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答题技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答题技巧初中化学答题技巧满分法宝:先准后快先易后难1.试卷发下后,不要急于做题。应先按要求在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姓名、学校等,然后仔细阅读考试说明及注意事项,接着浏览一下试卷的页码、题数和题型,做到心中有“卷”,当答题铃声响起后,再集中精力投入答题。2.不必拘泥于试题在试卷上的编排顺序。可根据经验和感觉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答,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如28题比26、27题简单,可以考虑先做。3.答题稳:许多考生在答选择题时毛躁,没看清题就落笔,这时考生要提醒自己:评卷看准确度、不看速度,答快不加分;细心:如相对分子质量不能有单位g,但溶解度必须带单位g。4.看全面:ABCD四个选项都要看,这样可以避免选出“好像正确”的“陷阱”答案,是保证选择题不扣分、解决马虎的好办法。5.做标记:标记出题目关键词,否定叙述,要求选出“不正确”或“错误”选项的题,考生在审题时要做个标记,以便在答题和检查时提醒自己别选成“正确”的。6.留痕迹:错误选项在审题时可以在选项上划一个小小的“”,组合式的选择题更要把错误的或正确的标记出来,审题时应留下具体的痕迹,这也是帮助考生答对题的好办法。7.巧联系: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作答,也能从选项出发作答,要看清楚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8.检查:①检查试题是否全部答完,有无漏答或没有答全的题目;分析的和答的是否一致,如分析是B对,可写到括号里的是D;②检查题干所标关键字是否考虑周全;③检查答案错别字,包括化学用语误写。第一部分(40分)一、选择题(单项,20小题,40分):一排除、二分析、三比较;涂写规范。玉林市历年中考化学试题题型内容年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年物质的变化空气的成分物质的分类化学图标分子的性质有机合成材料实验的操作化学与环境化学的微观反应化合价的计算溶液的判断物质的保存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水的净化炼铁的反应原理实验的目的溶解度曲线物质的共存图像物质的鉴别16年化学的生活化学图标空气的成分物质的俗称物质的变化化学与环境实验的操作溶液的判断元素的判断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化学与健康中和反应的应用氧气的制取化学的微观反应化学式的含义除杂溶解度曲线物质的共存物质的鉴别图像17年物质的变化※化学图标※空气的成分※化合价的计算元素种类的区别化肥的判断实验的操作※金属材料PH的应用金属材料化学与人体健康※分子的性质溶液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物质的名称金属的绣蚀溶解度曲线※物质的共存※物质的鉴别※图像※18年物质的变化※化学图标※化学与人体健康※物质的分类空气的成分※实验的操作※溶液的判断※化肥的判断化学与环境※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子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化学与生活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溶解度曲线※物质的共存※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图像※19年物质的变化※化学图标※空气的成分※化学与生活※分子的性质实验的操作※化肥的判断※溶液的判断※物质的分类化学与安全水的净化化学与人体健康化学与环境、能源概念、反应正误辨析化学的微观反应催化剂概念溶解度曲线※物质的鉴别、除杂※实验装置木炭与氧化铜改进装置图像※20年物质的变化※空气的成分※化学图标※溶液的判断※分子的性质实验的操作※化肥的判断※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式的含义硬软水的鉴别推测化学式物质的认识pH值化学与生活※化学的微观反应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溶解度曲线※离子的共存※无剂鉴别题图像题※计谋1:直选法:凭借学习时所记忆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得出答案例: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酒精挥发C.爆炸D.久置于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出现固体白膜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B.天然气、煤、石油C.液态氧、氯化氢、洁净的空气D.稀有气体、酒精、纯碱计谋2:筛选法: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题目中给出的选项逐个进行甄别,可以做到去伪存真,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而得到正确的答案。例: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无色:排除有色离子;溶液:排除能形成沉淀的物质)A.CuSO4HClKClB.K2SO4BaCl2HClC.Na2SO4KClNa2CO3D.FeCl3KOHNaCl2.向结有水垢的热水瓶中加入稀盐酸,水垢溶解脱落;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出现,这种水垢可能有(加入稀盐酸,水垢溶解,说明水垢不溶于水,能溶于酸)A.BaSO4B.CaCO3C.K2CO3D.AgNO3计谋3:比较法:根据题干的要求逐一比较供选答案的某些特征,从而逐步选出正确的答案。例: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不增不减易分离)选项物质杂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AKClKClO3MnO2加入少量的MnO2,加热,充分反应后,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BH2O植物油洗涤剂振荡、搅拌CCaCO3CaO无高温煅烧DZnSO4溶液FeSO4Zn粉加入过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2.检验某化合物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该物质燃烧前后还必须进行的是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④称量反应物与生成物()(要检验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一般要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水、二氧化碳和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计谋4:推理法: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条件为线索,运用有关的化学概念、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到正确答案。1.某化学小组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Fe+2AgNO3==2Ag+Fe(NO3)2②Fe+Cu(NO3)2==Cu+Fe(NO3)2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滤渣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无铁;滤液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无银;)A.滤渣中一定含有AgB.滤渣中一定不含FeC.滤液中可能含有Fe(NO3)2D.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⑤④①③或⑤②④①③。(钡碳滤酸蒸)3.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ABCDA.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将等质量镁粉和铝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C.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向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解题方法:1.读题,把握关键词(题眼)2.根据知识储备,整理,写出答案例1: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例2: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符号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名称是。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原子序数是11和16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5.原子序数是1、6、8的三种元素组成的酸的化学式是。二、题型:(一)概念类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二)推理类(想一想是否有推翻选项的例子)1.运用推理、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某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一定是酸溶液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一化合物中,金属一定显正价,则非金属一定显负价B.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CO和H2O,所以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三)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理解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C15H22O5而荣获了诺贝尔奖。(1)质的表示:A.宏观组成:青蒿素由元素组成B.微观构成:每个青蒿素分子由个原子构成青蒿素分子由构成一个青蒿素分子由构成C.类别:青蒿素是(2)量的表示:D.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E.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区别于原子个数比)青蒿素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F.青蒿素中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G.28.2g青蒿素中含氢元素的质量是2.甲醛是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是有机物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C.甲醛由一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是1:1:1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D.该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是1:44.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下转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氧化物,在反应①中体现出氧化性B.乙是氧化物,在反应②中能独自转化为丙C.丙是有机物,化学式为CH2D.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四)坐标曲线题(5看:纵、横坐标的含义;起点;交点;折点;终点)1.溶解度曲线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丙的溶解度,都是。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是;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2)三种物质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与(填“甲”、“乙”或“丙”)相似。(3)t2℃时,将65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充分搅拌后的所得溶液是(填“饱和”“不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4)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依次为(填字母序号)。(5)A点为甲的溶液(填“饱和”“不饱和”),丙的溶液。(6)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7)若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后,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中含有溶剂质量最多的。丙2.加热或高温类:①关注横坐标是加热时间还是反应时间;②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速率,对生成物质量没有影响。①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高温加热石灰石得到二氧化碳②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中,一份加催化剂,一份不加催化剂①②3.金属与酸反应类(1)等质氢图:a.等量酸不足,金属过量b.酸足量,金属质量不等:如6.5g锌与足量酸和5.6g铁与足量酸(2)等质等价金属图:越陡越活,越高越小(3)等质不等价金属图:Al﹥Mg﹥Fe﹥Zn①向等质量的镁、铁中分别加入稀硫酸②向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③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①②③4.pH变化类5.两个反应类:反应的先后顺序?中和反应具有优先性①②③①氯化铁、盐酸混合液加氢氧化钠溶液②CaCl2和HCl混合液加碳酸钠溶液③CaC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