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第一节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一、关于中国秘书工作起源的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秘书工作是随文书的产生而出现产生条件:1.文字2.阶级社会的出现(夏代)标志:公务文书的出现第一节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第二种观点:产生条件:1.文字(公务文书的出现)2.有领导部门的社会组织(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依据:秘书工作就是有关公务文书的工作。按照现代秘书学观点,秘书工作的范围远远大于文书档案工作范围。第一节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二、秘书工作产生的条件——社会组织领导集团的出现原始人群结构极为简单,没有形成发号施令的领导者。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较为稳定的社会组织。公共事务简单,重大问题聚众商议,当场决定;首领运用口语即可了解情况,表达意见、发出指令第一节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部落、部落联盟部落由胞族或氏族构成,形成了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和部落首领。神农氏、伏羲氏部落联盟组织是一个很大区域的最高行政组织,内部有相当严密的管理系统。黄帝设立了分管各项事务的“六相”,设置了专门的秘书官——史官,有了名副其实的“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秘书工作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后期,当若干氏族联合组成规模较大的部落时,就产生了为部落领导集团活动提供辅助管理的秘书工作。第一节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一、我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史官(一)关于“史”的字形考辨小篆作:由“中、“又”两字组成《说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含义:1.记录事情,忠于事实2.掌管文书档案(的人)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二)历史传说中的史官(黄帝时代)据许多古籍记载,黄帝时代即有史官一职。*《世本注》:“黄帝之世,始立史官,仓颉,沮诵居其职。”负责记录黄帝言行*仓颉的传说(三)夏代的史官夏代: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官职”,开始设置“史官”一职夏代设置的重要官职:后稷、司徒、司马、司寇、司空、太史令、秩宗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太史令:辅佐夏王处理国政的机要秘书长《吕氏春秋·先识览》云:“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抱其图法以奔商”。终古:夏代的太史令,以掌管文书档案为主要职掌。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四)商代的史官商代:我国奴隶制进一步发展时期。建立机构庞大的中央政府,官职名称40余种,官职分为四类:政务官、武官、史官和事务官。1.史官主要从事秘书工作,并初步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职掌,大致分为两类四种:第一类:神职史官,包括贞卜史官和祭祀史官第二类:人事史官,包括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第一类:神职史官①贞卜史官有卜,多卜等名目,负责占卜,解释“卜兆”(神灵旨意),刻写卜辞。《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贞卜史官又分巫和史两种:巫:偏重鬼神,是鬼神的直接代言人和化身,以筮法占卦史:偏重于人事,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以龟甲占卜。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②祭祀史官有祝、多尹等名目,负责商王的祭祀事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年》记事史官安排一切祭祀仪式,如负责祭坛的布置,程序的安排,礼器祭品的筹办,人员的拟定,位次的排列等事务。类似于现代负责大会或典礼的筹备、组织、服务的秘书人员。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第二类:人事史官①作册史官有乍册、尹等名目。原先掌管祭祀时奉商王册命以告神灵,后来专门负责制作册命(即王命文书)、保管册命并宣示王命,并兼管册命诸侯大夫。相当于商王的文字秘书和机要秘书。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②记事史官有史、卿史等名目,负责记录商王言行、王朝大事、保管典籍、观察天象、记录历法等。主要承担文书档案工作。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2.各类史官的作用比较贞卜史官和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祭祀史官和记事史官则偏重于处理事务,而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人员最为相近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3.商代史官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很高,商代文化以神为本,因此神职史官的地位高于人事史官;商代史官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学坛,其活动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五)西周的史官1.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①西周的政体推行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分封宗室、姻亲、功臣为诸侯,立有七十二国。②西周在思想上建立起礼治体系,礼治思想成为西周王朝的统治思想。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③西周中央政府形成以卿为首的政务部门“卿事寮”和以太史为首的事务部门“太史寮”两者并列局面。2.西周的史官太史寮是为王室服务的秘书处,长官太史是周天子的秘书长,太史寮中还有许多史官。所有官署和各诸侯国皆设有史官。太史职掌:侍从天子左右以备咨询,并直接参与政事、记载重要政事活动、起草文告。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3.西周史官的特点①神权统治削弱,宗教色彩由浓至淡,人事史官地位明显提高,明确了秘书人员以文书档案工作为主要职责。《周礼·天官·宰夫》:“史,掌官书以赞治”②史官分工趋向精细明确。太史寮中设有“五史”、王宫中设左、右史、典瑞和掌节、女史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③产生了职业道德西周秘书人员记录帝王言行、国家大事时有一定的规则,即“书法”“书法”的核心:“君举必书”和“秉笔直书”这一职业道德成为我国古代秘书人员的优良传统,经久不衰。④形成了职业个性刚正不阿、威武不屈“崔杼弑其君”、“赵盾弑其君”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二、上古其他秘书官职1.传说中的“纳言”传说中舜当政时有“十二官”之设。“纳言”的职责是上通下达,出纳君命,是典型的秘书职务。