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1 高考体验练习 苏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文坛奇葩诗词曲,彩笔写就断肠句本专题高考考纲要求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四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不论高考涉及哪一考点,都需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因此,本专题准备从“打基础”“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四个角度突破。先通过真题呈现,熟悉考情;然后通过“诗歌垫基”让学生熟悉不同题材的诗歌,了解其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为突破考点打基础;再通过“阅读技法”来教学生读懂诗歌,从宏观入手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通用方法;最后从四大考点和比较鉴赏方面加以逐点突破。在突破每一个考点时都通过把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来认识高考对这一考点的常设题型,然后再学习对应的解题技巧,这是“会鉴赏”部分,最后通过“规范答题”来突破“精表达”,让古代诗歌鉴赏题成为我们高考的增分点。一、(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1.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________。首联中“________”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2分)答案:造访朱门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2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二、(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注],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3.“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2分)答案:久留(逗留)依依不舍4.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答: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雨霖铃》词理解点染手法。“点”即点明主旨,“染”即铺陈渲染。如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点”,点出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渲染了离别之悲、冷落之苦。这样,先点明主旨,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具体到本诗也是一样,第二句“送君多暮情”就是直接“点”出了伤别之情,下面的“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则是“染”,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而最后“叹息此离别”也是直接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三、(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3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通“锸”。铁锹。5.本诗前八句叙写________,后六句叙写________,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答案:采地黄卖地黄6.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答:答案: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四、(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注】①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7.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3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关键词语。诗句运用了对仗(对偶)手法,“残”“废”写出了陵园的荒凉情景,“泣”字采用拟人手法,寄托了京都百姓的哀痛。情景交融,使人感慨万千。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4景交融。8.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着眼于梳理诗歌中的事件。阅读诗歌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从北方金人统治下南逃的人,怀着沉痛的心情,诉说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悲惨经历。诗歌通篇都是这位“北来人”说的话,这种口吻就显得自然真切,叙事中带有凄凉感与孤独感,情感十分明显。同时,叙事中的对比也十分鲜明,如权贵的歌舞升平、不问军情与百姓的心系故国形成对比,主人公亡国前后的境况也形成对比,从而表现了百姓的流离之苦。答案: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出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考情透析——名师帮你分析考情,让你备考有方向浙江高考试题中,诗歌鉴赏呈多元化特点:从篇幅上看,所选诗歌内容较多;从体裁上看,有诗,有词;从题材上看,既有即事抒怀诗,也有咏物诗,还有边塞诗;从考查重点上看,主要考内容、感情和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其中表现手法(艺术特色)考查频率较高;从题型上看,共两个小题,有填空题与主观简答题结合的形式,也有两个主观简答题的形式;从考查趋势上看,会侧重考查考生比较诗歌相同或不同特点的鉴赏能力。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