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选择题1.很多摄影者在拍集体照时总是先数“3、2、1”,尽管人们尽量睁大眼睛,可总是有一些人在数到1的时候坚持不住眨了眼睛,后来有个人出了主意,让大家都闭上眼睛,喊“3、2、1”后再一起睁眼,照片拍出来以后一看,果然一个闭眼的都没有。这则小故事启迪我们(C)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B.创新的灵感源于个人的奇思妙想C.创新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D.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解析]材料不涉及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A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创新的灵感源于实践;C项符合题意,拍集体照的一个新想法取得了较好的拍摄效果,这启迪我们要坚持创新,创新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D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表明创新思维的形成。2.重彩油画是中国的重彩画与西方油画融合后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新样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重彩油画的创作体现了(B)①艺术创新推动了艺术思维和绘画文化的发展②对先前艺术的否定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前提③艺术发展需要坚持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④艺术创新源于画家的主观想象和创作灵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重彩油画的创作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即对中国的重彩画与西方油画艺术既肯定又否定的过程;重彩油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推动了艺术思维和绘画艺术的发展,①③当选,答案为B项;②④错误。3.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量子通信技术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在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保密通信等领域初步进入产业化阶段。未来五到十年,实用化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有望走向大规模应用,在政务、金融、国防军事等领域大显身手,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市场空间巨大。这表明(B)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目的②科技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科技创新更新了劳动工具,扩大了劳动对象-2-④科技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未来五到十年,实用化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有望走向大规模应用,在政务、金融、国防军事等领域大显身手,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市场空间巨大”。这表明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没有体现,排除。4.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某地推出了环保鞭炮。其特点是:燃放后没有碎屑且不含硫黄,不仅没有刺鼻气味,还减少了有毒物质对人体的伤害。从哲学上看,环保鞭炮的诞生(B)①显示了辩证否定观在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②揭示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证实了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类实践发展有重要作用④充分说明了人们的创新思维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等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说法错误;为解决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严重空气污染问题,该地推出了环保鞭炮,故④中“源于人们的主观需求”说法错误;环保鞭炮是对传统鞭炮的辩证否定,是一种创新,故①③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总是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材料人工智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将进一步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出现了“人工智能”一词,在“科技创新2030项目”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重大工程之一;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1)人工智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知识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就发展人工智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答案](1)①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人工智能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战略前沿技术实力和科研创新精神,这种技术应用于产业革命中,将极大-3-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将通过现代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③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需要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高素质的劳动者。④创新可以为经济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劳动对象。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将更为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生产资料。(2)①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的作用,做到趋利避害。②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工智能为人类造福。(注: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第(1)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知识加以说明,人工智能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回答本题要注意知识指向为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切不可回答成创新的三个社会作用。第(2)问为开放型试题,学生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要注意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