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南生(1950-),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1950年出生于江苏,在北京读到初中。1968年夏赴内蒙古草原插队6年,之后回北京当细木工4年。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基本建设经济专业毕业。从1980年开始从事乡村发展研究。先后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体改办小城镇中心、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曾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合作),2004年获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专著奖(合作)。主要研究领域: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社会公平与扶贫、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经济剩余与激励机制、转型社会的社会分层与稳定、社会结构与乡村治理等。《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白南生,宋洪远等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李实,白南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蔡昉(195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1.《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与林毅夫、李同合作),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2.《中国正在进行的农业经济改革》(与卡特、钟甫宁合作),美国1990学社,1996年。3.《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4.《竞争、政策负担和国有企业改革》(与林毅夫、李同合作),《美国经济评论》,1998年5月。5.《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8,26.《迁移障碍、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流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迁移研究网络工作论文1999年第6号。7.《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蔡昉,白南生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曹锦清(1949-),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其中《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一书是他与同事花了4年时间,在浙北的一个乡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著成,该书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陈平,北大经济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1968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物理学博士(1987年)。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复杂科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文化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动力学。“不是老师教学生,而是学生教老师,否则科学就没有进步了”(普里高津语)。[链接]陈平教授的研究风格陈映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任华东师大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费孝通(19l0—2005),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主要著作:《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英文版)、《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5/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费孝通一生所著均收入《费孝通文集》:《费孝通文集第一卷》《费孝通文集第二卷》[含《江村经济》(1939)《禄村农田》(1943)]《费孝通文集第三卷》《费孝通文集第四卷》)[含《生育制度》(1947)《乡土重建》(1948)]《费孝通文集第五卷》[含《乡土中国》(1948)《皇权与绅权》(1948)]《费孝通文集第六卷》《费孝通文集第七卷》《费孝通文集第八卷》《费孝通文集第九卷》[缺]《费孝通文集第十卷》《费孝通文集第十一卷》《费孝通文集第十二卷》《费孝通文集第十三卷》《费孝通文集第十四卷》《费孝通文集第十五卷》[缺]贺雪峰(1968-),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要代表作:《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2003)、《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乡村的前途》(2007)胡鞍钢(1953-),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其代表作有:《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经济波动报告》、《中国地区差距报告》、《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中国发展前景》、《中国挑战腐败》、《中国战略构想》、《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中国大战略》、《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透视SARS:健康与发展》等。[链接]“我是如何研究中国国情的?”黄季焜(1962-),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政策,资源和环境经济,价格、市场和贸易,食物消费,农村贫困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政策研究。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社会发展(贫困-流动-区域协调)、现代性与全球化研究,著有:《寻求生存》(1997)、《未完成的叙说》(1997)、《在漂泊中寻求归宿》(1999)、《质疑“发展”叙说》(?)、《误导与发展》(2006)、《西部经验:对西部农村的调查与思索:reportsandrethinkingondevelopmentandpoverty》(2006)、《我们的时代:现实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与姚洋韩毓海合著,2006);编有:《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词典》(2003)、《与地球重新签约》(2004)《迈向和谐-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反思与重构》(2004)、《全球化与中国: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与崔之元合编,2005)《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problemsandpolicyorientationinChina》(2006)等;有“健康:发展不能超越的底线”、“当今中国农村劳动者的流动”、“不平衡格局下农村发展的困境”、“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从‘中国特色’到‘小康’与‘和谐’”、“全球化的另一面”、“区域发展格局问题”、“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等文章发表。黄有光(1943-)澳籍华裔经济学家。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莫纳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经济问题、福利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提创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的综观分析,与杨小凯教授共同创立新兴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快乐是人类经济行为的终极目标”的思想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主要中文著作:《经济与快乐》、《经济与人生》。黄宗智PhilipC.C.Huang(1940-)著名历史学家主要学术兴趣为明清以来社会史、经济史和法律史。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1985/1986)、《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1990/1992)、《中国农村的过密花与现代化》(1992)、《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1994)、《法律、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2001)、《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2007)等。梁漱溟(1893-1988)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论文集》、《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辑有《梁漱溟教育论文集》。[链接]《朝话:人生的省悟》(一):如何成为今天的我《朝话:人生的省悟》(二):我大概是问题中人!《朝话:人生的省悟》(三):自觉-自省-自新《朝话:人生的省悟》(四):谈人生问题《朝话:人生的省悟》(五):谈社会问题李培林(1955-),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代表作:《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2004);《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2005)李强(1950-),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代表作:《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2002);《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2000);《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1999)李小云(1961-),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代表作:《谁是农村发展的主体》(1999),《参与式发展概论》(2001),等[链接]关于中国转型厉以宁(1930-),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知名经济学家,在对中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经济运行的实践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非均衡经济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中国的经济运行;在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人称“厉股份”。主要著作:《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经济学》等[链接]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林毅夫(1952-),知名经济学家“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所以治学者首先要深入真实社会现象,其次要有严格系统的学科训练。”(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世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主要著作:《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1992)《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1994)《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1997)《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1999)《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2004)1986年博士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1986),被导师舒尔茨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这篇论文比较研究了中国家庭责任制与人民公社体制的优劣成败,经过整理,1988年以《中国农业家庭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为题发表。文中提出了跟速水和拉坦相近的观点: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集体耕作制度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劳动监督非常困难,社员的劳动积极性相应地很低。相反,家庭农场的优越性在于农民为自己生产,因此生产的积极性也就高。不同在于:这里讲的是对农民劳动本身的监督,速水和拉坦强调的是对工作质量的监控。1990年,林毅夫关于1959-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议。此文以博弈论解释1959-61年中国的农业危机,认为人民公社的制度结构、组织性质是“一次性博弈”,农民无退社自由,相互间缺少一种自律合约——承诺提供跟为自己劳动时一样大的努力的“自我实施”协议。1992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成为一段时间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其颁发了经典引文奖。1993年,林毅夫以《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以上三篇文章都被收录在本论文集里。2000年林毅夫再次出版论文集《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其中第四章“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再次荣获孙冶方经济学奖(第九届);第六章“技术变迁与收入在农户间的分配:理论和来自中国的证据”获《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杂志》1999年度最佳论文奖。2004年,林毅夫出版了其第三本论文集《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证》。[链接]读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理论是信息节约的工具”(林毅夫)“制度选择受制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林毅夫)。学者的背后都有一颗“心”陆学艺(1933-),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著作:《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知识出版社1991年《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光辉的历程》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论文: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中国社科院要报》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