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背景资料1.朱自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荷塘月色》的?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这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义思想影响下,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那里走》)。(——陈孝全、刘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赏》第12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文章开头一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怎样的“不宁静”呢?他在《一封信》(九月二十七日)里写过这样的话: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象“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象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理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读了上面的话,就比较清楚地看得出作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在前一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作者怀着愤怒的心情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悼念“三•一八”死难的清华学生)。写文章的这一年,上海发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出现了白色恐怖的情景。以上种种,不都是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背景吗?可见《荷塘月色》写景抒情,并不是悠闲者的自我消遣。细读文章,“我”于夜深人静时出游荷塘,对待象征圣洁、光明的荷花、明月,赏心悦目,抒发个人谈谈的喜悦,借以消除“不宁静”的心情,也就是内心的矛盾、苦闷,表现了那一历史时期里部分知识分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磊落的情怀。(——罗定五《朱自清的早期散文荷塘月色》)2.人们对这篇文章的评论如何?这篇作品写的是在一个静谧夜,作者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到北京清华园古井堂附近散步时,所见荷塘月色的景象和当时的心情。(——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第2页,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他在文章中用“静”——小路的“静”、踽踽独行的“静”、荷塘的“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心里颇不宁静”,静到了“路上阴森森的”,月光“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则内心可怕的孤寂可见,而自己曾经向往的革命如同现在“惦着’的江南采莲的盛景一般,去而不复了。理想的破灭使《荷塘月色》的山光水色笼罩着一层谈淡的哀愁,再也见不到《绿》中那种柔美、明快的感情,生机勃发的精神了。(——皇甫修文《形象•意境•别趣——散文构思诗意美浅探》《文艺论丛》第16集第18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版。)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的“独处妙处”的境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陈孝全、刘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赏》第12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朱自清不像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拆开来看”,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部分是月色下的荷塘,一个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于把完整的荷搪月色这一景象巧妙分解开来-2-作两次描写,就得以把这景象描写得很细腻。当然,这种描写,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搪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主景和背景互相调一下位置罢了。(——杨昌江《工笔画》《朱自清的散文艺术》第2页,北京出版社1983牢版。)《荷塘月色》则以“一路行去”为行文线索,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使各层情景得到步步深化,使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加上一首一尾,自然呼应都显示出结构布局上严谨精美,为细致的描写和简练的表现提供了坚实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复杂情绪。《荷塘月色》里的“爱群居,也爱独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等等,使人感觉得到,他是在跟你促膝谈心,既显得娓娓动听,真气照人,又往往妙语解颐,横生逸趣,真是文如其人“包蕴着全个人的性格”。(有删节)(——何以聪《朱自清早期散文的艺术特色》,1962年8月18日《文汇报》。)文章的结尾安排得更巧妙,正当我惦记着江南的时候——“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己睡熟好久了。”文章的开头,是悄悄地带上门出去,结尾是轻轻地推门而入,前后呼应,严密而不露破绽。(——屈毓秀《试论朱自清和他的创作》,《朱自清研究资料》第162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版。)作品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有一番样子吧。”起首句的‘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之“眼”。……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众所周知,江南时期的朱自清,在共产党的影响下,曾经以革命民主主义的姿态战斗过,呼唤过;然而,大革命失败以后,严酷的斗争现实使他陷入极度的苦闷和访徨,“心里”是“颇不宁静”的。从表面上看,作品处处扣住一个“静”字,从各个侧面、用各种手法描写、渲染荷塘的“静”。实质上,处处扣住“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正是为了突出地抒写心灵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不‘静’,正是为了抒写回首江南斗争生涯的苦闷和访徨。因此,由于“眼”的艺术安设,“荷塘月色”这幅风景画,变成了一幅作者抒情的图画,赋予特有的音调和色彩。(——吴周文《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文学评论》1980年第1期。)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一些双声迭韵的形容词和传神的动词,把一个平凡的荷塘和一个日常习见的月色给写活了。那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那隐隐约约的远山,那曲曲折折的荷搪,那亭亭玉立的荷花,那缕缕清香,那静静的花,那薄薄的雾,读来使人如历其境。作者写荷叶用“挨”,写月光用“泻”,写灯光用“漏”,绣织佳字,很见功力,统观全文,我们感觉作者巧于炼字,精于炼意。(——范乡之、王牧天《通脱明净、历历如画。——浅谈荷塘月色》,《山东文艺》1979年第5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