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本文简介:摘要:专业建设是地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手段,能够突出专业办学特色,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效地提高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保证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本文内容:摘要:专业建设是地方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手段,能够突出专业办学特色,使学生在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效地提高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从而保证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符合地方院校的定位和国家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关键词:专业建设;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批高等院校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过于相似的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必将导致毕业生千人一面,缺乏就业竞争力。在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专业建设成为高等院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必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1现存问题1.1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需求脱节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计划的开展,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逐步融合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些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成为最紧缺的计算机人才。而传统的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本理论,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在毕业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造成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降低,离职率增高。1.2课程设置当前社会更需要的是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的人才。但当前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没有特色,教师只将课程最基本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同时缺乏针对性的实习实训类课程,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1.3缺乏双师型教师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主要来自各高校的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和项目开发的实际经验。而学校往往也因财务或课程设置问题无法聘请一流公司的精英到学校任教。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优化建设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基础,决定着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1.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为了适应IT类人才需求的这种变化,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适时调整。专业在充分调研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的基础上,以互联网招聘大数据为基础数据,全面掌握行业信息并深度挖掘计算机行业需求,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对行业、企业、学校、专家、学生和家长、教师、学科等多利益相关主体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面向多利益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2]。2.1.2合理制定毕业要求进一步分解和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生毕业时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质量规格和学习成效。在制定毕业要求时,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参考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相关专业认证标准。毕业要求必须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论证和研讨,征求和听取学校领导、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的意见,征求同类学校专家、企业专家的评价意见,听取毕业生代表和用人单位意见。2.1.3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毕业要求是设计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结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计算机类专业补充标准,按照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必须反向设计并构建以学生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三部分构成。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构建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知识应用和素质培养,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1.4完善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权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设置必须与理论课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实践教学应包括独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应尽量提高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比例,聘任有资质和项目经验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解决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实践教学的学分应在总学分的30%以上[3]。2.2规范教学管理体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常规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必须规范教学管理体系。2.2.1学校层面学校层面必须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制定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办法、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办法、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一整套教学改革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完善一整套教学质量监控办法,健全对整个教学环节、教学资料、教学效果的监督、评价和信息反馈。2.2.2学院层面学院设立专门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学院的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专项工作。不断完善学院、学科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等评价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每学期末进行学院教学工作总结交流,反馈教学工作状态数据,寻找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2.2.3基层教学组织层面以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为主体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定毕业设计方案、落实实践教学任务等。采取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议方式。由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具有较强的共通性,评价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实效性,也可以保证质量监控的权威性和信息反馈的畅通性。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3.1课程群建设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定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堆砌课程,必须寻找课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课程群建设,如表1所示。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要注意课程的先后顺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循序渐进[4]3.2课程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具有核心作用,但仅仅依靠教师个人发展是不够的。师资建设必须重视团队建设,以课程群或课程为单位,建立课程团队,设立课程团队负责人。每个课程团队由3~5名教师组成,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教学经验要均衡。每名教师可参与2~5个课程团队。课程团队负责课程的建设工作和教学工作。3.3教学大纲设置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传统的教学大纲设置往往以教材为依据,描述在规定的学时内所需讲述的教学内容,课程的目标是掌握知识。而基于产出导向的教学大纲必须包含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内容及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课程学习目标与考核方式的关系、教学方法、参考教材等要素,课程的学习目标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必须由课程团队共同制定,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4课堂教学改革4.1形成性评价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过程,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工程素质是否达到毕业要求。学生根据毕业时应达到的学分要求,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并获得对应学分,达到毕业要求,方能准许毕业。如果学生成绩不及格,及时进行预警,防止降级、退学等情况的发生。任课教师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要在课程中跟踪学生的能力掌握情况,并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在课程结束考核完成后进行课程总结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4.2教学方式改革持续进行进行慕课建设,在精心制作微课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慕课的实施进度。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由以往的课堂管理者及知识传授者改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及鼓励者,帮助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慕课建设可有效解决学时不足和教师辅导不便等问题。4.3项目驱动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成一个项目或多个子项目,再细化成多个任务。项目驱动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设组长一人。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通过完成对应的任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同时培养团队精神。4.4持续改进基于课程质量评价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持续改进。任课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及时做出课程对毕业要求支撑指标点的达成情况的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并分析原因。在下一轮开课前针对课程总结中提出的问题做出持续改进计划,给出改进措施。课程团队要针对课程给出持续改进报告,对不同教师、不同班级的教学情况、达成情况、持续改进计划进行汇总和分析,交学院进行审核。5结束语专业是高等学校的基石,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根本。只有在专业层面重视培养方案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改革才能切实保证学生达到毕业要求,培养出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竞争力的高素质工业化新工科人才。参考文献:[1]陆黎.基于嵌入式校企合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8):151-153.[2]陈洁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及优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1):155-156.[3]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7(22):203-204.[4]徐周波.以“4种能力”为导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改革研究[J].专业与课程建设,2018(4):19-23.作者:运海红黄成哲安波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