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文化创新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25(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2020·温州十校联考)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F)2.(2020·浙江9+1高中联盟联考)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F)3.文化创新的唯一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F)4.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工作者的创作。(F)5.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F)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这强调的是()A.艺术灵感来源于自由的想象B.艺术作品都必须再现现实生活C.艺术创作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D.艺术进步能推动社会实践发展解析:选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艺术创作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7.(2020·3月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最美的青春》摄制组深入塞罕坝,体验林场职工生活,真实地还原了纯真年代。该剧讴歌了塞罕坝几代造林人创造的生态奇迹,以影像的形式固化为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为主旋律题材剧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与启发,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这表明()①民族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②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D。摄制组深入塞罕坝,体验林场职工生活,真实地还原了纯真年代,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为主旋律题材剧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与启发,获得观众一致好评,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③④正确;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①错误,排除;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②错误,排除。8.(2020·浙江十校联盟适应性考试)根据著名作家严歌苓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芳华》,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军队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追求梦想的故事,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这告诉我们()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优秀的文艺作品能转化成物质力量④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选A。“《芳华》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军队文工团里,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追求梦想的故事”,表明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①符合题意。《芳华》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表明优秀文艺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不选。9.我国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无不体现了不断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A.改造传统文化B.吸收外来文化C.挖掘创作灵感D.立足于社会实践解析:选D。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10.“以前的柳编筐好用,但当地缺乏材质,用纸条代替行不行?”“藤条能编织大的储物盒,能否编小的汽车挂件?”通过相互碰撞,一批草柳编创意制品被制作出来。从材料可以看出()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②文化创意的灵感源自文化交流③文化创新能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的目的是制作优秀作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B。材料主要说明,人们通过文化创意制品,解决了草柳编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推动了这门传统技艺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文化创意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②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错误。11.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他吞服曼陀罗,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解析:选D。材料中行程万里实地考察,注重亲自试验,吞服曼陀罗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等信息,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因此D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A、C两项只分别说明应重视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均未直接说明社会实践与文化创3新的关系。12.(2020·绍兴适应性考试)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通过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通过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对接的又一次成功尝试。该节目的成功进一步佐证了()A.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B.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C.民族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实现传承和发展D.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根本途径和动力解析:选C。材料强调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全新舞美设计和现代媒体而得以广泛传播,这表明民族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传承与发展,C符合题意。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错误,排除。B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D强调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3.方文山创作的中国风歌词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纵观历史文化,横览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神韵。《青花瓷》《菊花台》《东风破》等歌曲将唯美的古典神韵、浓郁的民族气息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方文山创作的中国风歌词的特色表明()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③文化创新要善于推陈出新④文化创新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方文山创作的中国风歌词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说明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①正确;“《青花瓷》《菊花台》《东风破》等歌曲将唯美的古典神韵、浓郁的民族气息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说明文化创新要善于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正确。②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不符合题意。14.《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是一台彰显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的演出。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由此可见()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②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④文化交流、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A.①③B.①④4C.②③D.③④解析:选D。一曲古琴、中国鼓与大提琴的对话,呈现了中西合璧的《高山流水》,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相知相近的美好寄望,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有助于文化创新,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15.源于浙江嵊州的越剧是中国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绍剧等剧种的特色。近些年来,更是吸收了西方话剧的元素,创作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新戏曲。材料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C.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D.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解析:选C。A、B、D表述都正确,但都只涉及题干中文化创新的一个方面。材料强调嵊州越剧通过继承传统、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戏曲,深受观众喜爱,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16.(2020·温州学考模拟)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改以往故宫文史纪录片的选材,呈现了故宫文物修复的场景和文物修复师的生活,经网络的传播广受年轻人的欢迎。可见,该纪录片()A.创新了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手段B.满足了年轻人的物质文化需求C.凝聚了社会共识,引领了社会思潮D.突出了大众传媒创造文化的功能解析:选A。材料强调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创新纪录片的内容,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A符合题意。B、C与题意不符。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没有创造文化的功能,D排除。17.右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的创意说明()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5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文化的继承C.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解析:选B。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其创意说明文化创新离不开对文化的继承,故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18.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继承了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者融之”。这表明()①创新需要对传统文化全面继承②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④文化创新能增加传统文化价值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解析:选C。徐悲鸿继承了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明文化在推陈出新中实现传承,同时说明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①中“全面继承”的说法错误;④与题意不符。三、综合题19.面对学生知行脱节与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Z校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新的探索,推出了集培训、参与、体验于一体的“游学教学”模式。让孩子们走出校门,在母亲河上泛舟、在沙漠中穿行、在古城里探寻文化遗址,与知名企业家对话、听革命老战士讲故事……行走的课堂,让孩子们读懂了“无字之书”,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创新精神。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该校的“游学教学”模式成为全国教学改革示范的样板。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说明Z校探索“游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解析:本题属于说明理由型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阐述理论性理由,即从理论角度说明文化创新的理由: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其次要阐述事实理由: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实践后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学生知行脱节与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Z校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了新的探索。(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Z校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读懂“无字之书”,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创新精神。20.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引发观影热潮。《大鱼海棠》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研发技术、制作技术、软件硬件支持技术等,在某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制作水平。“只有精彩的动画片才能吸引观众,具有独创性元素的、制作精良的作品才能使观众感动,否则将失去6观众群。”该片导演认为,“中国的动画电影应包含本国传统题材与风格,因为我们生活在全球化时代,动画作品也应该引起全世界观众的共鸣。在这方面可以制定政策,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对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实现中国动画电影的更好发展。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是“文化创新”的知识,问题指向“如何实现中国动画电影的更好发展”,属于措施类题目。解答时,可结合材料信息,从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途径和应克服的错误倾向等方面分析说明。答案:(1)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实现中国动画电影的更好发展,离不开创新。(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实现中国动画电影的创新,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和素材,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3)实现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能脱离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的动画电影应包含本国传统题材与风格。(4)实现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和经验,不断推出有独创性元素的新作品,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对接。(5)实现中国动画电影的更好发展,必须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