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4.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趋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2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企图让所谓的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强力输出物质商品、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应当认识到,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摘编自刘焕明《人民日报》2018年3月14日07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的背景。B.“文化全球化”将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球化。C.通过交流互动强力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利益。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做了细致的分析。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这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性、危害性。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者的深度思考。3D.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失去了灵魂。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世界的共同尺度。C.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会消融其他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D.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枣李广田“俺吃枣。”傻子这样说。他这样说过多少次了,对爸爸说,对妈妈说,但爸妈都不理他。他依旧是悄然地微笑着,肩负着粪篮出门去了。名叫傻子,他自己知道。但现在有多大岁数了呢?却连傻子自己也不知道。傻子的爸妈说:“今年傻子十五岁了。”于是人家也说今年傻子十五岁了。”傻子的爸妈都是将近暮年的人,他们几乎没有一刻不把自己身后的事放在心上。没有儿子时,盼儿子;儿子有了,却是这么一个!现在,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给傻子提门亲事,而且愈早愈好,他们希望能在他们的晚年见到孙子,他们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遥远的孙子身上了。为了要早给傻子找女人,于是说:“傻子今年十五岁了。”却依然没有谁家的女儿肯跟傻子,傻子的爸妈很悲哀。傻子的日常生活是拾粪,清早起来,便肩负了粪篮出门。他沿着村子的大路走去,凡村子附近的道路他都熟悉。当看见道上有牲畜的遗粪时,他知道用粪锸把粪拾到篮里,然后又走道。不管早晚,只要肚里觉得饿了,就回到家里“要吃的”;夜了,便回到家里安息。不知怎的,这一天他却忽然想到要吃枣了。枣是甜的,他知道,他吃过枣。但他愿意吃更多的枣,他愿意得到更多的奉,他更愿意看见垂挂在树上的冬。“俺吃枣”,屡次对爸妈这样说而不被理会,这恐怕也是当然的事情吧!傻子的爸妈听了这样莫名其妙的话,只会感到厌4烦,甚至这类的话听惯了,便会听而不闻。傻子出门带着一副笑脸。他常爱把一个笑脸送给路人,送给驴子,并送给驴粪。在路上,他遇见了绿衣的邮差,他微笑着说,“俺吃枣”;遇着肩负了大柳条筐的打柴人,他又微笑着说,“俺吃枣”。邮差和打柴人都不眯他,过去了。他又遇到些相熟的邻人,他同样地向他们说了,他们却只回赠他一个微笑。本地的孩子们是总爱同他嬉闹的,只要相遇,便不免有一番恶作剧。孩子们对他说:“什么?你要吃早吗?天不早了,你吃晚吧。”于是傻子微笑。傻子近来变得有点特别,他肩负着空粪篮,在各个村子里逡巡着,在各条大道小道上徘徊着。他像在寻求什么似的。有一次,他竟荡到黄河的岸上去了。他把粪篮丢在一边,倚了粪锸作杖,呆呆地站着向隔岸眺望。“几时这些黄汤能停了下来呢?”他也许在这样想吧,傻子在望洋兴叹了。就在不久以前,傻子在路上曾遇到三个卖枣的小商贩。他们的冬快要卖完了,在路上停下来休息,准备着当天要渡河回家。这时候,傻子肩负着粪篮走来了。他看见三个陌生人正在那儿吃枣子,他也停住了脚步,并把一个微笑送给了三个陌生人。三个人中的一个说请坐,请坐。”傻子只是微笑地站着。三个人中的另一个又说请吃枣,请吃枣。”说着,把一把枣子递给了他,傻子就伸了两手把枣子接过。不多会儿,他默默地把枣子吃光了,于是又微笑着向三个陌生人说俺还吃枣。”因为他们已经看出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人,其中的一个人便戏谑地说:“好啊,你想吃更多的枣子吗?那么就跟我们来吧。我们河北的冬子真好,口头甜得很电!我们河北遍地是冬树,满树上垂挂着红枣子,满地上落下了红奉子,真的,让你尽吃也吃不净啦!”话还不曾说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重整了手车和担子,顺着大路走去了。其中的一个人却又回头来招呼着说:“来吧,同我们到河北去吃冬子吧。”又是一个冷风的日子,傻子出门去了,但出人意外地,傻子整天不曾归来。已经入夜了,依然不见归来。傻子的爸妈有点忧虑了。傻子的妈妈坐在菜油灯下等得很不耐烦,风敲着门板,风摇着窗格,总以为是傻子回来了,她对傻子的爸爸说傻子在暗夜里不知被北风刮成什么样子了。”傻子的爸爸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兀自走到了街上。街上很荒凉,只有冷风扫着灰土和枯叶。他毫不犹豫地又走向了旷野,于是在对面不见人的黑暗中,随了北风的怒吼,一个老人像饿狼哀嚎似的呼喊起来了。次日清晨,天气更冷些,傻子的爸爸还在找傻子。他向各村里去寻问,他向各路上去寻觅,他竟找到了黄河的岸上去了。河面上已结了厚厚一层冰,只在河道的中流,隐隐约约还看得出明水在流着。傻子的爸爸沿着河边走去,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空粪篮和一把粪5锸,它们都斜卧在河岸上,静静地,似在等待过路人走来捡拾。(有删减)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俺吃枣”开篇,突兀之中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而傻子反复念叨“俺吃枣”则表明了他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与向往。B.小说反复描写傻子把微笑送给见到的任何人、任何物以及清早就出门拾粪等内容,意在凸显他的善良与勤劳,并与他人对比,批评世人冷漠。C.小说运用插叙写三个商贩卖枣子的情节,既交代了傻子“近来变得有点特别”“逡巡着”“徘徊着”的原因,也为下文写他的失踪做铺垫。D.小说结尾并没有直接交代傻子的遭遇,但“空粪篮”“粪锸”暗示了他的结局,结尾以含蓄而深沉的方式,引发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深切思考。5.请谈谈本文是通过何种手法塑造“傻子”这一形象的。(6分)6.小说以“枣”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听海的心迟子建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那该是一对母子吧。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什么。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摈弃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6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亮的。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