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重点内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构建体系】答案:□1现实生活□2相对稳定性□3习俗□4思想□5稳定性□6积极□7消极□8精华□9糟粕□10必要前提□11必然要求□12继承□13发展□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5科学技术的进步□16创造【提纲挈领】明确1个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理解1个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熟记3个特点传统文化的3个特点了解4种表现传统文化的4种表现把握4个因素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易错辨析】1.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矫正]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并不能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2.传统习俗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矫正]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矫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4.传统文化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矫正]传统文化应适应时代变迁,应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5.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矫正]文化发展的根源是实践,不是传统文化。6.文化具有时代的先进性。[矫正]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非都具有时代的先进性。7.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矫正]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的性质,科学技术进步能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但不能决定文化的性质。8.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矫正]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不能全盘继承。9.对待传统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矫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同民族的文化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1.传统文化的表现(1)传统习俗:它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2)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4)传统思想: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2.传统文化的特点(1)继承性。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传统文化的影响(1)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1.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地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传统文化的特点■知识拓展4区分传统文化的两个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内涵不同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指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强调的侧重点不同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从横向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3.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从传统文化自身看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从时代的需要看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名师点睛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1)从社会发展看: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2)从个人成长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5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知识拓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区别内涵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强调的重点侧重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侧重于对文化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联系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考向1传统文化的特点(高考天津卷,T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汉服凝固着威严和庄重,流露出飘逸和洒脱,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②当选;汉服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④当选。①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不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6[答案]B[借题拓展]区分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1.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从尊祖敬宗的宗教祭祀礼仪演化为以尊亲事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从以“事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演化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这说明孝文化()①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②具有传承性,既一脉相承,其内涵又因时而变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特征④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解析:选C。孝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①符合题意;孝文化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体现了②;孝文化只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③夸大了其作用;孝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④说法错误。考向2传统文化的影响[2019·高考全国卷Ⅰ,T40(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7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解析](1)属于观点评析类试题,知识限定为“文化生活”。材料观点中涉及的关键字眼有“经济社会”“传统村落”等,首先根据关键字眼可以提取教材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相关知识,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其次结合材料中的信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得出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这一结论。最后结合材料中“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分析要对传统村落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使其焕发出生机和活力。(2)属于开放性试题,所提建议有利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即可。可从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开发特色手工艺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民俗节庆活动等角度提出建议。[答案](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利用传统村落品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开发特色手工艺产品,传承传统技艺。修缮古民居、古建筑,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传统村落吸引力。开展民俗节庆、寻根问祖活动,传承历史文化。2.禁烟英雄林则徐自幼生长于“志节清高的书香之家,亲情融洽的仁爱之家,奋发进取的勤勉之家”。父母的教诲以及林家忠孝、淡泊仁爱、勤奋的家风奠定了林则徐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形成了清正廉洁、勤奋严谨和亲民爱民的从政作风。林家的优良家风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林家后人。这启示我们()①注重家风,促使家庭成员及后人形成健全的人格②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③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8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解析:选B。题干中“父母的教诲以及林家忠孝、淡泊仁爱、勤奋的家风奠定了林则徐的人生观、价值观”“林家的优良家风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林家后人”等,体现了①②;题干中没有涉及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且优秀文化才能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③不选;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④不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正确处理: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②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