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學系學生學術研討會論文指導教授:葉一璋博士大台北地區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困境之研究吳靜萍李靜玟吳欣怡廖婉君吳題吟詹子瑱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三年級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九日3-1目錄摘要..................................................3-2第一章緒論............................................3-3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3-3第二節研究目的....................................3-4第三節研究問題....................................3-4第二章文獻回顧........................................3-5前言...............................................3-5第一節管理........................................3-5第二節工作環境....................................3-7第三節性別與人權..................................3-9第四節小結.......................................3-11第三章研究設計.......................................3-12第一節研究架構...................................3-12第二節研究方法..................................3-13第三節研究流程..................................3-14第四章訪談結果與發現.................................3-15第一節主要發現...................................3-15第二節各方觀點...................................3-16第五章結論與建議.....................................3-23第一節建言意涵...................................3-23第二節研究限制...................................3-25參考資料.............................................3-26附錄.................................................3-293-2摘要自從台灣引進外籍勞工後,關於外籍勞工的問題一直是近年來台灣社會的一個焦點。特別是今年三月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認為台灣貪瀆和虐待外籍勞工情形嚴重,強調外勞的種種困境,包括仲介制度對外勞的剝削(康子仁,2006)。本研究主要探討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困境的問題,舉凡外勞政策、仲介制度、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工作及生活適應等問題。本研究採用文獻資料收集與深度訪談法兩方面來著手,透過文獻資料收集的整合,協助本研究對外籍幫傭與監護工找出既有的困境,再透過深度訪談法,分別針對雇主、外傭、專家學者與壓力團體進行深度訪談,找出困境的成因及如何解決之道。研究結果發現,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工作全由雇主來安排,且常有與工作內容不相符或是超時工作,外傭沒有喘息的空間,加上外傭的工作與生活相重疊,毫無隱私權可言,外傭的基本權益、工作權益與生活權益,都未受到平等的對待。再者,仲介會法律漏洞協助雇主與外傭的需求,使雇主取得偽造的巴氏量表醫師診斷書;幫忙外傭辦理換名字再來台工作,甚至仲介從中替外傭與台灣男子辦理「假結婚」,使其到一定的年限後取得台灣身份證,仲介透過以上方式賺取許多非法的暴利等。本研究貢獻在於提供解決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困境的建言,提供九個部分,分別是:第一,取消仲介制度,強制國對國直接聘僱;第二,自由轉換雇主;第三,取消六年年限;第四,一體適用勞基法/家事服務法;第五,外勞團結權;第六,巴氏量表改良;第七,工作內容的明確界定;第八,申訴管道暢通與外傭、監護工申訴後的保障;第九,政府成立社區照護網絡。希望能夠使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在台灣能夠有更優質的工作環境。關鍵字:外籍幫傭、監護工、仲介、外勞政策3-3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自從台灣引進外籍勞工,外籍勞工的問題一直是近年來台灣社會的焦點。今年三月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認為台灣貪瀆和虐待外籍勞工情形嚴重,強調外勞的種種困境,包括仲介制度對外勞的剝削(康子仁,2006)。這次的世界人權報告,鉅細靡遺的陳述外勞遭到嚴酷對待,例如仲介剝削;生活及工作環境惡劣;申請名義是照顧老人,卻被安排做其他工作,甚至被送到工廠做工;落入疾病傷殘卻求助無門等。處處顯示此一問題的嚴重(張麗芳,2006)。有關虐待外勞,世界人權報告詳述去年的高捷泰勞因受盡折磨,忍無可忍而引發抗暴事件。報導引述非政府組織的訊息說明外勞在台灣種種苦境,包括仲介制度剝削等,「工資每月新台幣二萬九千元,外勞實際上只拿到九千元」(劉屏,2006)。近年來發生多起外勞的社會事件,特別是去年引起臺灣政壇和社會動盪的高捷外勞暴動,今年三月美國國務院人權報告,特別點名台灣人權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突顯台灣在保障人權上的重大缺失,並損害了臺灣的國際形象。高捷外勞暴動的發生,使本研究開始注意到外籍勞工的問題。在本研究了解外籍勞工同時,得知外籍勞工可因工作性質的不同區分為工程與家庭式等兩類。從相關文獻來看,大部分研究多偏向於工程型的外勞,家庭幫傭與監護工反而較少被注意到。馮滬祥涉嫌性侵菲籍外傭,媒體以「菲傭仙人跳,專挑名人下手」斗大的標題對外籍幫傭污名化;國策顧問劉俠遭心神喪失的印尼監護工攻擊事件,外界僅接收到監護工精神失常的訊息,卻不知這位監護工有長達兩年的時間未休假,才導致精神耗弱。