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分析论证对应学生用书p213一、准确把握论点首先,要明确“论题”和“论点”的区别。“论题”是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论点”则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其次,要找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指示型中心论点、包孕型中心论点。指示型中心论点是指由文章里的一个现成句子来表达的论点,在形式上大都是一个完整的、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只要我们细心揣摩文意,通过阅读思考,可以从文章中画出这个表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来。大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落笔明旨,标题即中心论点;②开门见山,开篇点明中心论点;③山断云连,文中推出中心论点;④剥笋见心,篇末归纳中心论点。包孕型中心论点在文章中不能找出现成的句子来表达,需要考生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通过领会、提炼、归纳,得出中心论点来。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分论点一般分为并列式、正反对照式、层进式三种。二、了解不同种类的论据议论文的论据有理论论据、事实论据。论据种类论据特点论据作用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可以使议论更具有权威性、更可靠、更科学,有助于从深度、广度上把论点讲清楚。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不管使用何种论据,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三、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2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较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反证法等。论证方法论证特点论证效果示例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通过列举事例,能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从而增强说服力。朱光潜《咬文嚼字》第一、二段列举《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阐述“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句式的不同意味。道理论证运用常理与哲理,包括著作中的独到见解、名人名言及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使论证更有力。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第四、五段谈论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就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作者使用中外论诗的理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点,这样就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可信度。比较论证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论证法——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另一类是对比论证法——拿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或观点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类比论证法富于启发性,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对比论证法对比鲜明,使人印象深刻,论证更有利。朱光潜《咬文嚼字》中,在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时,先以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再指出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正反对比,突出了文字的联想意义必须善3用的观点。比喻论证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形象。鲁迅在《拿来主义》中,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比喻对待文化遗产持错误态度的人,用“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新颖别致,形象生动。因果论证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逻辑缜密,思辨性强。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前六小段分别指出:“闭关主义”导致被枪炮打破大门;“送去主义”导致子孙后代只剩点残羹冷炙;“送来主义”使清醒的青年们对洋货都发生恐怖。第七段推出结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略反证法先假设对方的论断正确,然后从对方的论断中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增强逻辑性,有幽默感,论证有力。略4而证明对方的论断不能成立的方法,也叫归谬法。考生在阅读文本时要注意思考文本的整体思路和文本段落的内部结构,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如何用论据对论点进行阐释等问题。四、分析论证结构一般来说,论述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并列、层进、正反对比的结构模式。并列式:各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心论点,各论点、各段落是平行的;有时,揭示分论点的语言形式也大致相同。层进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过程。如:林庚的《说木叶》,在提出中国诗歌大量用“木叶”而少用“树叶”的现象后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再进一步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即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层层推进,从而论证了“‘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的观点。对比式: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作分析。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主要运用对比式的方法来说理。总分式:指文本各层次之间有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点统领。文章结构可细分为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如: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在简单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第二着眼于品行。第三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演讲辞的最后,蔡元培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本文结构是典范的总分总式。驳论文一般会采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方法,由此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原文: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5“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而言,“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并符合原来的内容。“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么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答案是也要保护。例如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把古建筑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这就是“承”了。正因为如此,“承”的时候,要选择其中精华的、正确的、有用的部分进行发扬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丢弃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它一直在吸收外来、兼收并蓄中不断发展着。比如,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被吸收进来。语言方面,中原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华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则大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方面,中原地区更是大量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些后来都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不断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才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形成了海纳百川、整合发展的特点。今天,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更要兼收并蓄,积极吸收其他外来文化的优点。1.分析论证试题选项:A.文章开篇针对“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提出论点,总领全文。6B.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是先阐释其内涵,再进一步论述具体的做法。C.在论述“传”和“承”时,文章都借助具体的例子加以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文章先谈“传”而后谈“承”,从主到次,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判断正误:A项,从原文第一段可判断该项正确。B项,原文第二至第四段论述“传”,第二段先阐释“传”的内涵“‘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第三、四段论述“传”的具体做法;第五、六段先阐释“承”的内涵“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后论述其做法。由此判断该项正确。C项,原文以保存集中营、一些农村地区无意识保留古建筑的例子来论证“传”;以古建筑、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文化的发展情况的例子来论证“承”。由此判断该项正确。D项是对原文中两个分论点之间关系的理解,需要在理解原文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进行判断。从原文结构上来看,文中“传”和“承”之间是并列关系;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能说“承”是次要的。该项“从主到次”的表述错误。论证过程的两种基本结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并列关系;纵向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层层深入的关系。72.分析论据的使用试题选项:A.只要把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人就能通过它感受历史,认识人性。B.相对来说,贫穷其实更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比如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掉古建筑而去建新房。C.对于古建筑而言,“传”是尽量延长它存在的时间,“承”是将其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筑上。D.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得到发展,是因为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音乐、舞蹈等文化。判断正误:A项,引用论据保护“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是为了证明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也应该被保护,这样后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历史,认识历史,选项中“只要……就……”的充分条件不成立。B项,引用反面论据“无意识下农村的古建筑得到保护的情况”是为了证明有意识、自觉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贫穷或富裕并不是保护传统文化所必需的条件,这里要特别注意限制条件“无意识下”,该项错误。C项,根据原文第五段可判断该项正确。D项,是对论据“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文化就得到了发展”的分析,选项中“普遍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不正确。文中说的是“语言方面,中原地区南方的方言保留了本音”,并未吸收少数民族的语言。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命题者经常抓住文本中作者使用论据阐释论点的过程来设题,考8生在做题时要避免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文本使用了什么论据上,而应重点思考作者是怎样使用论据的。例如:①要明确各论据证明的论点(分论点)是什么;②要关注论据与论点是否对应;③要注意论据在使用过程中的限制条件,有时命题者故意在选项中忽略论据的限制条件来设错。比如“分析论据的使用”下面的B项,就忽略了论据中的限制条件“无意识下”。对应学生用书p2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最近,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惹上了官司。有人批评其质量堪忧,有人质疑其在数字化过程中,将一些珍贵的原声母带交给日本公司,使这些母版文物有可能被盗录和损毁。谁是谁非,当事人各执一词。然而此次事件,使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工程得以进入公众视野。保护音像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集体记忆,通过数字化方式保存我国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