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单元学业质量标准检测2(含解析)新人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A)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B.要制订正确的环保计划C.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无法利用D.人只能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解析]B不是哲学依据,排除;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C错误;人们可以改造自然,D错误。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古诗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②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④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桥流水不流”形象地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②入选;③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选。3.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提出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这一要求体现了(B)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C.实践和理论的统一D.物质和意识的统一[解析]“没有终点”“没有句号”体现了静止不是绝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而“有起点”“有逗号”体现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因此这一要求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B符合题意。4.围棋定式是学习围棋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它是在长期的围棋博弈中形成,经得起实践检验而被固定下来的一种模式。围棋定式的存在说明(C)A.遵循定式是下围棋取胜的决定因素B.理论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C.变化无穷的围棋也有其内在的规律-2-D.直接经验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解析]围棋定式的存在说明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A、B、D表述均错误,排除。5.由于过度放牧、毁林垦荒等人为因素,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近20年来,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的次数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环境质量。这说明(D)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B.有些自然规律人类是无法掌握的C.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D.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受惩罚[解析]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A错误;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B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过度放牧、毁林垦荒等人为因素,导致我国环境恶化,说明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受惩罚,D符合题意。6.人们从自然界中无节制地索取,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鸟鸣密林、鱼游碧水的美丽景色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奢求。这启示我们(D)A.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B.人类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C.保护生态平衡是人类活动的根本目标D.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解析]“人们从自然界中无节制地索取”,表明人们只重视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没有注重对自然的保护,D符合题意。A与题意不符。人们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B错误。C说法明显错误。7.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下列名句与该句蕴含的哲理最契合的是(A)A.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B.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C.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D.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解析]题干中“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强调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A与之最契合;B、C、D都没有体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选。8.“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当前世界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习近平主席用中国智慧做出了回答。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共商、共建、共享”,这些“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众多国家的认同。从哲学上看,世界认同“中国方案”是因为(C)①主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必然是正确的-3-②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意识能推动事物发展③符合事物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创造理想的世界④彰显时代主题的方案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④非哲学观点。题目中,从哲学上看,世界认同“中国方案”是因为正确反映客观实际的意识能推动事物发展,符合事物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创造理想的世界;故②③入选。9.“创客”是指出于兴趣和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各位年轻“创客”的创意产品时,称赞他们充分对接市场需求,创意无限。上述事例表明(B)A.创客的创意是立足于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主动创造B.创客能够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C.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其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D.创客的创意产品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解析]由材料可知,创客是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也就是说创客能够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B正确切题。创意的立足点是客观实际,A说法错误。意识不能决定客观存在,C说法错误。D错误,应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10.当前,中国梦已成为时代高昂的旋律,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宣言。中国梦的提出,要求我们把眼光放远,把奋斗的激情、创业的热情凝聚起来,以强大的合力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可见(C)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解析]题干中“中国梦的提出……以强大的合力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不选。11.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该研究生说,他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群体的关注。这表明(A)A.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对象B.意识对客观事物能够产生重要影响C.认识的获得需要主体的亲力亲为-4-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解析]题干中“设计灵感”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来源于生活中”说明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最符合题意;C表述错误,认识还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B、D不符合题意,不选。12.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各级政府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务求达到预期效果。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B)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人的意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解析]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政府落实节能减排工作方案表明物质决定意识,“增强……意识”“务求达到预期效果”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最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13.许多地方媒体纷纷效仿央视《感动中国》的模式,在本地发起“感动××”“寻找身边的‘最美××’”之类的活动。爱国、坚强、勇敢、善良、孝悌、助人等诸多传统美德通过相关活动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开展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D)①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②避免世俗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③开发人的精神力量、调动人的精神能量④发挥正确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抓住关键句“传统美德通过相关活动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可见开展这类活动的目的在于发挥正确意识的引领作用,调动人的精神能量,③④当选。通过其他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①不是主要目的,不选。②观点明显错误。14.昔日“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如今,“麦草方格”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人们开始向沙漠要地。这一事实佐证了(D)①客观规律是可以被利用和改造的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和征服自然④人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A.①③B.①④-5-C.②③D.②④[解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沙漠的关系不同,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同时,这也是人们积极改造世界的结果,②④入选。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能够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①错误。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改变和征服自然的说法错误,并且“就能”的说法过于绝对,③不选。15.以往台湾改良水果注重提高甜度,水果以甜而多汁著称。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台湾的科研人员又在研究如何使水果回到合理的“糖酸比”,使菠萝、释迦、葡萄等当地优质水果带着一定酸味,以扩大销路。这表明(B)①认识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指导实践②认识决定于实践并始终落后于实践③认识始终受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制约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之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为适应市场需求”“科研人员又在研究”说明认识来源于实践;研究有利于指导人们更好地种植当地水果“以扩大销路”,说明认识能够指导实践,也说明认识受实践和认识能力的制约。故①③入选。②错在“始终落后于”,排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表述错误,不选。1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表明(B)A.科学构想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真理性认识能左右实践发展[解析]大量的事实与数据说明了“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入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错误;D错在“左右实践”;C与题意不符,不选。17.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来开展教学过程。从认识论角度上看,探究性学习坚持了(C)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④真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6-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①属于唯物论范畴,不符合题意;探究性学习将实践体验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②③入选;④与题意不符,排除。18.a、b、c为三条直线,在平面内,若a⊥c,b⊥c,则a∥b;在空间中,若a⊥c,b⊥c,则a与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D)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解析]“在平面内,若a⊥c,b⊥c,则a∥b”属于真理,如果换成“在空间中”这一不同条件和范围,上述真理则会成为谬误,这体现了真理的条件性,D正确。19.有人说茶品之有味,有人说茶索然无味;有人说茶品乃甜,有人说茶品乃涩。也有人说茶之味,乃凭茶叶之好坏;但是还有人说,味,乃由心生,心若觉苦,茶必苦,心若觉甜,茶,必饮之有味。不同的人对品茶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C)①实践可以促进谬误与真理相互转化②不同的生活实践是不同认识产生的根源③人们的认识因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不同的人对茶味有不同的认识,是因为不同的生活实践是不同认识产生的根源,说明人们的认识因知识结构、所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谬误和真理的转化,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不合题意。20.很多俗语都凝结着深刻的哲学智慧。下列对俗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B)①不时不食——按客观规律办事②水有源,树有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物是运动、变化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水与源,树与根都是客观的,因此不能反映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②不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③不选。21.研究表明,含有有毒气体的厌氧海水间歇性上涌,会造成生物物种的大量减少甚至-7-灭亡。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地球生命灭绝的认识,而且对研究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材料表明(B)①认识具有无限性,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②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特点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具有能动性A.①②B.①③C.②④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