上述報導引起本研究對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關注,將外籍勞工探討的方向設限在與一般民眾較為親近的「外藉家庭幫傭」及「外籍監護工」。近年台灣女性教育程度的提昇,就業機會與能力的增加,女性意識抬頭,越來越多女性跳脫家事勞務的羈絆而走向就業市場;人口的高齡化,家庭之中有幼兒或老人需要照顧的情形也趨於普遍;導致家庭照顧人力的需求驟升,開始有許多家庭需要大量的照顧人力。外籍勞工的雇用成本比起台灣低廉許多,於是台灣家庭雇用外籍勞工的情形日益普遍。外籍勞工本身的文化背景與台灣環境有所不同,所以在引進外籍勞工政策後,出現了許多各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仍深植於台灣社會之中。民國95年初,政府又提出看護新制的政策(聯合報A9版,95.1.2),由此報導發現台灣政府在「外籍家庭幫傭」及「外籍監護工」方面的問題仍有改善的空間。在相關文獻當中,我們觀察到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常常超時工作,不分日夜隨傳隨到或工作內容逾越本身的職責。雇主把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當作「奴工」看待:超時工作雇主也不會給額外的加班費;休假不固定甚至沒有;連生病也不能休息;外籍幫傭與監護工與雇主同住,雇主會要求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房門不能帶上,以監視其一舉一動等。以上所述,可以發現家庭幫傭與監護工所面臨的問題,比工程型外勞多。工程型外勞是聚集團體,易透過罷工來表示不滿;家庭幫傭與監護工是分散個體,不容易發聲。外籍幫傭與監護工不僅需面對其本身文化差異以及雇主相處的問題3-4甚至大環境的制度也有關聯。本研究基於以上原因,認為此方向具有研究可行性,將以「外藉家庭幫傭」及「外籍監護工」作為研究方向。第二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家庭式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困境問題。自我國政府開放外籍勞工來台工作後,因為外勞價格低廉使得工程雇用的業主日益增加對其的引進數量,對台灣的勞動人口結構有很大的改變,甚至形成了一種衝擊。外籍幫傭與監護工來台工作則是較後期才有的,此類的外勞雇用除僱用費用低廉外,主因是近年台灣家庭大多走向雙薪模式,女性不再像過去必須親自負擔家中事務,照顧孩子和父母親已不完全是女性的職責,家庭式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引進開始活絡於台灣家庭之中。過去研究當中顯示,外籍勞工先天上與台灣即有文化語言等隔閡,離鄉背井的工作環境,長期以來成為台灣勞力中弱勢的一群。在工程雇用的外籍勞工方面,以大量屬性相似的外籍團體為單位,生活相處方面的人員也多為相同語言和文化背景,一旦不合理的情形出現,較能凝聚共識形成群體罷工表達抗議,進而爭取自身應有的權利。相對於工程雇用的外勞,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工作型態為深入一般家庭。女性外傭、監護工比例佔大多數,以個人為單位,在生活上必須與雇主朝夕相處,受雇主的安排行事,工作環境也較封閉,常常為保住飯碗,多半逆來順受。基於過去研究多以探討工程雇用外勞為主,本研究以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為研究對象,分析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困境的成因。本研究從管理、工作環境、性別與人權等三方面來著手,盼透過本研究讓政府相關單位了解在台外籍幫傭與監護工的困境,進而能「對症下藥」解決目前困境的方法,改善台灣在保障外籍幫傭與監護工人權上的重大缺失,以提昇臺灣的國際形象。第三節研究問題本研究的主題為「大台北地區外籍幫傭與監護工困境之分析研究」,經由文獻回顧整理後提出下列研究問題,以「5W1H」的原則基礎,擇其中幾點要素來擬定研究問題。首先提出「What」的問題,本研究主要了解外籍家庭幫傭和監護工的困境,所以我們必須知道目前台灣所面臨的困境是什麼?因此,我們提出第一個研究問題:「目前台灣的外籍家庭幫傭和監護工所面臨的困境?」再來是「Why」的問題,承接第一個研究問題,從第一個研究問題知道困境為何後,再針對產生困境的「後果」繼續探究其產生的「前因」,提出第二個研究問題:「產生困境的因素為何?」最後,是「How」的問題,從第一個研究問題得知目前的困境及第二個研究問題明白困境產生的前因後果,進而討論何為解決困境的方法及建議,做為本研究第三個研究問題:「該如何改善與解決這些困境?」3-5第二章文獻回顧前言近年來國內有越來越多關於外籍勞工相關的文獻,最早討論外籍勞工的論文是民國69年的西德外籍勞工問題之研究(陳光能,1980),之後民國77年開始的一連串相關文獻(例如:周正男,1988;姜惠璇,1988)。民國78年,行政院為了因應國內勞動力短缺於核定「十四項重要工程人力需求因應措施方案」,開始引進外勞。這是國內首度在正式政策之下開始合法引進外籍勞工,討論是關於引進外勞所帶來的可能問題,以及如何管理外籍勞工。民國80年代開始有研究探討外籍勞工工作滿意度(例如:鄭茂森,1994;陳妍如,1997)、工作和生活適應的研究(例如:黃世雄,1994;林宜宏,1996),進一步討論到外籍勞工相關政策形成的研究(例如:劉祥得,1993;鄭明忠,1994,),政策形成的研究會到此階段才提出,可能是因為相關的外籍勞工政策尚未成熟,最近政府也提出看護新制,可以看出相關政策仍有改進的空間(聯合報A9版,95/01/02)。民國90年代開始有一系列外籍勞工人權及權利的相關研究(例如:陳菊,2001;莊國良,2002),亦有外籍勞工的消費型態及社群空間的形成和報紙形象的趨勢(例如:傅湘承,2004;謝敏芳,2004)。論文研究在時間的演變,可看出外籍勞工研究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探討引進外籍勞工的問題和管理制度;第二階段探討外籍勞工對於工作環境、工作滿意度及工作和生活適應;第三階段探討關於外籍勞工相關政策形成、人權和福利。自從外籍勞工開始正式引進台灣後,就陸續有許多學者開始探討外勞引進的相關政策,(例如:黃文鐘,1996;許文源,2000;潘淑雯,2003)。在早期研究中,黃文鐘(1996)主要著眼於政策的管理層面,探討多國的外籍勞工管理制度以及實證分析我國外籍勞工管理之執行與評估。而許文源(2001)在外勞管理的政策研究中,提出以政策執行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