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窦娥冤一、基础知识(201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了生机。(),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的工具。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答案】D【解析】边缘化: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私人化:指个人化。根据后文“甚至被社会遗忘”可知,第一处应选“边缘化”。获得:指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焕发:光彩四射,振作。“焕发生机”是比较固定的搭配,第二处应选“焕发”。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制约: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文中重在强调弹琴可以使自己有所节制,第三处应选“约束”。放松身心:指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修身养性:指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由“琴者,禁也”可知古人认为琴是“修身养性”的工具。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答案】D-2-【解析】括号内的语句与后面的语句“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构成一个语意完整的长句,结合后文可知,这个长句谈的是“很多人”与“我”对“古琴音量小”这一事实的看法,因此括号内的语句应表达“很多人认为古琴音量小是一个缺点”的意思;且为对应括号后句子的指示代词“这”,括号内的陈述对象应是“古琴音量小”。B.说的是“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将“古琴音量小”作为一个客观事实来表述,与后文衔接不当,排除。A、C两项的陈述对象分别是“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与后文的“这”不照应,排除。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答案】C【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正因为……所以它是……的乐器”与“正是……使得它成为……的乐器”句式杂糅,排除A;二是搭配不当,“使得它是……乐器”应改为“使得它成为……乐器”,排除B。D.成分残缺,“因为”的使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4.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前两个当时应验,后两个后来应验。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答案】C【解析】C.“当时应验”与“后来应验”本无“轻”“重”之分,这些典故都和“冤”有关,借此表现人物冤情及性格。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3-【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5.这几支曲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案】运用了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这种想象与夸张可以使悲剧气氛更浓烈,窦娥的形象更突出,主题更加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6.“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答案】反映了窦娥坚信自己的冤屈定会得到昭雪,表现了她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7.剧情中,窦娥的三桩誓愿全都应验,这种写法的作用是什么?【答案】①说明了窦娥蒙受了千古奇冤。②体现了劳动人民对黑暗统治的憎恨和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诅咒。③使剧作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8.“煞”是元曲中结尾的曲牌,可是作者为何要分为【二煞】【一煞】【煞尾】三个曲牌呢?【答案】连用三个“煞”结尾,意在说明积压在窦娥胸中的怒火犹如地下岩浆,再也无法控制,喷薄而出。也说明关汉卿意尚未了,他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窦娥的冤屈、人们对窦娥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憎恨。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原才曾国藩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来久矣。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4-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同“反”)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君:拥戴B.其风.民也皆以义风:教化C.谓之不诬.,可乎?诬:欺骗D.以坏风俗,而贼.人才贼:杀害【答案】D【解析】贼:摧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B.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C.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D.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答案】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不过是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B.作者认为选拔人才,强调君王应担负主要责任,为臣者应当谨慎地“循是为之”。C.众人的追求,会形成大势所趋的局面,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D.作者反驳了在势君子“天下无才”的谬说,认为所有官吏都有选拔人才的职责。【答案】B【解析】作者认为选拔人才、转移风气是君臣上下的当务之急,但采用的是递降式,君略臣详,“有国家者”只要“存吾说”就可以了;至于执行成效,或扩大影响层面,则非“一命以上”全体动员不可,即强调臣下的动员和配合。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答案】(1)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2)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使之成材。【参考译文】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有智能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贤能有智能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两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名利。众人所奔赴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智能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但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绝不回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使之成材;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使之成材。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四、语言运用13.在那黑暗的、不公平的社会中,窦娥死去了。她的“悲”穿越时空,她的“冤”感天动地。现在有人为她写了一副挽联的上联,请你补写出下联。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答案】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