表达和儿童的特质•积极的情绪表达和下面因素有关:–社会能力–低攻击性–好的调节能力&高自尊.•消极的情绪表达和以下因素有关:–消极–行为问题–社会和行为问题•影响是双向的.困难儿童引发成人的消极情绪父母的反应和讨论•父母对消极情绪的反应影响儿童如何继续表现他们的情绪•在美国:–那些帮助识别和调节情绪的反应与儿童的社会能力有关–相反的,批评和不重视的反应•父母实践的文化差异导致儿童情绪表达上的差异.–美国家庭通常认为不表现情绪是危险的–很多文化认为表现强烈的负性情绪是社会性发展不良的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