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遨游建筑天地间一、基础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B.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C.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D.他生前身无长物....,家里连件像样的家电都没有,着实让人动容。【答案】D【解析】A.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B.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褒义词,望文生义。C.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此处感情色彩不当。D.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答案】A【解析】B.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C.有歧义,“感到非常气愤”的对象不明确。D.搭配不当,“事件”不能“批评教育”。3.下列句子中,使用得体的一句是()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D.亲爱的先生,认识您十分荣幸,我们公司随时欢迎您大驾光临。-2-【答案】D【解析】A.“惠存”,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B.“斧正”,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C.“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都不当。4.在下列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子连贯。每处不超过20个字。生活中,我们总是太多注重于警觉苦难,太忽视提醒自己感受幸福。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辈一次关爱的抚摸……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如同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温暖的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和起来;如同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或:朋友一张温馨的字条)②在冰雪的季节中时常凝视吐芽的柳枝③心中就悄悄泛起融融的春意二、文本阅读阅读“上大学的头一年”至“在今后共同的专业生涯中始终坚持着”,完成后面的题。5.“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一生中要经过几次天堂和几次地狱”中,“天堂”和“地狱”分别指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天堂:比喻新的生活、新的天地、新的开始。地狱:比喻困难和挫折。梁启超的这番话是对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情感历程寄寓了厚望,希望他们经过一番情感波折后能互相理解,相濡以沫,最终走向和谐的婚姻殿堂。6.作者用“严肃用功”,而不是“刻板、死硬”来形容梁思成,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梁思成的喜爱之情。7.从文段中可看出梁思成与林徽因性格有什么差异?你怎么看待他们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梁思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细腻沉着,对事认真。林徽因:活泼聪明,热爱自由。他们个性的不同,恰好取长补短,在工作和生活上合作无间。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梁思成:有所专而又多能,精于一而又博学梁思成先生是我国建筑学界一代宗师,毕生为近代中国建筑学术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1961年,他撰文教导清华学生:“求学问需要精,但是为了能精益求精,专的更好就需要博。”“既有所专而又多能,能精于一而又博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求学上应有的修养。”-3-梁思成先生1901年4月出生于日本,父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著名学者、清华国学院导师。梁思成出生时,正是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他的出生给这个动荡不安的家庭带来了欣慰。梁启超给他取名“思成”,希望他多思而事业有成。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一家回国,先住天津,后搬至北京。1915年,梁思成考入清华学校,开始了8年的清华求学生涯。清华求学期间,梁思成才华出众,爱好广泛,对音乐、美术、体育都有浓厚的兴趣。梁思成不但多才多艺,还是学生运动领袖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是清华“爱国十人团”和“义勇军”等社团的中坚分子。一次,梁思成和同学进城宣传被拘,他与其他人一起坚持斗争,迫使军阀政府派一名参议员当众道歉,在军乐队护送下凯旋回校。由于他具有冷静而敏锐的政治头脑,被同学们誉为“一个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1923年梁思成于清华毕业,1924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建筑,开始了作为建筑家的光辉生涯。梁思成出生之时正是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灾难之际,在学校和家庭里都受到深切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外求学时,他看到外国博物馆收藏着不少被帝国主义掠夺去的我国文物珍宝,看到许多西方国家对古代建筑文物都有妥善保护并有专门机构进行长期而系统的研究,而仅有的几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著作都是外国人写的,深感这是一种民族的耻辱。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要写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在20世纪30年代的动荡岁月里,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他们的同仁,以简陋的交通工具,奔波于穷乡僻壤与山峦沟壑中,从事艰辛的古建筑踏勘与测绘调查,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做开拓性的工作。他坚持调查研究,从总结匠人抄本经验起步,用现代的建筑表现方法,记录整理古代建筑遗产,成为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克服生活和身体上的种种困难,历经数年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著作,迄今此书仍以其先例精当、引文浩博、文字精练而独树一帜。同时他还用英文撰写了《图像中国建筑史》等。李约瑟曾称赞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历史学家的翘楚。梁思成是我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先后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培养、发掘和团结了一大批人才,他经常说“君子爱人以德”,并以满腔热情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普遍爱戴。梁思成认为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综合体,他对文化的理解并非狭义的限于某些学科,而是涉及更广更深的领域。他主张建筑师必须有广泛深厚的文化修养,建筑师的认识领域要广,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是,最本质的是建筑师应当是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他强调教育要“理工与人文结合”,认为西方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人文教育缺乏,形成“半个人的世界”,只懂得工程而缺少人文修养的人只能算半个人,他反对“半个人的世界”。在建筑系课程设置上,他有意识地加强专业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认为学术修养要博精结合,“‘专’不等-4-于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牛角尖’里”。“既有所专而又多能,能精于一而又博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求学上应有的修养。”“为了很好地深入理解某一门学科,就有必要对和它有关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知识,否则想对本学科真正地深入是不可能的。”梁思成先生将自己一生的心血投入教育事业,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结出了丰硕成果,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就是对先生最好的汇报。(选自清华新闻网,有删改)8.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为学生运动领袖,梁思成有冷静而敏锐的政治头脑,被同学们誉为“一个有政治头脑的艺术家”,这与他才华超众、爱好广泛有关。B.梁思成能与同仁克服重重困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的建筑表现方式,记录整理了古代建筑遗产。C.梁思成撰写的《中国建筑史》,迄今仍以其选例精当、引文浩博、文字精练而独树一帜。D.良好的家庭教育与熏陶,深厚的人文素养为梁思成有所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他对广大学子在求学修养上提出的要求。【答案】D【解析】“也是他对广大学子在求学修养上提出的要求”于文无据。9.李约瑟曾称赞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学家的翘楚,为什么?【答案】①在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②他坚持调查研究,成为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之一。③他历经数年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著作,迄今仍独树一帜。④他还用英文撰写了《图像中国建筑史》等。10.请简要概括梁思成为中国的近代建筑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答案】①梁思成是我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先后创办了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并培养、发掘和团结了一大批人才。②梁思成认为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综合体,建筑师应当是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他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后学者。③他的“理工和人文结合”的教育思想改变了建筑系课程的设置,“既有所专而又多能,能精于一而又博学”的教育思想影响着清华学子,使后来的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