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科学内涵的三重审视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内涵是研究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并与之融合于当代中国的新形态表征。随着我国经济实践的持续推进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展开,学术界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争论分歧,亟需从概念界定、学科交、理论演进三个层次对其科学内涵作进一步的探讨回应,从而深刻理解并切实把握社会建设的本质属性及外在表征,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概念界定;学科交又;理论演进党的十六大以来,建设小康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等重大战略思想,指引着我国社会建设的前进方向,初步尝试勾勒社会建设的结构框架。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社会建设单独提上日程,形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此后,专家学者们从多个研究领域开启了对社会建设的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研究成果的同时诸多内涵纷争陆续凸显,因此,科学理解并深刻把握社会建设的内涵,有助于确立社会建设重点、提出系统政策措施,提升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伟大实践的新境界。一、从概念界定角度厘清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领导和动员全体力量投身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这一范畴由于提出时间不长,尚处于探索阶段,学界专家们在某些观点上没有达成共识,存在论争。(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社会”一词的理解界定“社会”一词含义宽泛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理解,对“社会”的科学诠释是对社会建设理论深入研究的前提。从社会的对应面角度来分析,有大、中、小社会之分。大社会等同于国家整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狭义的社会,范围内含自然界之外的所有人类活动领域。中社会与经济相对应,是除经济发展之外的社会发展领域。小社会是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相并论的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子要素。从社会的范围来分析,有广义社会和狭义社会之分。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持此观点。从概念上来讲,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广义的“社会”是与自然界相对应、与国家范围相一致,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狭义的“社会”对应个人和家庭,是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等以外的人类的社会领域,它分别是广义社会和中义社会的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尤其着重讨论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总之,以往对社会的研究侧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忽略了社会本身的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配套改革的深化,狭义的解释更易被接受,因此是未来社会建设研究的重点。(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社会建设”一词的理解界定。目前得到普遍专家认同的观点是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郑杭生教授提出的“社会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社会建设能发挥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而狭义的社会建设研究的重点在于突破社会管理和建设理论。广义社会建设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建设,致力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外延和广义的和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广义社会建设理论经历了从“两手抓”到“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的演变历程。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和探索中,邓小平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提出“三大文明”建设思想,胡锦涛致力于“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进步的理论完善,习近平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完整了广义社会建设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广义社会建设的范围宽泛、结构复杂、内容众多,着眼于社会大系统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诸要素的整体性统筹。狭义社会建设是指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等社会各要素地位等同、平行并论而又密切联系的社会建设与管理,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狭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涵、外延一致。狭义社会建设历经积极探索到逐渐完善,贯穿其中的建设思想就是高度重视民生、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建设工作。当前,我国的狭义社会建设主要涉及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秉持公平与正义的原则信念,逐步健全政策和措施、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统的良性运行。狭义社会建设理论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理论探索的最新成果,“五位一体”总布局实现了对过去“四位一体”布局的完善和超越。(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和社会建设的关系的理解界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标志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到一个历史新高点。就概念界定来说,社会建设中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平行的一个具体发展领域。和社会中所指的“社会”包括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不能完全脱离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领域。学界主要有等同说和不同说两种观点。少数学者特别是较早研究社会建设的研究者主张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等同,主要从二者的含义和发展趋势相同来认证。一方面,该观点持有者指出加强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词意思相同,即两者同属于一个本质内涵,但在具体运用中又有所区别,也就是在同一本质内涵基础上的差别。另一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整体建设的构成角度上看,社会建设与另外四者建设呈现出内容上的互相交又和彼此渗透的情形,因此二者随着未来更加趋同的发展走势必然成为彼此替代的同义语。多数研究者认为社会建设不等同于和谐社会建设。一种说法是整体局部说。和谐社会建设是涵盖五位一体全方位内容的统一体,社会建设只是其核心要素和重点内容,随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产生而存在。也有一种说法是目标手段说。即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前者是实现手段,后者是目标指向,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借助经济、政治、文化等手段来推进。还有一种说法是十七大前后关系变化说。以社会建设正式纳入五位一体建设的十七大为关键节点会建设与和造社会建的内由十七大召开之前的大体等同转变为十七大后有所变动不再等同。二、从学科交叉角度厘清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涵社会建设科学内涵的诠释依托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专业性,理论界学者从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论述了社会建设的内涵(一)从政治学的角度理解社会建设何怀远认为,当代社会建设是指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功能,健全社会保障,动员社会力量,不断増强社会活力。