《正义》孔安国云:“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必信也。”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2.巫祝和秩宗原始社会末期的神职人员。巫:负责在神人之间传达信息。祝:在祭祀活动中负责致祝词。秩宗是巫祝的领导人,神职史官的前身。3.西周天子的宫廷秘书——宰由国王的专职厨师演变而来,掌管宫廷事物,是王宫秘书人员的首领,直接协助天子处理文书和日常事务。相当于王宫的办公厅主任。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4.左史、右史陪侍于帝王身边,记录天子言行。5.承侍立于天子之侧,为天子提示遗忘之事,回答天子提问的史官。6.女史分两类,一类直接辅助宰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的典籍,另一类掌文件书写。她们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是历史上最早的女秘书。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三、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秘书机构—太史寮(一)出现于商代末年,成型于西周(二)太史寮的组成1.太史:亦作大史,太史寮的长官,总管起草公文、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管理国家档案典籍、天文历法和组织祭祀等。相当于中央政府的秘书长。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2.小史:太史的副手。主要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家谱。相当于管理贵族人事档案的秘书官员。3.内史:亦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作册。从商代的作册史官衍变而来。内史有多人,为首者称内史尹、或为册尹,拟制简册、宣示天子诰命。第二节中国最早的秘书官职和秘书机构4.外史:掌四方之志及三皇五帝的书,四方之志是诸侯国内部的世系家谱,是决定诸侯子孙谁承袭侯位、谁受封何种官职的依据,相当于人事档案。外史还有“达书名于四方”之职责,即整理、改进、推行文字。5.御史:也称柱下史。据说常侍立于朝堂殿柱之下,接受四方文书,并负有保管档案、典籍的责任,是太史寮中地位最低的秘书官员。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秘书官职(一)春秋战国时期史官地位的衰落1.社会动荡,王室衰微,诸侯贵族自身难保,史官地位必然下降;史官与国君观念上发生冲突,逐渐被剥夺参政议政的权益。2.私学兴起,文化普及,导致秘书队伍发生了根本变化。孔子创办私学,士的出现3.选官制度发生变化西周“爵位世袭制”的瓦解,世代相袭的史官被新兴贵族所取代。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二)新秘书官职的产生第一、从原来低级史官中提拔高级秘书,如御史。第二、设置了新的秘书官职。尚书——秦国设立。掌书——齐国设立。主书——魏国设立。令正——鲁国设立。第三、从王宫宦官中提拔一些秘书。秦王嬴政任用宦官赵高为符玺令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三)士充实秘书队伍1.士加入秘书队伍的历史背景学在官府被打破,私人办学之风盛行,士的构成变化,人数增加,在社会巨变中,希望能投靠国君或贵族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在强者存,弱者亡的形势下,国君们迫切希望士为他们出谋划策,实现强国、统一大业。2.士任秘书工作的特点任期短,流动性大。“朝为布衣,夕为卿相”士如不被重用,则离去,到别国去游说私人秘书的出现。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二、秦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一)秦代的政体:三公九卿制三公衙门:丞相府、御史大夫府、太尉府(二)秦代中央政府主要秘书机构——御史府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御史府的主要职掌:1.受理公卿、百官和吏民对皇帝和中央政府的上书。2.负责对大小官员的监督和考察。3.掌管版籍、地图等重要档案和律法档案。4.受命代皇帝巡视各郡县,并监理郡务。5.受命处理皇帝交办的特殊事宜。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御史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典御史御史府奏曹、书曹、令曹、印曹曹令史、下隶吏禄(掾)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三)秦代皇宫的秘书官职皇室秘书官职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皇帝处理具体事务的秘书官1.尚书——“尚书仆射”,主要负责文件的收发工作。2.太史令——即史官,负责记录大事,有时也起草文书。3.符玺令——负责保管皇帝印玺的人员。4.谒者——负责传达皇帝命令的人员。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第二类:参谋性质的秘书官1.博士——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备皇帝咨询,是皇帝的专职谋士。2.给事中——立于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3.侍中——侍从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的近臣。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四)中央各府衙、地方政府中的秘书官职1.中央政府府衙秘书:长史——协助主官处理公务,府衙秘书长主簿——具体掌管府中的秘书业务。2.地方政府秘书:郡丞——兼管秘书工作主簿——典领文书和处理日常事务。记室令史——负责文书起草、保管、收发。县丞——兼管秘书工作书史——专掌文书起草、缮写和档案收藏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三、汉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一)御史府秘书职能的演变1.西汉御史府职能的加强上传下达的职能加强人数增加,分工更细2.东汉“事归台阁”,御史府秘书职能消失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二)尚书地位的提高和尚书台的设置1.削弱相府,启用尚书汉武帝时,尚书由秦代的低级秘书官职转变为西汉时的重要秘书官,称“中书”,并建立初步的官衙,称尚书署。2.尚书台的设立汉成帝将尚书署升为尚书台,设办公处于皇宫内,称禁中,或省中、台阁,成为皇帝实际上的机要秘书处。尚书台的设立,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正式形成。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3.东汉尚书台最后取代相府、御史府,成为皇帝以下各官府的权力中心。“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位尊权重,责之所归。”(《后汉书·李固传》)“光武皇帝…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后汉书·仲长统传》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变4.尚书台的结构秦代4人构成,汉成帝建台时6人,到光武帝时的尚书台规模颇大,编制67人,结构严整:尚书台的组成:尚书令1人——尚书台主官,直接对皇帝负责,总揽台务,相当于皇帝的办公厅主任。尚书仆射1人——尚书令副手,尚书令不在时由他代行其职。第三节春秋战国以后历代秘书机构和秘书官职的演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