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为人民老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报告中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下面仅就“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问题谈些体会。一、要把为民做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标准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本文内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八报告中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下面仅就“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问题谈些体会。一、要把为民做为党员干部的行为标准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既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本色,也是党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首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回望中国共产党91年历史,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人民”,始终坚持着一种行为——“为人民服务”。只有理解了党与人民的关系,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守,才能破译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为什么能从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历经挫折还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什么能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答案只能是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从思想感情上、作风上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当亲人,我们党才能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戴,进而团结和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说,党的群众观点,我们必须谨记于心,力践于行。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关键所在。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资源,比从群众中赢得更持久。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深刻认识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员干部更好地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关键所在。其一,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心里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只有满怀对群众亲人般的感情,才能在为民服务时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其二,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不能长期执好政,关键是看能不能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使党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其三,在新形势下,我们党肩负着崇高的使命、艰巨的任务,在履行使命、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要有效应对这些考验,完成肩负的使命任务,就必须心系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第三、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勤政为民。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任何政党都必须行动着,如果没有行动,政党必然从政治中出局。我们党的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为民实践中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真心关心群众。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与群众心贴心,以心换心,真诚相见;不管群众处于什么环境、发生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真心实意地关心、支持和帮助群众。二是诚心向群众请教。群众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力量。在群众面前,党员干部应该放下架子,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三是尽心维护群众利益。要时刻关注群众的安危冷暖,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懂得“行胜于言”的道理。人民群众不仅看你说了什么,更要看你做了什么。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都要仔细想一想:究竟是站在人民立场上,还是站在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还是代表某个人、某一部分人利益?只有我们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党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勇立潮头,把握历史前进的航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二、要把务实做为党员干部的品格习惯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字典里,“实事求是”是名言中的经典;在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里,“求真务实”是弥足珍贵的品质。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不但要有牢固的思想理论基础、坚强的党性,还要有“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作风。求真务实,是共产党的传统。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的著名文章,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让调查材料反映实情,他随后又进一步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历史证明,光有“求真”的愿望,缺乏“务实”的行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可能成功。读一读中国古代哲人的名言,也能领略务实的真谛。王符(东汉时期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一生隐居著书,崇俭戒奢、讥评时政得失。因“不欲章显其名”,故将所著之为书名《潜夫论》)在其书中说:“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守仁(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在《传习录》说:“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孔子在《论语》中说得更直白:“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就是说做人要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这样说来,务实,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一部分。现实情况如何呢?