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使得中国制造“调整转型、创新升级”,必须提倡和鼓励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之所以要提倡和鼓励创新是因为(A)A.创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B.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基础C.创新是检验实践的唯一标准D.创新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解析]B、C、D表述均错误。创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因此要提倡和鼓励创新,A正确。2.手机逐步代替固话,促进了电信机构的改革;微信冲击了短信,促进运营商转换经营模式;支付宝、余额宝引发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思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倒逼电力体制改革。这些主要体现了(B)A.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社会文化的发展D.创新决定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解析]材料中手机逐步代替固话,微信冲击了短信等属于创新,这些创新促进了电信机构的改革,促进运营商转换经营模式等,体现了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B说法正确;A、C与题意不符;D中“决定”的说法错误。3.与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与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辩证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根源于(B)A.理论与文化的创新B.人的实践方式的变化C.具体科学的不断发展D.人类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解析]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4.苹果公司在成功推出智能手机iPhone后,并没有停止技术创新的步伐。他们坚持研发,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升级,满足着人们的消费需求。创新是苹果公司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这告诉我们(D)①技术创新是对原有技术的否定②技术创新需要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2-③思维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技术创新对人们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创新是辩证否定观的要求,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体现了革命的批判精神,②入选;创新产品满足着人们对消费的需求,体现了④。①③说法明显错误。5.我国工商机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创新食品质量监管方式,如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减少了食品违法案件数量。监管方式创新属于(C)①认识创新②制度创新③实践创新④思维创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题干中“实行安全分类监管、食品市场准入等”属于制度创新,而这些制度创新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而也属于实践创新;②③当选。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但仅仅依靠科技是不够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现代设备、现代科技、现代产业链条、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经营方式、现代的新型农民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土地流转、生产组织方式、资金支持、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的创新。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分析如何通过创新保障农产品持续有效的供给。[答案]①增强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创新与转化,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②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促进生产关系和制度的创新,推动生产发展。③通过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新型农民的培养,推动思维创新,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文明程度。[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的作用,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作答。保障农产品持续有效的供给需要从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发展理念的创新等方面思考,回答时既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又要注意思路的逻辑性。创新拓展一、选择题1.近年来,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今天,中国已步入高铁时代,并正在成为高铁技术输出国。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表明(A)①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②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3-③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④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中国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表明了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①正确;高铁进入新时代体现了创新的过程是“扬弃”,②正确;③表述错误;材料讲的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涉及生产关系,④不符合题意。2.随着科技的发展,昔日在科幻小说里才出现的产品,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载人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设备、虚拟现实头盔……这昭示着(A)①科技的发展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技术对世界的影响愈加明显②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在迅速地改变着世界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更多具有人类思维能力的设备不断出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昔日在科幻小说里才出现的产品,如今很多都呈现在了人们眼前,这充分说明了科技的发展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技术对世界的影响愈加明显,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在迅速地改变着世界,故①②入选。③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④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3.DI是头脑创新思维竞赛的简称,是一项培养青少年创造性的比赛。DI的理念是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DI创新思维(B)①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②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能够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④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中,DI是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由此可见DI创新思维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能够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故①③入选;②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④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4.一位韩国记者曾在其所著书中论述:“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我们只管开发这座工厂里的技术就可以了”;“只要我们保持高档次的技术优势,中国就永远是我们的黄金市场”。这一论述警示我们(B)-4-A.坚持自力更生原则要避免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B.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C.坚持辩证否定观,创造条件改变规律D.把创新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解析]材料体现了我国在技术创新上还存在不足,警示我们要重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故选B项。5.人脸识别的技术是模拟人的神经网络,通过训练让计算机学习和模拟人脑,像人脑一样具备“认人”的功能。未来在移动支付、网络银行等场景中,可能通过照片与真人匹配比对的方式做用户识别和认证,取代传统交易时手动输入密码。这说明(C)A.计算机模拟人脑的功能取决于其具有意识的能动作用B.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质变C.科技创新对改变生活及服务社会功能越来越突出D.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解析]本题强调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人脸识别的技术可能通过照片与真人匹配比对的方式做用户识别和认证,取代传统交易时手动输入密码,这说明科技创新对改变生活及服务社会功能越来越突出,C项符合题意;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功能,A项错误;B、D两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该题选C项。6.从智能可穿戴设备,到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医疗、AR/VR等热门词汇的兴起,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引领一场新时代技术革命。人工智能,将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环节,催生新经济、新产业,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从哲学角度看,这意味着(C)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实践创新推动人类思维能力和水平的提高③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更新生产工具④观念创新助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创新。人工智能的发展属于科技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②③正确;人工智能不属于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①④与材料无关。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C)①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5-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新事物中保留着旧事物的积极因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了创新与事物发展的关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没有直接强调创新与发展间的关系,①④不符合题意;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根本途径,所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符合题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③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敢于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细心观察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尊重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果断作出决策,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又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义无反顾地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创新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邓小平同志的精神品格对我们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有何启迪。[答案]①增强创新意识,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适时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部分和环节。②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敢破敢立、敢闯敢试,把改革开放不断向前推进。[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的作用,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求要增强创新意识,推动各方面创新;从实践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敢破敢立、敢闯敢试则要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据此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