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3部分 专题12 第2讲 明确文体特征探知阅读规律讲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明确文体特征,探知阅读规律一、掌握论述类文本的三大要素1.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论点一般出现在议论文的以下四个位置上:(1)在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如果表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一般就是论点。例如《科学需要探索精神》《痛苦也是精神财富》等文章就是这样。(2)在文章的开头。从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开门见山的中心论点。(3)在文章的中间。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4)在文章的结尾。例如孟子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析,最后才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的。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1)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点。(2)理论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运用要做到精确,不篡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3.论证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1)常见的论证方法有:类比论证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引用论证引用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2)常见的论证结构有:2层进式论述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对照式使用对比的手法论证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等形式并列式用几个分论点来论述中心论点考生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确定“论”的具体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分析文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二、落实论述类文本的三步读文法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明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等为主要内容,读文的重点应放在厘清文章的论述关系和行文的逻辑关系。三步阅读法如下:第一步:边读边标出3类关键词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在行文中往往精心选取3类词语来强调要表达的内容,有时还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词语暗示文章的思路,读文时,要能迅速捕捉到并标示出来: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这类词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①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括词(如“多数”“少量”等表范围的词);②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如“基本”“重要”“最”等词);③表已然未然的词(如“迄今为止”等),表或然必然的词(如“如果”“可能”“一定”“或许”“已经”等);④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⑤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①表因果关系的词(如“因为”“因此”“因而”“从而”等);②表转折关系的词(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③表并列或递进的词(如“也”“不仅……还……”等);④表分类分层的词(如“首先……,其次……”等);⑤举例子的词(“例如”“如”);⑥表解说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所谓”“即”等)。第二步:读文中要梳理出2类关系在阅读过程中,要梳理的关系有两类,一是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含意;二是要注意分析重要句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句间关系①注意区分各种复句的关系,如注意区分因果、假设、条件、目的、递进、并列、转折、承接、解说等句间关系;②注意体会总起句、过渡句、总括句等句子与其他句子的关系。层次①从文本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如总分结构、递进结构等;②从局部把握分3关系析段落内部、段落之间的关系。第三步:读完全篇构画行文结构图读完全文,根据前两步落实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梳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形成全文的行文结构图。也可根据第2题四个选项对于文章论证关系的分析,进一步矫正所画结构图的相关要素。如鲁迅《拿来主义》的全文结构图:拿来主义破闭关主义排外送去主义媚外立破三种态度孱头——逃避主义混蛋——虚无主义废物——投降主义立拿来占有——使用鱼翅挑选——存放鸦片创新——毁灭烟枪、烟灯、姨太太从此结构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全文先破后立的论证思路。真题示例◎(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9分)所谓“被遗忘权”,即①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②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③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4首先①,“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②,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③,“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其次①,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②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③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①,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②,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③,数字化记忆◎信息提炼抓关键词理关系①“所谓……,即”表明开篇即阐释了“被遗忘权”的内涵。②“使得”表明后面内容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结果。③“意在”表明后面阐述“被遗忘权”的意义。就全文来说,本段的内容是全文的“总”。本段共4句话,先阐释本文话题“被遗忘权”的内涵,接着介绍在大数据时代,记忆与遗忘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引出了“被遗忘权”出现的意义。[题源对接]信息②有助于第1题B项的判断;信息③有助于第2题D项的判断。[题源对接]厘清第1段的关系有助于第1题A项和第2题A、D项的判断。抓关键词理关系①“首先”,表分类分层的词,暗示段首是本段的中心句。②“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进一步说”起阐释作用,这些词强调本段是论述全文的第一个分论点,表明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隐私的影响。本段共2句话,第一句提出分论点,第二句从区别“被遗忘权”与“隐私权”的不同的角度进一步5了“被遗忘权”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③“与……不同”表明此句重在阐释“被遗忘权”与“隐私权”的不同。阐释分论点,因此两句是解说关系。[题源对接]信息①有助于第2题B项的判断;信息②③有助于第1题C项和第2题C项的判断。[题源对接]厘清第2段的关系有助于有助于第2题B项和第3题A项的判断。抓关键词理关系①“其次”,表分类分层的词,暗示段首是本段的中心句。②“如果……,那……”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论述了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的危害。③“不论……还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论述了遗忘对记忆的影响。本段是论述全文的第二个分论点,表明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记忆的影响。本段共3句话,第一句提出分论点,第二、三句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题源对接]信息①有助于第2题B项的判断;信息③有助于第3题B项的判断。[题源对接]厘清第3段的关系有助于第2题B项的判断。抓关键词理关系①“最后”,表分类分层的词,暗示段首是本段的中心句。②“也就是说”表明该句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阐释。③“进一步说”表更深入一层,表明该句是对上面观点的深层次论证。④“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后一分句是强调的重点。⑤“因此”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表明后面是得出的结论。本段是论述全文的第三个分论点,表明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主体身份的影响。本段共6句话,呈总分总的关系:第一句提出分论点,第二、三、四、五句具体阐释分论点,第六句得出结论,总结上文。[题源对接]信息①有助于第2题B项的判断;信息②有助于第[题源对接]厘清第4段的关系有助于第2题B项和D63题C项的判断;信息④有助于第3题D项的判断;信息⑤有助于第1题D项的判断。项的判断。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④。因此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构画行文思路]被遗忘权总“被遗忘权”的内涵大数据对记忆与遗忘的影响“被遗忘权”出现的意义分对“隐私”的影响: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对“记忆”的影响:能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对“主体身份”的影响: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数字化记忆的抵抗[尝试答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解析B.强加因果。“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和“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文章第一段中说:“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也就是说,“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也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结果,根本原因是“海量的数字化记忆唾手可得”,而且成本低。C.以偏概全。文章没说“‘隐私权’的提出”也是为了对抗大数据。D.曲解文意。此项说法不符合文意,“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应掌握“被遗忘权”,进行“适度的、合理的遗忘”。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解析D项,张冠李戴,文章不是“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本文讨论的话题是“被遗忘权”。文章的论述结构如下:首先,介绍在大数据时代,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遗忘变得困难,引出了“被遗忘权”的定义。接着,第二、三段具体阐释“被遗忘权”的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