与求真务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中存在“五浮”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一是思考问题“浮浅”。表现是:认识事物有偏颇,分析问题不周密,思考事情不深入;只看表象不看实质,只看现状不看趋势,看不到主要矛盾在哪里,更看不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二是行为方式“浮躁”。表现是:做事情静不下心,耐不住寂寞,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付出一点努力就想立刻得到回报,抓工作头脑发热,东一下西一下,急于求成;三是工作方式“浮漂”。表现是:调研蜻蜓点水,工作粗枝大叶;唱功好、做功差;虎头蛇尾,不讲实效。四是工作作风“浮滑”。表现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或是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或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五是总结工作“浮夸”。表现是:做一说十,虚报浮夸,对问题遮遮掩掩、避重就轻或避而不谈。“五浮”的表现形式虽然多样,但基本可以归结为不真抓、不实干。“五浮”问题虽然发生在部分干部身上,但为害不浅,是干部作风的腐蚀剂、干事创业的绊脚石。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我们党员干部更要坚定不移地追求务实、坚持务实。具体要做到:讲实情,这是务实的底线。讲实情就是讲真话,就是真实反映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反映老百姓的要求和呼声。只有讲实情,才能使领导层的决策更科学,使党的政策更完善。讲真话本来不难,但在一些人那里,真话却成了“稀有资源”。有的人讲的和做的完全两码事;有的人报喜不报忧,对上级领导说的尽是好话、甜话、媚话,对老百姓则是能糊弄就糊弄;有的人话到嘴边留一半,察言观色看风头……。当“讲真话”需要大声疾呼的时候,这些地方的党员干部也该认真警醒了。?出实招,这是务实的行动。实招与虚招有本质的不同。实招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摸清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群众愿望,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拿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为群众谋利益。虚招则不同,搞形式主义、文山会海,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虚囊胖肿,既浪费人的有限精力和宝贵资源,又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影响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办实事,这是务实的责任。办实事的一个前提,就是心中要有大写的“人”。有了这个前提,就会时时意识到党员的使命,时时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把工作抓在手上,心无旁骛、雷厉风行抓发展,尽心尽力干事业;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较真碰硬、敢于触及矛盾,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把各项工作做好。求实效,这是务实的目标。检验务实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实效。形式主义、功利主义催生的“成果”,往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经不起公众的质疑。浮夸的政绩、虚构的经验,看起来挺美,背后却是群众被迫“埋单”的苦难,社会被迫付出巨大代价的沉重。党员干部只有将“求实效”设定为目标,才能鞭策自己勇于创新、勇于变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三、要把清廉做为党员干部的终生追求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未然。清正廉洁既是对党员干部政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更是执政操守的核心,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基本政治品格,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底线就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起码要求。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守住底线。守得住底线,则能顺利工作和生活;守不住底线,迟早会在工作和生活上出问题。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为人处世的底线是什么?应当怎么守?这个底线就是奉公守法、履职尽责。要守住这个底线,就必须切实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这个问题上,古人强调的“三慎”即慎始、慎微、慎独,很有借鉴意义。慎始,就是为官伊始就能谨慎用权、管住自己,第一次面对诱惑时就能保持警醒,做到心不动、手不伸。慎始对于守住底线非常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从一开始就能坚持原则,以后就比较容易把握好自己;反之,就有可能突破底线、失去自我。分析近年来一些贪官落马的案例不难发现:有的就是在第一次面对诱惑时没有把握住自己,让私心和人情战胜了原则,并心存侥幸,以“下不为例”来原谅自己,结果终至丧失了为官做人的底线。当然,在慎始之外,还须做到敬终。古语云:善始者繁,克终者寡。有的党员干部到了新的地方、新的岗位,刚开始时对待权力往往能做到如履薄冰、慎之又慎,不越雷池半步。但随着对工作环境的适应、对人事关系的熟悉,特别是在一片鲜花和赞美声中,谨慎之心就逐渐放下了,用权就开始随意起来,甚至走上了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道路。这说明,在坚持原则的问题上如果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底线是守不住的。慎微,就是注重小节、不贪小利,高度警惕小毛病、小问题,做到防微杜渐。古人十分强调慎微对于德行修养的意义。“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平时不注重小节,必将有损于道德修养);“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做大事必须要从做好小事入手,祸患的发生常常是由一些小的失误积累而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名言都说明了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对小节和小利不太在意,认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在言行上有点小毛病、小问题,占点便宜、谋点私利,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小节、小利问题上的不检点,一旦成为习惯,小问题就会演变成大问题,事情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同样有许多例子表明,有的党员干部正是由不拘小节、贪图小利一步步地发展为不拘“大节”、贪图“巨利”,从而丧失底线、走向犯罪。因此,守住为官做人的底线,就须高度警惕小毛病、小问题的腐蚀作用,避免由不拘小节、贪图小利演化成失节。慎独,就是在单独工作与生活、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失共产党人的本色。一般来说,在工作时间与公众场合,由于存在组织、同事和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往往能够检点自己的言行,不太容易出格、失态;而在“八小时”之外,处于私人空间、言行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放纵自己,突破为官做人的底线。由此可见,要守住底线,就要把严格自律贯穿到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在工作时间与公众场合能够坚持原则、谨言慎行,在业余时间与独处时也决不苟且、放纵自我,真正像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总之,在经济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