另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相互依存并进的有机整体,通过动态调节保持社会系统的内部均衡性和外部协调性,最终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二)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社会建设杨晓梅立足唯物史观,主张人是社会建设的主体,自然界是社会建设的客体,其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贾建芳提出,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按照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不断完善其内部运行过程中的有机机能。有学者认为,社会建设是整体的社会建设和具体的社会建设两大层面的协调统一。在整体社会建设的前提下,理清并做好社会建设各个体层面的工作,从而有效推进和深化整体的社会建设事业。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建设是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广义的社会建设着眼于社会大系统的整体性,兼顾各子系统;狭义的社会建设侧重于协调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推进社会子系统的良性运行。(三)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界定社会建设郑杭生认为,我国当前的社会建设应当密切联系社会发展需要,从正向和逆向两个维度加以把握。从正向上说,社会建设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并为此建立相应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上说,社会建设是创造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以应对新出现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陆学艺提到¨“充分调动社会各层面的力量,全面推进各领域社会经济建设”。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要协调好社会的各阶层、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着重处理好贫富分化、新生社会矛盾、社会结构调整的长期任务这几方面的问题。此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内涵还有其他融合不同学科的典型观点。梁树发教授提出,从根本上来说,社会建设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里谈的社会建设,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而非其他社会心态的社会建设,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思考才能更好地建立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和秩序。有学者认为,社会建设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它们意义相对却不截然对立。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狭义社会建设的内容,同时需各个子系统的建设来支撑,狭义的社会建设需整体社会的建设和其他各子系的配合才更和谐,主张既可以广义地使用社会建设,也可以狭义地加以使用。景天魁认为,社会有大、中、小之分,社会建设也有大、中、小之分。有的学者认为社会建设是总体社会与主体社会的统,在“五位一体”的总体社会建设中包括“社会建设”这一主体社会的建设。理论界普遍认可社会建设主要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建构、社会有序流动、社会组织建设、利益关系的协调和机制保障、社会事业的发展、社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从目前学界研究情况看,社会建设内涵界定上还未统一认识,有待加深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三、从理论演进角度厘清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涵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集体智慧结晶。系统地梳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成果的发展轨迹及其演变历程,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恩格斯是社会建设思想的基人,其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构想源于长期的潜心研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复实践检验。马克思恩格斯秉持唯物史观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做了科学设想,其理论主题“社会革命”内含一定的社会建设的理想。他们主张的“发展生产,彻底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坚持按劳分配制度,构建无产阶级的国家制度、发挥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等思想内含着对社会建设的理念初探。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建设思想缺乏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细节阐释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周到预见,但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政治学说从根本上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列宁在继承马恩社会建设学说的基础上立足俄国特殊国情和特殊历史条件,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付诸实施,提出了“动员一切社会力量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反对官僚主义、发扬民主精神,坚持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领导核心”等主张,囊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首要任务、主要力量、核心力量、机关组织等诸多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新思想,留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可贵经验和理论遗产。(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继承马列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借鉴苏联模式的前提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正确处理我国社会重大关系的思想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提供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确定了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此外,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范畴还拓宽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等领域,包括统筹兼顾策略思想,高度关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倡导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主张“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方式,重视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提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文化领域实行“双百”方针。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探索的积极成果和合理内涵,为以后的社会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实践理念。(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续探索在总结新中国社会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科学凝练了社会主义本质,强调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间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工作并作出积极有益的探索和部署,注重稳定压倒一切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的崭新命题,坚持以人为本,培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